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护理

陈蓉

关键词: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10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预防并发症的系统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3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虽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仍存在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适于胎龄儿,体质量<2500g,胎龄<35周,随机分为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及对照组(单纯予间歇鼻胃管喂养)各34例.干预组在鼻胃管喂养间歇期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8~10min/次,8~10次/d.同时给予全身抚触3次/d,每次15min.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两组不足热量给予部分肠外营养.观察胃残留,喂养不耐受情况.肠道营养达418.4kJ(kd·d)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14d时头围,身高增长情况,平均住院日.结果 干预组胃残留、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生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头围、身高增长、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非营养吸吮联合抚触,能更好地促使胃肠激素的分泌,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还能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加快体格生长,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庄泽吟;申星;林景明;李女好;高雅珊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微创内视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东区泌尿外科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成功地开展了微创内视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0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于秀霞;贾华;张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不仅包括心外膜血管的再通即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还包括心肌微循环的改善即心肌水平的再灌注,有扩张微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微血管的远端保护装置和吸出微血栓装置等.

    作者:张兴东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隙镇痛的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手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剖宫产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左旋布比卡因PCEA,对照组用罗哌卡因PCEA,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价格低廉.

    作者:杨明军;薛开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磷霉素钠与培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磷霉素钠,由东北制药总厂生产,产品说明书标明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骨髓炎等,可与其他抗菌素联合应用治疗由敏感菌所致的重症感染.

    作者:于萍;吴兆东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阴虚、淤血、湿热蕴结所致阳痿治验

    阳痿一证,临床医师多以肾阳虚弱所辨证施治,然其因由阴虚,淤血,湿热蕴结所致者,亦不鲜见.现将笔者几年采治验阳痿各举一例公布于同道.

    作者:兰跃文;张丽芬;姜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芒硝内服外用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芒硝内服外用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06至2009年度番禺中心医院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芒硝内服外用治疗组45例和西药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抗生素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予大黄牡丹汤加减口服和芒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硝内服外用配合西医消炎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桂洪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应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3例支气管扩张惠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6%,痊愈率为73.0%,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志勇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结果 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 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作者:刘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症状.GDM可给母婴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使孕产妇及胎婴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其影响主要是由于对GDM漏诊或确诊晚,得不到满意治疗导致.故对高危孕妇有必要开展GDM筛查,及早诊断及防治.

    作者:邝红芳;钟建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和诱因浅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理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壁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单核细胞、血小板及低密度脂蛋白)、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动咏机械性狭窄的病理过程,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

    作者:王翠英;沃胜男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10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预防并发症的系统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3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虽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仍存在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扭体法观察中药胶灵膏的镇痛作用

    目的 通过致痛模型,观察胶灵膏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胶灵膏能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结论 胶灵膏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采用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确定为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探讨实时荧光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乐昌市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到2009年12月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HBV-M)诊断为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336例,采取实时荧光PCR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定量PCR检测HBV-DNA的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一致.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PCR结果拷贝数均较高,而HBsAb(+)或HBsAg(-)的标本PCR有个别阳性结果,但其拷贝数很低.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HBV-DNA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在复制,复制程度以及HBV血清学标志阴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方面,较优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开展清洁针具交换预防静脉吸毒感染

    目的 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低.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作者:郑红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体会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福利相对不发达,护理设施不齐全的阶段.因此,居家护理成为延缓AD的关键环节,现将近年居家护理现状及体会介绍.

    作者:杨春玲;仲维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分析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常规吸氧、祛痰、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防止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50/100μg),2次/d,连用10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规格1mg/支),2次/d,连用10d.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舒利迭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作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显效率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显效率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及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依帕司他、甲钴胺及前列地尔三药联合治疗能够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作者:夏晓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蛇毒酶(抗凝溶栓)制剂的应用研究

    蛇毒是自然界酶的丰富宝库,目前在各类蛇毒中能够提取到的酶达30余种.远在中国明代,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等疾病的叙述.

    作者:高春杰;张爱香;陈轶暖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加强分娩心理护理,对分娩发生的影响,探讨建立符合分娩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均为孕足月、单胎头位、枕先露,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经骨盆外测量和B超检查羊水量、胎儿双顶径,估计胎儿体质量,可拟行阴道分娩.按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待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待产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进入产房或手术室后的焦虑程度及分娩后的抑郁程度,第一、二产程的疼痛程度,角色适应良好率,以及分娩方式,自理能力等.结果 观察组进入产房或手术室后的焦虑程度和分娩后的抑郁程度,第一、二产程疼痛程度,角色适应,自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产妇角色适应及自理能力,可提高产妇的自我应激能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孙玉环;张素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