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目的 观察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6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的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阎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通过总结我院5年来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如何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提高报告质量方面,发挥全院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不仅增加报告数量,同时也提高报告质量.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建立与人员的培训,使全院医药护人员感到人人有责,有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加强业务学习,有效地开展临床用药监护护士参加ADR监测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许多工作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观察有无ADR发生,认真填写ADR报告表,4.3通过几年工作,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护士在这项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通过ADR信息资料,进一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在提高自身临床用药监护水平的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章六滨;赵启春;孙宏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原发性外斜视是斜视中常见类型,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取首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治疗原发性外斜视,简化手术目的,不但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部分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减少了手术难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瑞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苯海拉明麻黄碱滴鼻液的处方改进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以盐酸苯海拉明,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为主药,配制成滴鼻剂,并考察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结果 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麻黄碱总量、呋喃西林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0%、100.30%,RSD分别为0.15%、0.07%;放置180 d其性状,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96.26%.结论 处方改进后的制剂组方科学合理,配制工艺简便,质量易控和性质稳定,经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方;常惠礼;李爱光;朱卫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2表达的影响.目的:采用灌服并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复合感染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目的 制成大鼠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 <0.01);柴芩肾安方组大鼠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 <0.01).结论:柴芩肾安方能够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延缓IgAN肾脏病变的慢性进展.
作者:王红婷;刘育军;赵燕俐;彭文;王云满;付文成;王浩;黄文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科于2004年1月--2007年8月,应用立其丁、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联全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39例,与单独用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石玉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目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目的 ,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练习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 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廖希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百分之三到五.多有间接暴力引起,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程度,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作者:郑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目的 选择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30例应用丹参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两组均每日1次,共15天,观察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 ),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高桂云;崔静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目的 对49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下肢动脉病变中,糖尿病患者35例,显示血管内中膜增厚、毛糙,腔内粥样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彩色充盈缺损,阳性率为70%;下肢动脉重度粥样硬化10例,动脉腔内多发性粥样斑块,CDFI示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脉管炎4例,动脉内中膜增厚粗糙、迂曲,CDFI示血流束变细.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疾病的检查,临床证明是无创的检测手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2],已得到临床的肯定.
作者:王兆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GSS(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目的 采用GSS复位固定加植骨16例.结果 本组随访3-20个月,复位后受伤椎骨的高度恢复正常,无脊椎侧弯后凸畸形,无植入物松动、退钉等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GSS能有效重建脊椎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目的 简单可靠,固定牢固.
作者:李成民;康保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生脉方出自<内外伤辨感论>,为益气复脉著名方剂.近年,生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将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作如下报道.
作者:李秀玲;郭曙军;杜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创伤,发病率高,复合伤严重,往往危及病人生命,其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除了急诊抢救患者生命外,对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杨新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的 4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每日一次,观察3个月,对服药前后的血压、心率、血尿素氮、肌酐、尿酸、钠、钾及尿蛋白定量等指数作对比分析.结果:服非洛地平缓释片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血尿素氮、肌酐下降显著(P<0.05).而心率、尿酸、钠、钾等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且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加强了对青年卒中的研究.文章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生化特性及其与青年卒中的关系方面阐述了高同型半胱氨血症是青年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目的 及疗效.目的 对22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关节腔持续冲洗引流,早期渐进性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2例急性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
作者:周朝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经我院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115例,超声诊断96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48%. 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定有较高特异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桂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密集针灸加温及 TDP(红外线)照射治疗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疗法.目的:选择软组织损伤腰部以下患者118例,平均病程5.5个月,男性56例,女性62例,分为二组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密集型针灸(碱灸针、银质针 )加温及TDP照射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经典针刺及TDP照射治疗;二组均为腰骶部、髂脊部、臀部、膝腿部患者.结果 观察组经过3-6次治疗,有效率达95%,对照组经7-10次治疗,有效率达63.78%.结论 密集型针灸及TDP(红外线)照射治疗有缓解疼痛,修复损伤组织,其疗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等特点.
作者:罗永雄;申爱群;罗建远;罗青;夏汉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 目的 对6例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 6例输尿管损伤中,医源性损伤2例,外伤性损伤4例;手术治疗5例,逆行输尿管双丁管引流通1例治疗效果好. 结论 B超检查简单易行,结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及逆行插管造影,术中会诊多能确诊,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朱红梅;李双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以中医辨证论治目的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目的 50例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于发作和缓解期及所属中医证型不同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治疗.结果 显效14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86%.结论 辨证分型论治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王鸿途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