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
笔者近十年来,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碱作穴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3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疾患合并盆腔器官膨出经腹1次完成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4~2008年3月我们将病例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均患有生殖器疾患,经腹行子宫附件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20例腹式子宫附件切除加阴式阴道前后壁修补.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87~120分钟, 平均为95分钟;出血量为135~160mL,平均为148mL;对照组为125~160分钟, 平均141分钟;出血量250~365mlL, 平均为29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时间短.结论 开腹直视下手术操作解剖关系清楚, 操作简化, 较阴式手术难度小, 创伤小, 不易损伤周围脏器, 且血管结扎、韧带悬吊牢靠, 意外情况发生少, 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凤臻;卢萍;孙玉娥;任瑞莲;张法香;毛淑霞;管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结合急诊科特点,制定了护士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和标准,成立科室考核小组,形成了三级考核结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过对护士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态度的量化考核,经实施,效果明显;认为对这三项量化考核,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了护理质量,实现了急诊科护理队伍的科学化管理.
作者:张有琼;龚存玉;张华芬;扬粉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学校教育中,实验教学活动是指与课堂讲授相区别的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
作者:卓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 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让检验人员经常性、制度化地深入临床科室,主动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充分发挥在临床诊治中的积极作用;临床医生也应走进实验室倾听实验室的声音,充分认识实验室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结论 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在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确保分析前检验标本的质量.结论 通过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实现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苏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与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波姆光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治愈率: LEEP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与波姆光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乳头型宫颈糜烂LEEP治愈率为93.75%,波姆光治愈率仅为68.7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阴道排液量多者,LEEP占18.33%,波姆光占66.00%,阴道排液量少者LEEP占58.33%,波姆光占11.66%,两者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LEEP治疗子宫颈糜烂尤其乳头型糜烂优于波姆光.
作者:韩靖;赵明玉;王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正越来越普及.而相应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也逐渐成熟.本文回顾了2000年7月-2007年7月间,45例8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硬膜外麻醉,力图对其中的经验教训作概括性的总结.
作者: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在新形势下的基层医院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要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从管理上进行改革和探索.1 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作者:朱红梅;李双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探讨以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这种形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使高血压患者对危险因素知晓率、经常运动率、规则服药率,高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吸烟率、饮酒率降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以便于我们总结和探讨此类慢性病的管理方法,使医务人员更好的指导患者掌握和控制此类慢性病的技能和方法,终达到健康的目的 .
作者:王茜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围产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年剖宫产病例1024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各项相关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了明显改变,第一时间段剖宫产指征与妊娠合并症,难产为主,第三时间段与社会因素和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脐绕颈为主,行剖宫产的比例增高,围生儿死亡率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趋于稳定.结论 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的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饶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43 ~65 ,病死率为15 ~25 ,致残率高,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
作者:朱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它严重影响了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是近年来临床十分关注的疾病,众多的研究表明,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失调有关.
作者:李烈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百年来,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保护人类健康,推动医学进步和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生命.目前,在临床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同时也成为一些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作者:董向东;姚富柱;杨通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999年我院购进一台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200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我经过总结及咨询仪器维修工程师,对仪器的常见故障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排出这些故障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作者:马立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近我国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达0.77%,80岁以人患病率达7.5%,并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对住院患者进行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使大家对基层医院房颤治疗现状有所了解.
作者:于长宏;刘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手术病人麻醉前降压幅度与麻醉中血压波动问题.方法 术前不停用降压药且调整药量,使术前血压控制在170/100mmHg以下.结果 本组68例患者麻醉中发生低血压9例占13%,发生高血压6例占9%,术后发生脑栓塞2例占3%.其余患者术中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术前控制降压幅度是术中维持血压平稳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严重高血压患者术前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不超过患者基础血压的25%为宜.
作者:张国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方法.方法 是分析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漏诊的关键,确诊后通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及酮替芬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艳红;李东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发热4天伴乏力于2007年5月4日入院,既往,2006年12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甲亢,坚持服用他巴唑片10mg每天3次(未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甲功),查体:T:40. 0℃,P:98次/分,R:20次/ 分,Bp:140/70mmHg.
作者:李川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性,40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2天就诊.体检120/ 80mmHg.心率200次/min,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 1)示:心率202次/min,R-R间期规整,P波与前-T波融合,QRS时间0.66s, Q-T间期0.26s.QRS波群振幅呈高低交替性变化,同时伴有ST-T电交替,以V2~V5导联明显.
作者:张云华;傅慧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持续性宫外孕之疗效.方法 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给予米非司酮100mg,每 12小时一次共5天,氨甲喋呤50mg,隔日肌注共3次,四氢叶酸钙6mg应用氨甲喋呤12小时后肌注,共3次.疗程结束后复查血β-HCG, B超,血常规,每3~5日一次,严密监测血压,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13例病人血β-HCG均下降至正常,无一例行二次手术.结论 两药结合,治愈率高,是持续性宫外孕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