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健
目的 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结果 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Ⅰ期、Ⅱ期或分步经皮肾输尿管镜手术成功处理11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鹿角型结石、多发性肾结石、孤立肾结石、ESWL治疗失败,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清除率为91.55%,输尿管结石清除率为87.8%,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匡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40例,发生率64.5%.本文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庆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是一所面向农村的基层综合性医院,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还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医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而正式护士的数量却由于退休以及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而逐年减少[1],加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使临床一线护土紧缺现象十分严重,医院原有编制配制的护士数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临床工作的需要.
作者:杜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除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及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行相应物理检查以及相关治疗.结果 90例咽异感症患者中,共诊断出慢性咽喉炎,其次是胃食管反流病、鼻窦炎等10种疾病;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有效率达82.5%.结论 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只有查清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栋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大小医院都招收了许多临时护士,他们在医院的工作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临时护士在临床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作者:鄢亚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1%(36/324),二次手术清除血肿者27例,保守治疗7例,放弃治疗2例.预后良好率52.8%(19/36),预后不良率47.2%(17/36).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率很高,术后高血压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关键是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各种因素.
作者:付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排尿护理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排尿护理教学中,并用问卷调查评价PBL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高学生检索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适时选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对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病因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病例149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查,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分析其病因.结果 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病因有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病及室间膈基底部增厚等.结论 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价廉、方便、快速、准确等因素成为评价左室流出道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沈继红;严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硬膜外阻滞麻醉4248例资料,失败97例,分析失败原因,提出相应补救措施.结果 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 规范操作,提高操作技术是硬膜外阻滞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建明;黄云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加西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草薢渗湿汤加减内服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46%、65.38%,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草薢渗湿汤内服加西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尤其针对脂溢性皮炎脾胃湿热型,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张运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83例原发肝癌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0.94岁.病程1~3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病例由临床病理证实.仪器为迈瑞-99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空腹8h后取仰卧位,皮肤涂耦合剂后行肝脏常规检查.
作者:王伟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老龄人口国家的行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股骨颈骨折由于其解剖上局限供血问题,极易发生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作者:赵宏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362例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包括术中结扎腋窝细小淋巴管、术后锁骨下、腋下各放置1根引流管等方法.结果 经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 围术期适当的措施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常庆龙;张彦武;贾国丛;冯爱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冠心病的临床分型标准,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7例老年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7例患者的年龄60~90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症状36例,单纯心绞痛18例,单纯心肌梗死56例,单纯心律失常16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4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泵表竭47例.97例心肌梗死的病例中,57例表现为Q波型心肌梗死,40例表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30例有心律失常的病例中,心房纤颤2例,室性期前收缩17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病窦综合征2例.部分病例有多种心律失常.结论 老年人冠心病具有无症状者多、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易合并泵表竭、非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等特点.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变化趋势,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对策,以便降低U5MR.方法 按照<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由全市县、乡,村3级妇幼保健监测网络人员负责及时收集和上报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结果 全市2006年至2007两年出生活产总数4334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473例,其中婴儿40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和肺炎.由这5类死因致死者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结论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以围生期相关因素影响较大,欲降低U5MR,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林广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护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沟通的形式: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影响沟通的因素主要有:护患交流信息量不足;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专业技术不精湛而致的不信任;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的对策: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分管护士耐心细致的解释,了解产妇的心理,做好相应的护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进护患关系;倾听患者心声,提高服务质量;营造温馨环境,实现环境治疗.总之,在护患沟通交流时,要多为患者着想,采取各种形式与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降低护患之间交流障碍的发生,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萍;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艾司唑仑中毒效果及其佳用药剂量.方法 将艾司唑仑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各组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第1组(N1)一次性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第2组(N2)首次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后以1.2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直至清醒;第3组(N3)首次给予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然后每隔20min重复静脉注射0.4mg,直至清醒.结果 N2、N3催醒时间比N1短(P<0.01),N3催醒时间比N2短(P<0.01).结论 重复给药是治疗艾司唑仑中毒佳用药方法.
作者:司贤峰;上官同琴;顾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纠纷是因为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发生纠葛,对过失等有不同看法,在未做出结论之前,称为护理纠纷.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纠纷占相当的比例,对医院声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地化解护理纠纷,不仅可挽回医院的眼前损失,更重要的是可重塑患者对医院的信任.通过对护理纠纷的管理,从患者需求出发对护理服务质量持续不断改进,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孙波;于希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剖宫产手术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麻醉平面上界差异无显著性,硬膜外麻醉组静脉辅助用药明显多于腰硬联合麻醉组且术中盆腔深部牵拉反应重.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作者:王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单一采用精简产检模式下,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取前瞻、开放性对照的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分娩点建册及分娩,观察组(n1=897)孕期全程接受精简模式产检,对照组(n2=1415)孕期全程接受传统模式产检.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产检达到3次者所占构成比接近(19.29% vs 20.99%,P=0.322),但观察组产检≥4次者构成比较高(58.76% vs 44.73%,P=0.001),提示精简模式可鼓励孕妇加强产前检查、降低费用(产检总费用仅为传统模式的55%).两组间剖宫产率接近(25.98% vs 24.03%,P=0.291)、绝大部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略低).产检利用增强并未降低过期产、巨大几的发生.结论 精简产检模式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产前保健利用,降低产检花费,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低危妊娠情况下流动人口合理产检次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邓冬梅;朱昊平;庄婵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