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坪;罗森林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的监测(简称ACT)除应用于体外循环凝血监测、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外,还可以用于指导内科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例严重下肢肢体静脉栓塞溶栓疗法中采用ACT监测指导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不同体位血压的观察,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132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坐位、卧位和立位血压的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在立位的发生率为21.21%.结论 临床应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立位血压的测量列入常规检查.
作者:陈静;李洪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州5县居民户碘盐普及及食用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州5县45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村(居委会)1488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抽样监测.对所抽取盐样的盐碘含量均按国标GB/T130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在全州范围共监测居民盐样1488份,其中合格碘盐1437份,不合格碘盐18份,非碘盐33份,碘盐合格率为98.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57%,非碘盐食用率为2.22%,碘盐覆盖率为97.78%.结论 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反应了海南州各县各乡(镇)居民碘盐食用情况,目前全州基本普及了加碘盐并且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的碘盐.
作者:马生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们制胜的法宝.然而,我们如果过于依赖以往的经验,往往会不知不觉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作者:徐本军;王正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致病菌分布情况,提高院内获得性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取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的要求送检,送检标本先予普通培养后,选择优势生长菌作细菌鉴定,分析获取的93例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学资料并作统计处理.结果 老年、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高,死亡率高,致病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结论 控制基础疾病,尽量减少患者住院及卧床时间,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加强预防是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食管心房调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食管心房调博超速抑制法(SOS1程控刺激,Burst法).结论 食管心房调博治疗PSVT安全、有效.
作者:王渝佩;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甲碛胺酸维生素B1+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临床效果.方法 奉节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入院治疗的IC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甲硫胺酸维生素B1+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CG,ALT,AST、TBiLi、DbiLi值的变化.结果 甲硫胺酸维生素B1+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ICP,能明显降低CG、ALT、AST、TBiLi,DbiLi值,缓解临床症状.结论 甲硫胺酸维生素B1治疗ICP疗效明显.
作者:宋西明;吴学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1次/d,每1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脑循环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更佳,更能改善脑循环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从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杨礼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运动中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机制和影像学的改变.方法 收集2001至2007年间共12例因剧烈运动而导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引发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12例,为13~17岁男性中学生,平均15.2岁.结论 青少年在剧烈运动特别是赛跑时可引起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X线是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福忠;董熙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三年间38例心肺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抢救成功与失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抢救成功病例的急救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失败病例.抢救成功病例的急救措施明显优于失败病例.结论 在基层医疗机构及早开展并正确应用心肺复苏术仍然是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建立有效的EMS系统并与医院急诊科有效的链接和提高急诊急救人员急救水平是应具备的条件.
作者:张维新;吴丽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应用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46例,清除2/3-3/4有32例.肢体功能障碍减轻27例,部分语言功能恢复10例,15例死亡.结论 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军;陈家海;甘小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简要介绍磺酰脲类、双胍类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并简述近年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如胰岛素笔、胰岛素泵、格列美脲的应用以及老药阿司匹林的新用途.
作者:董凯霞;万玉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置换灌洗给药法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无穿刺禁忌证患者82例,术前检测血常规、尿液分析及出凝血时间.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选择佳进针路径,测量穿刺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在赶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引导至囊腔的1/2~2/3,以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置换灌洗给药治疗肾囊肿.结果 90个肾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治愈7例,有效6例,治愈率92.68%,总有效率100%.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置换灌洗法治疗肾囊肿,是一种简单、快速、痛苦小、费用低、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单纯性肾囊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范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结合整顿和规范食品卫生工作的实际,我们对全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整顿和规范食品添加剂市场势在必行.
作者:胡春雷;邹立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癌症是人人皆知的一种病,提起癌症人人恐怕,在人们看来,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患者到了绝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癌症为绝症这种观点有所改变.在个别医师看来,治疗癌症就如治疗一般疾病一样,轻而易举了.
作者:智永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6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3例(5.4%),脑脊液漏2例(3.4%),脑积水1例(1.8%);及颅内低压症26例(46.4%),上下唇及口角疤疹23例(41.1%),发热15例(26.8%).结论 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大限度地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新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手段.方法 通过对1998年至2007年60例(64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随访,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11例,占17.2%,此11例中疗效优良1例,良好2例,好3例,尚好1例,差2例,很差2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正规细致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避免手术操作失误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人工关节置换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喜旺;朱振军;程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洗胃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洗胃、保肝、利尿、导泻,禁饮食、输液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不做心理护理.研究组除做传统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护理.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进行研究,观察心理干预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
作者:张海亚;杨志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或MRI诊断和治疗.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加重,出院时20例疗效评定中良好8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查CT或MRI,使其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得到诊断与治疗.
作者:丁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消疽汤(黄芪,人参、石斛、元参、赤芍、当归、丹参、三七、牛膝、银花、连翘、地丁、白花蛇舌革等)治疗糖尿病足50例.结论 总有效率92.00%,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用.
作者:杨彩霞;刘兰印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