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邢雪;欧坤;周旭
目的 报告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提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药剂科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的住院病历3762份,对药源性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源性肝炎38例,患病率为1.01%;致肝损害的主要药物有9类;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黄疸;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多项肝功酶类指标升高.结论 药源性肝损害可由多种药物引起,起病隐匿,肝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丁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治疗功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0例功血门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经治疗一疗程后,痊愈6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治疗功血时,采用中西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收效满意.
作者:姜水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西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各临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是体现新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型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彭贵军;吴耀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前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阻止外周和中枢神经致敏及伤害感受的传人,使术后疼痛减轻,舒芬太尼作为新一代镇痛药,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清除速率较芬太尼快等优点,迅速在临床应用.本研究以舒芬太尼超前镇痛与术后持续静脉曲马多镇痛联合应用,观察其镇痛效果,探讨一种新的平衡镇痛方法.
作者:罗会春;丁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间歇性空气加压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行骨科大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于术后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出院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发生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1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空气加压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显示出有效的趋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严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因,进一步指导临床,争取进一步降低手术失败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收治的术后眼压失控的病例;对其第一次抗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首次在我院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23例,24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恶性青光眼1例,开角型青光眼2例,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1例;术前眼压14~24mmHg者7例,25~34mmHg者8例,35~60mmHg者9例,平均眼压33.4mmHg;术前闭角型青光眼房角除2例外均窄Ⅳ关闭;术后发生浅前房者9例.结论 术前高眼压状态,房角功能差,切除的小梁组织范围小,术后浅前房的发生与术后眼压失控关系密切.
作者:张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94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探讨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率较高的因素,并讨论其对策.方法回顾5年来因慢性肾衰竭行CAPD的患者94例,分析导致患者退出的各种原因及其所占比例.结果 共统计94例入选本研究,有40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占42.5%,主要原因为腹膜炎19例(47.5%),超滤衰竭10例(25%),透析引流不畅6例(15%),经济原因3例(7.5%),肾移植2例(5%).结论 腹膜炎和超滤衰竭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尽早控制感染,限制水盐撮入,制定个体化透析处方.
作者:王立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PECT骨断层显像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CT及SPE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共累计72个病变股骨头.SPECT阳性率87.5%,>CT阳性率63.9%;SPECT漏诊率为13%,CT漏诊率为36%.结论 SPECT骨断层显像对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临床分期.
作者:顾海霞;刘雁儒;孙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方法对廊坊市区227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调查.结果 得出相关统计分析.结论 对幼儿进行弱视筛查、监测和尽早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焦胜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配合脉络疏通颗粒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使用尿激酶并口服脉络疏通颗粒;对照组27例仅用尿激酶.结果 2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4.3%,平均治愈时间为(7.0±2.5)d;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0.4%,平均治愈时间为(9.9±3.6)d.结论 尿激酶辅以脉络疏通颗粒的方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满意.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美常安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舒丽启能)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服美常安500mg,tid)、B组28例(服马来酸曲美布汀0.2g,tid)和C组28(服美常安+马来酸曲美布汀,剂量同前).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结果 3d症状改善率B组、C组优于A组(P<0.05).A组和B组疗程结束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2.1%,C组达96.4%,总有效率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停药4周内复发率A、B,C组分别为16.7%,32.1%,14.3%,A组和C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 美常安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腹泻型IBS均有效,马来酸曲美布汀见效快,美常安疗效持久.联合应用美常安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可取长补短,对腹泻型IBS可达到止泻快且不易复发的疗效.
作者:秦俊杰;白平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作者:李秀峰;张瑜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惠关系的恶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医惠之间的不信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现状分析、医患信任机制、加大医疗行业服务信息的公开,建立互信机制,促进医患信任的建立,减少医患矛盾,可以作为解决医患冲突的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重建医患和谐关系.
作者:张竞超;李顺民;杨曙东;张树本;柯山;刘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探讨小计量米非司酮25mg用于无保护性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120h内来院就诊的健康妇女50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服药后按时随诊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保证月经复潮前禁欲或采用避孕.米非司酮作为孕酮受体拮抗剂,已广泛用于抗早孕,其效果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近几年用于紧急避孕方法不断深入研究,国内外有报道,已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
作者:何甫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骨折是外伤常见的并发症,X线摄影是诊断骨折的主要手段,随着X线诊断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骨折的诊断显得更加容易.
作者:罗彩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随着新型强力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移植患者中真菌感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移植物丢失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邢增术;王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LEEP治疗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切除后病理检查,并确定病理诊断分类,统计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LEEP术前CINⅠ级17例,CIN Ⅱ级24例,CIN Ⅲ级9例.LEEP术后慢性炎症3例,CIN Ⅰ级16例,CIN Ⅱ级20例,CIN Ⅲ级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4%),其中1例标本CIN病变累及边缘,2例不能确定.认为LEEP术前术后病理检查不符,可能是微小病变术前活检时已钳取;亦与病理取材、包埋,制片工序等细节操作密切相关,易发生漏诊,产生假阴性;LEEP术中电灼对组织的损伤也是影响CIN及边缘的诊断因素;妇科医师及病理医师的技术水平,诊断经验亦会影响诊断结果.
作者:郭宏伟;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椎间融合作为一种处理脊柱疾病、创伤的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早期椎间融合的概念为大量肌肉的剥离、足量自体骨移植、长期绝对卧床休息.由于椎间融合重建了脊柱的前、中柱,大大提高了脊柱退行性病变、创伤的治疗效果,使椎间融合术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运用,可以说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虽然传统自体髂骨移植愈合率高,但其并发症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文献报道自体髂骨植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3%,如增加失血量、血肿、供骨区疼痛、髂骨骨折、股部感觉异常等,而且自体髂骨常因强度不足而塌陷,导致椎间高度的丢失,直接影响椎管容积的大小和减压效果[2].
作者:张治国;熊波;章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ICP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孕妇2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2320例孕妇中ICP80例,发生率为3.45%.观察组存在并发症31.25%高于对照组的6.7%.观察组剖宫产76.25%高于对照组的43.3%.观察组早产26.25%、胎儿宫内窘迫31.25%、死亡6.25%、胎粪污染23.25%高于对照组的6.25%、5.80%、0.67%、9.3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3.18±0.86kg与对照组的3.23±0.94kg无差异(P>0.05).结论 ICP对母婴特别是对胎儿危害极大,产科工作者应提高对ICP的认识,改善症状,加速胆酸排泄,促胎儿肺成熟,以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李小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碘盐的质量,确保人群吃上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关键,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科学防治IDD.我们连续3年对全市居民食用碘盐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德军;杨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