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0例分析

唐必成;汪陈设;余承岳;冯毅

关键词:鼻出血, 电凝治疗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急诊之一,顽固性鼻出血特别是老年人的顽固性鼻出血病情比较凶险.在基层医院,对此病的处理缺乏相应积极有效的方法.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到2008年12月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流变: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

    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流变是一个不断分裂与整合的过程.其整合过程就是在它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其内部的各种模式之间以及他与外部诸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精神分析运动的整合逻辑遵循着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两条路径.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两条路径在精神分析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靖;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胃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胃病与非糖尿病胃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的50例糖尿病胃病与60例非搪尿病胃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症状的对比分析.结果 50例糖尿病胃病与60例非糖尿病胃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胃病要控制血糖,合理用餐.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或MRI诊断和治疗.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加重,出院时20例疗效评定中良好8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查CT或MRI,使其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得到诊断与治疗.

    作者:丁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氨甲喋呤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2000年11月至2006年3月,我们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I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股情况年龄小24岁,大35岁,平均年龄28.31±5岁.初孕妇5例,经产妇7例.

    作者:韩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茼病(VVC)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VVC患者分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每日熏洗,连续7d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及口服氟康唑;西药对照组50例,连续7d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及口服氟康唑.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好于西药对照组,不规则用药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VC疗效好,复发率低,依从性好.

    作者:胡晶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36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药物流产药终止妊娠.结果 药物流产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小.结论 药物流产在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杨欣;顾秋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6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输卵管妊娠无生育要求者行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行保守性手术,即输卵管开窗取胚或挤压取胚,卵巢妊娠行契形切除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副损伤.平均手术时间40±10min,平均住院天数4d.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阙兴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院前急救152例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脑血管病的发患者数不断增加,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重症,男性一般多于女性,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脑出血重症昏迷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因此院前急救时适当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启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通补合剂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通补合剂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166例用通补合剂,对照组用倍特轻舒颗粒冲剂.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3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补合剂是治疗便秘的有效药物.

    作者:何忠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常见产科急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 通过医护的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地处理产科各种常见急症.结果 迅速、及时地处理,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产妇的并发症.结论 产科急症的特点是:重、危、急.及早发现,正确处理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姚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9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5例,误诊率5.2%.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例因拒绝手术或延迟手术死亡,占总死亡病例的20.8%.76例手术患者中胆总管引流加其他术式53例,胆肠内引流9例,单纯胆总管引流11例,单纯胆囊造瘘3例,临床治愈50例,死亡12例.结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诊断不难,明确诊断后,尽早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佩松;徐佩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

    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哺乳,消除疼痛心理,纠正乳汁不足的观念,消除产妇顾虑,正确引导哺乳后产妇体形不变的正确护理法.

    作者:董翠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0例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20例早期胃癌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19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90%.结论 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吕文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符合手术指征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行经腹腔子宫肌瘸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后,康复速度快,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不开腹、手术创伤小、美观的优点,且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操作具有可行性,为子宫体肌瘤治疗的一种新术式,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郜文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析带教改进对本科男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改进后的临床带教对本科男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加强本科男护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带教老师的选择与教育、带教方法改进和良好实习氛围的营造提高本科男护生的实习质量.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本科男护生的实习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改进后的临床带教能提高本科男护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刘艳华;张英宁;高为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11例冠心病五项炎性因子变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C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5项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5项炎性因子在CHD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111例CHD患者分成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5项炎性因子浓度.结果 Hs-CRP、IL-6及sICAM-1在三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L-1及sVCAM-1在ACS组与SAP组比较无差异(P>0.05),ACS组及S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炎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Hs-CRP、IL-6,sICAM-1在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IL-1、sVCAM-1在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庞永诚;刘明;龚瑞芸;陈斌魏;丹霞;杨汝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总结5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采取早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即术前指导,术后训练,活动下肢及抗凝剂的应用等方法.结果 DVT发生率3%,明显低于近年报道.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血拴形成的条件,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流,提高静脉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

    作者:张志廉;姜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孕产妇梅毒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观察孕产妇免费梅毒筛查实施情况落实的效果,为有效的阻断和降低梅毒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和控制梅毒的蔓延.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来本院首次孕期保健和孕妇孕期未做检查的待产妇、特殊产妇(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及其新生儿进行免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免费筛查孕产妇38701名,经梅毒确认实验阳性的孕产妇318名,阳性率为0.82%.梅毒阳性的孕妇除选择流产外,所生新生儿197名,确认感染梅毒有51名,阳性率为25.89%.结论 孕产妇实施产前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梅毒经母婴传播,并且免费梅毒筛查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作者:吴少卿;文道林;陈伟英;曹文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肠癌腹壁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近年来,虽然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有了明显增加,但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仍然是下段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永久性腹壁造口仍然是临床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腹壁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行结肠造口术66例,现就其并发症发生及预防和治疗探讨如下.

    作者:包正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律失常是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当心脏冲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使心脏活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紊乱,即形成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较为严重的两种类型,常常可以危及生命,是高度危险的心律失常.

    作者:李冬梅;李琴;杜艳玲;王江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