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白芨心得

孙国岗;吴冬群

关键词:白芨
摘要:我在临床上,应用白芨配伍其他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咳血等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白芨配三七,结肠溃疡得治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采用关节松动术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结果 60例中痊愈32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6%.

    作者:张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简述中西药结合必要性

    中药与西药结合就是要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汇贯通,推陈出新.下边就中药与西药结合谈点粗浅认识.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45例回顾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正越来越普及.而相应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也逐渐成熟.本文回顾了2000年7月-2007年7月间,45例8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硬膜外麻醉,力图对其中的经验教训作概括性的总结.

    作者: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低密度脂蛋白计算值与测定值的比较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分析指标之一.

    作者:于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胚胎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超排卵(Super-ovulation)﹑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HRT)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胚胎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人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中心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行IVF-ET的不孕妇女分为3组:超排卵组、控制性超排卵组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按我中心常规方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ASA)检测ET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各组IVF-ET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同期COH组超排卵药物总剂量和获卵数分别为(30.12±10.18)支和(10.35±2.01)个,明显高于超排卵组(8.21±4.19)支和(5.05±3.11)个(P<0.05);COH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19%和34.55%,明显低于HRT组(34. 9,52.38%)和超排卵组(32.43%,50%)(P<0.05).COH组ET日E2水平(825.24±558.95 pg/mL),明显高于超排卵组(395.8±287.27pg/mL)及HRT组(407.72±123.76pg/mL) (P<0.05).COH组P水平(109.31±82.61 ng/mL)明显高于HRT组(62.63±31.54 ng/mL) (P<0.05),而与超排卵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COH组E2/P比值(8.34±1.76)明显高于超排卵组(4.51±2.32)及HRT 组(5.96±3.87) (P<0.05).结论 COH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低于HRT组和超排卵组.COH组超生理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影响人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郭艺红;乔玉环;孙莹璞;苏迎春;辛志敏;金海霞;张轶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嵌段共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 对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组成及载药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作出简要综述.

    作者:高艳;王亚林;周雪梅;赵微;宋阳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与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效果的对比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与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波姆光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治愈率: LEEP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与波姆光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乳头型宫颈糜烂LEEP治愈率为93.75%,波姆光治愈率仅为68.7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阴道排液量多者,LEEP占18.33%,波姆光占66.00%,阴道排液量少者LEEP占58.33%,波姆光占11.66%,两者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LEEP治疗子宫颈糜烂尤其乳头型糜烂优于波姆光.

    作者:韩靖;赵明玉;王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性宫外孕1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持续性宫外孕之疗效.方法 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给予米非司酮100mg,每 12小时一次共5天,氨甲喋呤50mg,隔日肌注共3次,四氢叶酸钙6mg应用氨甲喋呤12小时后肌注,共3次.疗程结束后复查血β-HCG, B超,血常规,每3~5日一次,严密监测血压,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13例病人血β-HCG均下降至正常,无一例行二次手术.结论 两药结合,治愈率高,是持续性宫外孕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二组均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1mL/kg.次,加生理盐水至50ml,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5~7天;对照组予常规雾化:地塞米松针5mg/次,硫酸庆大霉素针4万u/次,α–糜蛋白酶针5 mg/次,加生理盐水50ml,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5~7天.结果 治疗组退热、止咳、肺部细湿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P<0.01);治疗期间出现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情况,两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一周后,胸正位片点或片絮状阴影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卫霞;杨菊萍;高亮;牛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使用复方聚乙二醇与甘露醇作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清肠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从而验证评价此二种准备方法的优劣.方法 对80例服用复方聚乙二醇口服溶液(A组)及80例甘露醇(B组)作为结肠镜前准备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整体肠道准备质量,不良反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 A组结肠准备的有效率为92.50%(74/80),A组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复方聚乙二醇口服溶液用于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其效果优于做为常规使用甘露醇清肠的方法.

    作者:朱爱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的起因及对策.方法 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建立护患沟通体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结论 大限度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 总结经验,从中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郁海燕;焦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26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26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断与救治等.结果 从22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得出积极诊断,及时处置各种危急情况的经验和误治误诊导致的后果.

    作者:王明生;邱梅英;林旭;林为泗;黄锋庆;陈凯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神经科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2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焦虑得分明显增高(P<0.01)、且受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出入、职业的影响较大.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群差,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秀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T-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疗效均显著,齐拉西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少,且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对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明显优于奋乃静.

    作者:蒋泽宇;劳永志;叶碧瑜;徐昌武;苗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43 ~65 ,病死率为15 ~25 ,致残率高,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

    作者:朱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发热4天伴乏力于2007年5月4日入院,既往,2006年12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甲亢,坚持服用他巴唑片10mg每天3次(未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甲功),查体:T:40. 0℃,P:98次/分,R:20次/ 分,Bp:140/70mmHg.

    作者:李川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由肠道血管畸形形成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而经肠道血管照影诊断为肠道血管畸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病例具有相类似的临床症:反复发作的可自行停止的柏油样或暗红色便及相应的缺铁性贫血性症状;(2)均为中老年患者;(3)血管造影所示血管畸形好发于回盲部及升结肠,其次为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4)行右半结肠切除righthemicolon resection6例,右半结肠及部分空肠切除2例.回肠及空肠部分切除2例,回盲部分切除2例,回肠部分及乙状结肠切除1例.随访:8例痊愈.2例仍有间歇性便血,但症状明显减轻,内科保守治疗.2例死于心脏病.结论 (1)肠道血管畸形是导致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重要原因之一;(2)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征性,病变细微及诊断手段局限,本病易被误诊及漏诊;(3)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本病的佳方法(非出血期,可见异常血管,出血期间可见造影剂外溢);(4)外科手术为本病治疗的首选,术前、术中定位准确是确保手术彻底性的关键.

    作者:宋海湖;张宇澄;徐传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进而了解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9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RP.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CR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相关,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

    作者:易艳辉;杨松林;赵顺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新形式下的中专英语口语教学

    对于英语护理这一特殊专业即将走出国门从事护理行业的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必要而迫切的,这一能力的提高,应分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

    作者:穆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45例房颤患者病因及治疗临床分析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近我国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达0.77%,80岁以人患病率达7.5%,并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对住院患者进行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使大家对基层医院房颤治疗现状有所了解.

    作者:于长宏;刘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