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临床分析

匡健

关键词: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内窥镜术, 碎石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结果 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Ⅰ期、Ⅱ期或分步经皮肾输尿管镜手术成功处理11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鹿角型结石、多发性肾结石、孤立肾结石、ESWL治疗失败,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清除率为91.55%,输尿管结石清除率为87.8%,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延期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讨论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35例41足跟骨骨折,均先采用石膏、绷带等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1~2周,平均10.5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6~58岁,平均36.7岁.41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1例,川型20例,IV型10例.从关节功能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按Maryland评分评价术后功能.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3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4例,良2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2.9%.术后切口愈合不良6例,占随访病例的14.6%,其中皮缘小范围坏死3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切口窦道形成1例、皮缘部分坏死伴钢板部分外露1例,经过应用清创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 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郝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目的 观察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1997年1月至2008年剖宫产病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12年间我院分娩总数为4118例,其中剖宫产1482例,平均剖宫产率为40.01%,剖宫产及社会因素剖宫产2006年至2008年此1997年至1999年分别增加2.03倍、2.52倍.结论 剖宫产率较高,社会因素剖宫产术的比例明显上升.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更新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提高医院产科整体质量、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术、加强医患沟通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策略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达50%~80%[1].由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DPN治疗在有效降低过高血糖的基础上,针对神经病变累及到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及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进行综合治疗,将是治疗DPN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妇科急性腹痛的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妇科急性腹痛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98例妇科急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腹痛病因:异位妊娠120例,占60.6%;急性盆腔炎30例,占15.2%;黄体破裂23例,占11.7%;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占8.1%;出血性输卵管炎6例,占3.0%;经血潴留3例,占1.5%.结论 妇科急腹痛病因复杂,但均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根据腹痛的部位和性质,诱因及病史,结合B超检查与后穹窿穿刺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高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表述的上调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分析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测定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细胞凋亡、增殖情况.其中无肌层浸润组中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均为早期无肌层侵袭和淋巴转移者;肌层浸润组中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均有深肌层侵袭和(或)伴有淋巴转移者.对照组入选病例均无子宫内膜病变.结果 ①研究组1和2中COX-2、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1和2之间COX-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1和2中肿瘤组织P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的上调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

    作者:郎婋;王玉东;黄亚绢;罗来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自愿选择无痛人流手术且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者,给予丙泊酚及少量芬太尼,观察分析手术时的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对呼吸循环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可述百分百无痛,虽对呼吸及循环有抑制,但控制用量和速度,可以减少或避免发生.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无痛人流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杜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谈中药归经与中药药理作用于受体的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于受体的研究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中医本无受体的说法,也就没有什么受体理论,受体是西医药理学的概念之一.受体是指生物体内与配体相结合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结合位点.

    作者:涂兴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98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报道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剖宫产手术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麻醉平面上界差异无显著性,硬膜外麻醉组静脉辅助用药明显多于腰硬联合麻醉组且术中盆腔深部牵拉反应重.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作者:王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的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指征、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3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4例非手术治疗,死亡3例;39例手术治疗,死亡7例.手术组的危重程度(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SAP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应一律强求早期或晚期手术.主张先对各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支持,渡过反应期,再根据病情发展决定手术时机.尽量选用对机体干扰小、创伤小、安全有效的外科干预方式.

    作者:宋海瑚;刘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73例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为了解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变化趋势,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对策,以便降低U5MR.方法 按照<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由全市县、乡,村3级妇幼保健监测网络人员负责及时收集和上报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结果 全市2006年至2007两年出生活产总数4334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473例,其中婴儿40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和肺炎.由这5类死因致死者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结论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以围生期相关因素影响较大,欲降低U5MR,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林广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心绞痛5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中西药联合治疗心绞痛的方法.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

    作者:王恩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治疗对策.方法 对有完整病例记载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行保守治疗痊愈,4例转上级医院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 基层医院保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需审慎.

    作者:徐志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观察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氟伐他汀20mg,均1次/d,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服药1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A组更为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纳洛酮对苯二氮(艹卓)类中毒致昏迷患者80例疗效

    目的 探讨纳络酮作为一种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对苯二氮革类中毒致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04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60例苯二氮(艹卓)类中毒致昏速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对照组80例,常规行洗胃、吸氧、利尿、解毒及对症治疗.结果 苯二氮(艹卓)类中毒致昏迷者纳洛酮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虽非特效解毒药但其应用可使苯二氮(艹卓)类中毒患者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不良反应小,并且清醒后出现嗜睡、头昏乏力,纳差等症状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陈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体会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切口感染原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岳文光;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彩色超声检查30例妇产科急腹症体会

    妇产科急腹症发病突然,危害很大,若不能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超声检查应作为妇产科急腹症首选诊断方法[1].本文的目的 是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特点,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李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车前草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中药化学的不断发展,对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车前中分离出许多有效成分,揭示了部分传统药效的作用机制,还发现了许多传统用药所没有的新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车前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对车前草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作者:刘力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纳洛酮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艾司唑仑中毒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艾司唑仑中毒效果及其佳用药剂量.方法 将艾司唑仑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各组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第1组(N1)一次性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第2组(N2)首次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后以1.2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直至清醒;第3组(N3)首次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然后每隔20min重复静脉注射0.4mg,直至清醒.结果 N2、N3催醒时间比N1短(P<0.01),N3催醒时间比N2短(P<0.01).结论 重复给药是治疗艾司唑仑中毒佳用药方法.

    作者:司贤峰;上官同琴;顾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8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我科近年来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方法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情况.结果 58例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外渗局部恢复良好.结论 积极有效的对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给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拥军;王东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救与重症监护的专业护士培训思路

    在现阶段着眼以教育观念,培训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探索实践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的脱产培训,以求规范中国急救护理队伍建设.

    作者:刘桂亭;王伟平;李臻;宫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