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底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至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11%,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因此,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该研究对社区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进行了相关探索。
作者:向代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医药研究的进步,有新的医药产品被不断研发出来,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强化医药产品的日常管理。医院药剂科就是管理临床医药产品的重要性部门,其职责就是向各科室提供临床用药,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药剂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的药剂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全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科学、合理的药剂日常管理。
作者:祝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该研究通过对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力总量、配置及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黄怡博;程丽娟;耿方方;赵冰;姚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的各位临床药师已经能够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同时也应该关注对与人民健康休戚相关的戒烟工作。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会进行药学相关的查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自己药学知识的优势对住院病人进行戒烟教育,也为戒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把这项工作逐渐融入成为临床药师工作的新内容和切入点。
作者:王国文;程丹;丁爱丽;张淑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该文就基层医院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的进行探讨,有效措施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临床药师直接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报表填写及制订奖惩措施等有效方法。提出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严格把控合理用药的各个环节,对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参与式管理的实际效果分析。方法对该科实施参与式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和实施前对比,其中包括组织学习、拟定计划、管理分工和质量控制等不同环节,探讨参与式管理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参与式管理后,全体护理人员均参与到组织管理之中,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病房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等护理质量合格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参与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为科室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理效果,值得实施推广及应用。
作者:江蕾;朱德清;赵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杭州市萧山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计划免疫知信行进行调查,同时对其健康教育知信行行为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辖区管辖的120名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研究中,人们对计划免疫的了解、获得计划免疫知识的途径、对计划免疫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等内容在健康教育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网络和报刊书籍两种干预方式在健康教育前后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对免疫知识的认知水平,应该加强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此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傅华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及RhD阴性表型分布情况,不断完善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新乡地区2010年1月-2015年3月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RhD阴性献血者抗原表型分布及RhD阴性血液临床使用情况及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率为0.50%,ABO血型分布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是B (33.19%)>O (29.37%)>A (27.29%)>AB(10.15%),不同血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1份RhD阴性献血者抗原表型分布特征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不同抗原表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新乡地区2010年1月-2015年3月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及RhD阴性表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方案,同时完善了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型档案库,为临床用血者提供RhD表型相合的血液,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
作者:孟毓;岳献荣;曹珺;秦小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层次护生在实习后期心理体验,为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焦点小组访谈法,抽取在南京市中医院实习8个月的护生50人,其中大专31人、本科19人,分成2组进行访谈,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不同层次护生在实习后期均存在较大压力但侧重点不同。结论临床教师应根据需求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缓解实习压力。
作者:徐静;陈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货币资金监督与管理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职工薪酬支付涉及资金大、环节多、风险高,因而成为医院内部控制资金风险防范A级防控点。本着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管理漏洞,确保资金安全,保障职工的利益,本文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基础,探讨医院职工薪酬支付的内控及风险防御。
作者:白雪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该院手术室接诊的140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并抽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1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期间对其进行感染控制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对层流手术室的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药物咨询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该院未开展临床药物咨询工作前临床用药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该院开展临床药物咨询工作后临床用药情况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用药的合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几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用药差错几率、患者对诊疗服务满意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可有效提高院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占据了主要地位。以人管理而不以制度管理,科室之间协调不力以及过分地追求利益等弊病在我国的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的根本,影响着医院决策执行与未来发展。如何合理地选任科室主任以及对科室主任领导班子的建设都是提高临床科室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作者:杨松;张士兵;周晶;祁子欣;马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急救医疗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急救设备、急救药物和医患纠纷发生情况;采用意见箱调查的方法调查家属意见。结果该院目前急诊科运行良好,各方面仪器设备较为齐全,但仪器设备多为基础配备,且较为陈旧。病人家属反映良好。结论针对目前的问题,找到相应对策,提高急诊急救的医疗质量。
作者:李继志;曾祥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大限度的减少血液报废,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方法统计分析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观察各检测项目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如加强血液采集前的献血者征询、严格血液采集前的筛查、增加检测项目等。结果通过采取以上的措施后,到2014年,检验总不合格数字由前4年平均为2127例,降至2014年的1228例,在总采血量基本相同情况下,报废数量净减少699例,效果比较明显。结论有效的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从而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滕平;韦丽娟;谢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营养科护士工作积极性并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的意义。方法抽取6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营养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传统的管理办法,而观察组护理人员则采取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在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应用到营养科护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和工作能力,预防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衣瑞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31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探讨对象,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的关系。结果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血管通路、标本采集、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欠缺及违反相关制度等,占比分别为35.5%(11/31)、22.6%(7/31)、22.6%(7/31)、19.3%(6/31)。导致3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中,共有23例次为<3年护理经验,占比为74.2%。结论不断提高该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责任心及护理技能,进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构建该院和谐医患关系夯实基础。
作者:王瑞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对现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状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并指出提高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及自我操作能力的措施,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终转变为自律行为。详细介绍并教会患者使用《食品交换表》,熟练制定食谱,提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常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妇科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阴道炎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2.5%,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2.5%,满意度为77.5%,两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妇科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魏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选取956例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等,统计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等情况。结果8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占9.1%,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联合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化疗药物、侵入性操作,都是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7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分离出52株病原菌,占59.77%,其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10株,占19.23%。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赵淑美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