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胚胎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比较研究

郭艺红;乔玉环;孙莹璞;苏迎春;辛志敏;金海霞;张轶乐

关键词:17β雌二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控制性超排卵, 激素替代治疗, 卵巢早衰
摘要:目的 探讨超排卵(Super-ovulation)﹑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HRT)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胚胎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人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中心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行IVF-ET的不孕妇女分为3组:超排卵组、控制性超排卵组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按我中心常规方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ASA)检测ET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各组IVF-ET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同期COH组超排卵药物总剂量和获卵数分别为(30.12±10.18)支和(10.35±2.01)个,明显高于超排卵组(8.21±4.19)支和(5.05±3.11)个(P<0.05);COH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19%和34.55%,明显低于HRT组(34. 9,52.38%)和超排卵组(32.43%,50%)(P<0.05).COH组ET日E2水平(825.24±558.95 pg/mL),明显高于超排卵组(395.8±287.27pg/mL)及HRT组(407.72±123.76pg/mL) (P<0.05).COH组P水平(109.31±82.61 ng/mL)明显高于HRT组(62.63±31.54 ng/mL) (P<0.05),而与超排卵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COH组E2/P比值(8.34±1.76)明显高于超排卵组(4.51±2.32)及HRT 组(5.96±3.87) (P<0.05).结论 COH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低于HRT组和超排卵组.COH组超生理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影响人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患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的起因及对策.方法 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建立护患沟通体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结论 大限度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 总结经验,从中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郁海燕;焦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降压问题与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手术病人麻醉前降压幅度与麻醉中血压波动问题.方法 术前不停用降压药且调整药量,使术前血压控制在170/100mmHg以下.结果 本组68例患者麻醉中发生低血压9例占13%,发生高血压6例占9%,术后发生脑栓塞2例占3%.其余患者术中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术前控制降压幅度是术中维持血压平稳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严重高血压患者术前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不超过患者基础血压的25%为宜.

    作者:张国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咬合垂直距离发全口义齿确定发音的方法

    全口义齿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的方法在临床上已有许多报道.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类:①形态学法或机械学法:是以头面部解剖形态测定咬合垂直距离,包括拔牙前记录,X线投影测量及面部测量.

    作者: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T-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疗效均显著,齐拉西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少,且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对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明显优于奋乃静.

    作者:蒋泽宇;劳永志;叶碧瑜;徐昌武;苗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45例房颤患者病因及治疗临床分析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近我国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达0.77%,80岁以人患病率达7.5%,并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对住院患者进行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使大家对基层医院房颤治疗现状有所了解.

    作者:于长宏;刘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及糖耐量异常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及糖耐量异常(IGT)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250名,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即对照组),各组分别检测血脂及糖耐量试验,然后分析两组与血脂水平及糖耐量异常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24.8%. 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及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血脂升高和糖耐量异常可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作者:曹彦敏;张洁芳;刘东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护士差错事故发生原因的探讨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各医院在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方面,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使各类差错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仍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现仅我院近几年发生的差错事故和对发生护理差错和事故的成因作了认真的探源,从而找出了有一定规律性的因素和矫正的方法,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原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CBP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或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愈12例、死亡2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耐受性好,副作用极少,疗效佳.

    作者:彭吉军;符政远;邓英;蒋建勇;胡文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 总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对3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并配转移因子注射液,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通过治疗,有效率达96.6%,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罗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动态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解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 将天使牌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电脑控制,开机工作30min 后,自动进入停15min,开15min的循环程序,直至消毒结束关机,消毒后30min(亦即人员进入手术室做准备阶段),分别对于室内四角和中央共5个部位距地面1米高处,用平板沉降5min,置38℃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计算空气中细菌总数及消亡情况,与紫外线灯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用该机消毒30min,可使空气细菌总数消亡率达94.72%,在手术及实验室中用该机每隔15min消毒15min,可控制空气细菌总数<200cfu/m3,用紫外线灯消毒30min,可使空气细菌总数减少93.70%.结论 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优于紫外线灯消毒.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我院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简称ADR)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也正在建立、健全ADR监测报告制度.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损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月88例外伤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行脾切除术,31例行保脾手术,5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死亡6例.结论 脾损伤应以临床为主早诊断,及早手术;根据脾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手术以及手术方式.

    作者: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目的 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 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让检验人员经常性、制度化地深入临床科室,主动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充分发挥在临床诊治中的积极作用;临床医生也应走进实验室倾听实验室的声音,充分认识实验室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结论 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在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确保分析前检验标本的质量.结论 通过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实现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苏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神经科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2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焦虑得分明显增高(P<0.01)、且受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出入、职业的影响较大.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群差,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秀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 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西酞普兰治疗第1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总分下降明显(P<0.05),第2周末总分下降更明显(P<0.01),副反应量表治疗前后量分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卒中所致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作者:安乐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云南香格里拉县人群RBC及HGB医学参考范围研究

    目的 制定云南香格里拉县人群RBC及HGB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 根据随机化原则,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男性RBC 4.31~6.54×1012/L HGB 130~206g/L;女性RBC 4.15~5.66×1012/L HGB124~174g/L.结论 香格里拉县人群RBC及HGB医学参考范围可用于本地区人群的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体检等医疗卫生实践.

    作者:周顺新;王朱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性宫外孕1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持续性宫外孕之疗效.方法 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给予米非司酮100mg,每 12小时一次共5天,氨甲喋呤50mg,隔日肌注共3次,四氢叶酸钙6mg应用氨甲喋呤12小时后肌注,共3次.疗程结束后复查血β-HCG, B超,血常规,每3~5日一次,严密监测血压,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13例病人血β-HCG均下降至正常,无一例行二次手术.结论 两药结合,治愈率高,是持续性宫外孕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ACL200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与排除

    1999年我院购进一台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200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我经过总结及咨询仪器维修工程师,对仪器的常见故障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排出这些故障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作者:马立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愈肺痨夜晚高热1例体会

    患者刘某,男,72岁,因咳嗽2周到我院就诊.经胸部拍片及痰培养后确诊为肺结核,予以异烟井、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

    作者:袁兴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QRS-ST-T波群电交替1例

    患者女性,40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2天就诊.体检120/ 80mmHg.心率200次/min,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 1)示:心率202次/min,R-R间期规整,P波与前-T波融合,QRS时间0.66s, Q-T间期0.26s.QRS波群振幅呈高低交替性变化,同时伴有ST-T电交替,以V2~V5导联明显.

    作者:张云华;傅慧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