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胜利油田小儿肺炎病原学检测及治疗效果分析

梁爱红

关键词:小儿肺炎, 病原学, 检测, 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在胜北医院就诊治疗的小儿肺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指导合理用药,探索小儿肺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痰液细菌培养、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MP)和衣原体(CP)、ELISA间接法测定常见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体等.结果 在检测的597例患者中,检测出病原体的有543例,占90.95%,其中痰液细菌培养597例,阳性226例,阳性率为37.86%;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597例,阳性424例,占71.02%;MP和CP检测597例,阳性26例,占4.36%;混合感染187例,占31.32%.结论 胜利油田地区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以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分析小儿肺炎的病原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以大大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和缩短病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开展护士访谈工作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 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护士访谈内容.结果 护理投诉下降,产妇满意度从2005年的90%提高到2007年的98%.结论 开展护士访谈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者:李灵先;刘慧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30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30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对其超声表现加以分析.结果 显示率为80%,诊断急性阑尾炎19例,阳性率为63%;5例阑尾声像图未见异常.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从9种舌诊浅谈对冠心病诊治的意义

    通过对366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舌象的动态观察,总结出冠心病患者可见舌色有9种,分别为暗红、淡白、淡暗、淡红、淡紫、紫红、紫暗、红、绛紫,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于冠心病病机、辨证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陈朝晖;张宏生;薛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观察与处理

    目的 总结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并发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经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并发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经过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146例患者中并发反射性低血压4例,占2.6%,其中发生在介入治疗结束前1例,拔管后5min内1例,术后返回病房2h内2例,4例患者均经及时发现与处理得到缓解.结论 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并发反射性低血压有一定的发生率,临床上重视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有效预防和处理这种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沈孝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自2000至2008年期间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结果 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3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胸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作者:郑新阳;关军;许建新;许志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心房颤动的治疗学与展望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从肺静脉口点消融、节段性消融、环肺静脉口的电隔离到心房基质改良的应用,以及外科改良迷宫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已大大提高了心房房颤治疗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现就心房颤动的治疗学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桑坚措;达哇;达娃央久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将8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达到良好水平,口服缬沙坦治疗蛋白尿,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激肤原酶治疗,疗程均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24h尿蛋白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胃炎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用HPLC法建立对胃炎康胶囊中的芍药苷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芍药苷在0.058848~1.1769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14%(n=6).结论 本实验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宫鹏;雷晓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lopathy,HE)又称肝昏迷,是在严重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综合征,该病为功能性障碍,经积极治疗护理,一般能完全逆转.

    作者:齐桂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治疗100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目的 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观察.方法 100例口腔扁平苔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中西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68%.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28%,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李芳芹;吴国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血液透析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血液透析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认为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才能使职业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刘予洪;李述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浅谈基层医院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产房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查找分析产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产房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结果 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差错事故明显减少,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 在注重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是必须的.

    作者:邓兴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株调查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株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以阴道炎症状就诊者中,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的260例患者进行菌株调查和药敏分析.结果 VVC致病菌株白假丝酵母菌占89.6%(233/260),非白假丝酵母菌占10.4%,白假丝酵母菌菌株与非白假丝酵母菌菌株药敏无明显差异,两性霉素B药敏率98.87%.结论 VVC致病菌株仍以白假丝酵母菌占优势,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耐药率无增加.

    作者:牛文强;陈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髓性白血病血清可溶性Fas和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AML)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ICAM-1(slCAM-1)水平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疲吸附实验检测20例对照者和27例AM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Fas与slCAM-1的水平.结果 化疗前AM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AM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但未获缓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与化疗前无差异;不论是化疗前还是化疗后、获得缓解或未获得缓解的AML 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sICAM-1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M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升高是白血病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其可作为AML患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吴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浅谈血站实验室对血液检测试剂的规范管理

    血液质量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血站的生存与发展,实验室对经血感染性指标进行有效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检测试剂得到有效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测检结果准确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如何对检测试剂进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魏增慧;李采忠;王飞;柳杨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体会

    2000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口服中药加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chronic ulcerative clotis,CUC)患者45例,并与口服中药固定方加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的40例CUC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秀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无医院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此较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与性别、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无关(P>0.05);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大,意识障碍或昏迷,出血部位基底核及脑干,血糖水平高;进行侵入性操作,脱水剂、抑酸剂、激素长时间应用,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 ACVD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应对老年、意识障碍、基底核及脑干部位病变的高危患者高度重视,针对性做好基础护理;重视血耱的监测与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侵袭性操作;尽早停用脱水剂,缩短抑酸荆时间;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于广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臭氧治疗孕妇滴虫性阴道炎144例

    目的 分析非药物治疗孕妇滴虫性阴道炎的作用.方法 选用浓度为20~50μg/mol的臭氧缓慢注入阴道.结果 使用臭氧治疗144例效果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0个月~1年后随访,婴儿未被传染.结论 臭氧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肝脏B超检查表现.给予所有患者内科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商品名善宁)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4min推完,以后以25 μg/h维持静脉微泵推注.结果 本组患者68例,36例在24h内通过药物治疗出血停止,29例在48h内通过药物治疗出血停止,总止血率94.1%;3例经三腔管压迫止血,1例因出血量多,全身表竭而元亡.结论 奥曲肽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志纯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多层螺旋CT在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前骨创伤首选常规辅助检查为x线照射检查,但对于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骨折,以及因移动困难造成拍摄时体位不正或已行石膏固定等患者,X线数字平片诊断十分困难,难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朱士启;赵鹏程;张亮;章泽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