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坚贞;徐碧珍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结果 28例中CR0例,PR11例,NC10例,PD7例,有效率39.3%.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宝国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银杏达英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将银杏达英注射液经64倍稀释,用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检测其细菌内毒素.结果 银杏述英注射液稀释64倍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作者:邢蓉;谢冬梅;朱锦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拟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66例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自拟通管汤及西医西药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87%.结论 自拟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西药组,是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朱艳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病死率为100%.我国人间狂犬病的流行从建国到现在有过两次起伏,1951年全国统一开展灭犬活动,使狂犬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只有5个省份发生过狂犬病.20世纪70年代中期疫情开始上升,发病范围扩大到14个省.1990年全国年发病例数开始下降,1996年发病例数下降到低水平.但1998年后全国狂犬病发患者数开始持续快速回升,2006年报告病例数达3293例.疫区原来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近年来正在向北、向西扩散,疫区范围不断扩大.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
作者:张艳敏;陆文革;刘双;王江红;范秀丽;杨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方法 对40例腰椎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进行分析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优良率100%.平均住院45d;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对骨折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 心理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
作者:秦宝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口服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对肠道准备的应用,评价其耐受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妇科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之间共行择期开腹手术580例,将其分为口服甘露醇组(500例)及肥皂水灌肠组(80例).口服甘露醇组随机又分为观察组(250例)及改良组(250例),同意肥皂水灌肠的患者为对照组.为患者做术前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三组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耐受情况、排便次数、大便排空时间、肠道清洁度、睡眠情况,术中肠管胀气情况、术后腹胀,排气时问、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计算出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改良组的肠道清洁度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耐受(P<0.05),未影响术前准备及手术,与观察组比较除疲劳乏力明显减少(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意义(P>0.05);术前睡眠质量,改良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术中肠管胀气、术后排气时间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口服甘露醇溶液清洁肠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在妇科手术中可以代替肥皂水灌肠,且改良甘露醇口服法在妇科择期手术术前的肠道准备中,具有操作简单,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有助于术后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秋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误诊原因.方法 本文整理46例误诊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误诊原因.结果 SLE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容易引起误诊.结论 避免误诊,做到SLE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安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6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脑卒中CCS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70%)、心律失常(46.7%)、心肌梗死(4.6%),治愈好转率95%,病死率3.3%.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功能改变常见,积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应用扩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改善愈后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静;朱守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后果严重.因此,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重点是避免低血搪反应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
作者:李佳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15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4例,Ⅴ型骨折2例,均采用普鲁士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3年零3个月,平均18个月.患髋无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0分).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目前保守骨牵引,各种内固定手术,该方法治疗可更早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今词;李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了解影响我院医疗业务总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医院管理控制患者消费过度增长,合理降低患者消费提供参考.方法 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药费收八是影响我院总收入的主要因素,检查治疗费是影响总收入的潜在因素.结论 新灰色关联分析法使影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总收入的各种因素得以量化,有效地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合理、真实、客观的依据.
作者:陈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2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出血来势凶猛,如得不到及时的抢救护理,往往会危及生命,所以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为了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预见性护理是必要的.方法 我们回顾总结了我科收治因肝硬化并上消化出血的抢救程序,尽早发现出血的先兆症状,采取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加强病情观察,严格遵守输血输液规程,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作者:杨德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分析了当前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学科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基础理论、专科理论、治疗理论等的学习,重视运用专业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强化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学科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作者:张芳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和意义及其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82例,心肌酶谱异常88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升高,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及时发现心脏损害,并给予及时治疗,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脏损害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诊断不及时,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对母婴生命威胁很大.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现对我院8年来诊治的26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使护士达到自我防护及医疗部门对预防职业暴露工作的重视.方法 分析血源性病原体的特征、危害,职业暴露的相对因素及预防感染的措施.结果 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的,在实践中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才能有效防范并控制.
作者:樊怡平;张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有文献报道,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中,1.8%的病人有过假体关节脱位的经历.脱位分为早期(术后6周内)和晚期(术后6周后).这种按时间顺序的分类,主要与新的关节囊形成有关,因为关节囊完全形成要在6周后.早期脱位在短效麻醉下单纯复位即可获得成功.虽延长了住院时间,但不会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
作者: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问质瘤的CT资料.结果 发生于胃部15例,小肠14例,结肠1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均匀者10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5例,肿块内有钙化者5例.边缘清晰者22例,病灶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明显强化,CT值在40-10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良性10例,恶性20例,良性肿块直径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 16例(16/20).结论 CT是诊断胃肠道问质瘤的主要手段,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传奇;张世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工流产多是在门诊实施,不需要麻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是避孕失败,终止早期妊娠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术中扩宫时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疼痛,为患者增加痛苦,产生惧怕,部分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导致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我院实施的宫颈旁阻滞麻醉人工流产,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葛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带宫内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随访的2150例带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发生异位妊娠的扫女作为观察组,带器未妊娠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50例患者中有异位妊娠37例,发生率1.72%(37/2150),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8个因素与异位妊娠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置IUD时期(哺乳期人流)、IUD类型(惰性环)、置环后随防(未)、置环时间(≤3年)为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结论 普带宫内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
作者:潘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