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兴芹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茼病(VVC)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VVC患者分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每日熏洗,连续7d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及口服氟康唑;西药对照组50例,连续7d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及口服氟康唑.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好于西药对照组,不规则用药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VC疗效好,复发率低,依从性好.
作者:胡晶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IUD取出失败,接受再次取器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 对79例首次常规取器失败,改用B超引导下进行再次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100%.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改用B超引导下进行再次取器,术者可以在显像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率,有基层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年溢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大息肉射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50型射频治疗仪,经电子结肠镜活检孔对≥2cm结直肠息肉共42颗,行射频烧灼,使息肉蛋白化.结果 复查有3例于3~6个月时在原部位发现3~5mm息肉,活检为管状腺瘸及增生性息肉,再次行射频治疗,随访两年无复发及癌变,仅2例出现少量暗红色血便,常规休息及一般治疗痊愈,无穿孔及大出血发生.结论 结直肠大息肉行射频治疗是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万宁;汪敏;林丽立;罗莉;黄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癌症是人人皆知的一种病,提起癌症人人恐怕,在人们看来,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患者到了绝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癌症为绝症这种观点有所改变.在个别医师看来,治疗癌症就如治疗一般疾病一样,轻而易举了.
作者:智永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孕产妇免费梅毒筛查实施情况落实的效果,为有效的阻断和降低梅毒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和控制梅毒的蔓延.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来本院首次孕期保健和孕妇孕期未做检查的待产妇、特殊产妇(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及其新生儿进行免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免费筛查孕产妇38701名,经梅毒确认实验阳性的孕产妇318名,阳性率为0.82%.梅毒阳性的孕妇除选择流产外,所生新生儿197名,确认感染梅毒有51名,阳性率为25.89%.结论 孕产妇实施产前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梅毒经母婴传播,并且免费梅毒筛查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作者:吴少卿;文道林;陈伟英;曹文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在30min~4h内缓解,2例合并冠心病者住院观察3d出院.结论 应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使用易引起反应的药物期间或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
作者:高立金;梅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皮肤溃疡,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方法 将50例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抗感染换药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换药的治疗方案.观察肉芽生长速度及治疗后10d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d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皮肤溃疡可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刘善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州5县居民户碘盐普及及食用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州5县45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村(居委会)1488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抽样监测.对所抽取盐样的盐碘含量均按国标GB/T130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在全州范围共监测居民盐样1488份,其中合格碘盐1437份,不合格碘盐18份,非碘盐33份,碘盐合格率为98.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57%,非碘盐食用率为2.22%,碘盐覆盖率为97.78%.结论 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反应了海南州各县各乡(镇)居民碘盐食用情况,目前全州基本普及了加碘盐并且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的碘盐.
作者:马生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SPAG9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标本SPAG9mRNA的转录情况,用免疲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标本SPAG9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①SPAG9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21/27,77.78%),在肺良性疾病组织、癌旁组织均无表达.②SPAG9在肺癌中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结论 SPAG9在肺癌中高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特征相关,SPAG9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作者:宋庆军;崔国兴;郑金旭;陈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5-HT3拮抗剂昂丹司琼治疗顺铂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恶性肿瘤患者予以顺铂化疗时予以昂丹司琼止吐治疗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汤剂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无迟发性呕吐发生.2组消化道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结合5-HT3拮抗剂昂丹司琼治疗顺铂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症状有明确的疗效.
作者:游泽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蜂蜇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群蜂蜇伤常常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14例该病重症患者,采取了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为主的综合治疗,13例治愈,1例死亡,分析如下:
作者:杨东;杨菊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对我院5年来32例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沟通障碍、法律意识及业务素质.结论 严格收费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法律意识,提升业务素质,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田金凤;郭树平;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三年间38例心肺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抢救成功与失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抢救成功病例的急救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失败病例.抢救成功病例的急救措施明显优于失败病例.结论 在基层医疗机构及早开展并正确应用心肺复苏术仍然是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建立有效的EMS系统并与医院急诊科有效的链接和提高急诊急救人员急救水平是应具备的条件.
作者:张维新;吴丽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为研究回肠后位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笔者将42例回肠后位急性阑尾炎分为两组,其中22例采用新设计的诊断方法,20例采用常规诊断方法.结果 前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
作者:杨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5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采取早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即术前指导,术后训练,活动下肢及抗凝剂的应用等方法.结果 DVT发生率3%,明显低于近年报道.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血拴形成的条件,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流,提高静脉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
作者:张志廉;姜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置换灌洗给药法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无穿刺禁忌证患者82例,术前检测血常规、尿液分析及出凝血时间.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选择佳进针路径,测量穿刺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在赶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引导至囊腔的1/2~2/3,以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置换灌洗给药治疗肾囊肿.结果 90个肾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治愈7例,有效6例,治愈率92.68%,总有效率100%.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置换灌洗法治疗肾囊肿,是一种简单、快速、痛苦小、费用低、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单纯性肾囊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范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致病菌分布情况,提高院内获得性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取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的要求送检,送检标本先予普通培养后,选择优势生长菌作细菌鉴定,分析获取的93例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学资料并作统计处理.结果 老年、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高,死亡率高,致病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结论 控制基础疾病,尽量减少患者住院及卧床时间,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加强预防是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振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疏肝利胆散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方法 口服疏肝利胆散,1剂/d,3次饭后1h分服,30剂为1疗程.结果 60例,治疗1疗程后,痊愈50例,占83.3%;好转8例,占13%;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 疏肝利胆散治疗胆石症疗效良好.
作者:纪奎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脑血管病的发患者数不断增加,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重症,男性一般多于女性,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脑出血重症昏迷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因此院前急救时适当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启万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