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燕;蒋兴家;欧巧玲;唐妍妍
糖尿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为了加强高校教职工对糖尿病的客观认识,掌握糖尿病的发展趋势,笔者对1987-2000年间东北电力大学教职工糖尿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消化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由此而得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易复发性疾病,长期的溃疡能导致胃穿孔和胃癌发生率增高,不合理的用药和不规范护理是溃疡治疗不彻底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对5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复发次数,避免并发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秀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锁定接骨板对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胫腓骨骨折,采用镇定接骨板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3例,并有25例骨折病人进行了6~18个月随访.分析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结果 所有骨折患者中愈合优为19例,良3例,中3例,差0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有1例出现近端锁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镇定接骨板弯曲及断裂,未出现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无术后感染.结论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骨折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超群;杨长远;满维银;陈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为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将本院几年来,年龄≥60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2例,与同期住院<60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4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田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反复发作性疼痛,常伴有吞酸、嗳气、嘈杂、呕吐等症状的病证,如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均属本病范畴.胃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但病愈后如调护不当易复发,这是由于本病的发作是病邪犯胃、外感寒邪、过食生冷、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或食滞不化、忧思恼怒、劳倦过度等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和吸收所致.作者试以下三方面分析如下.
作者:高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进步,剖宫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更新,剖宫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它解决了一些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了围生期母婴死亡率,但是它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剖宫产率,虽然它改善了母婴的预后,但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生理性的分娩方式,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盲目提高剖宫产率,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反而会使其增加,故盲目以为剖宫产是解决产科困难分娩的好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更何况剖宫产术后有诸多并发症,对产儿均有一定危害.本文就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做一讨论.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独立.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术后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及时、准确、系统的功能训练指导,髋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淑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临床上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较多,而呼衰又常累及其他重要脏器,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护理人员若能够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控制呼衰的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各器官的功能及各种防御功能就随之下降,易受致病因素侵袭.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情志调护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笔者仅就老年患者情志调护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做一探讨.
作者:于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销售全额与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2003~2006年我院常用12种抗抑郁药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所收集有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且在所有查证资料中均属于临床首选药物之一.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制药企业应加快开发国产药品,以满足患者需要并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李卫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从2005年10月~2007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PFNA组:6例,DHS组:20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 PFNA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作者:李志明;张志刚;邢勇;纪春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预防的主导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即:防蚊、灭蚊和消灭蚊子滋生地.如果防不胜防的话,可给易感人群在流行前1个月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由此可见,乙脑的预防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
作者:吕永生;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研究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进行综合防治,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非常必要.本文就56例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常用的常规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存在一针成功率不足.因此针对血管不同状况和部位,而采取的进针角度也应因人、因机体当时状况而异.作者对多年住院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实施静脉输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波;王岩;张晖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科常见病之一,本文收集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探讨其临床特点.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20例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60~93岁,平均71.4±9.98岁.并取同期住院14~40岁哮喘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33例,平均年龄33±7.1岁.1.2 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选取患者.哮喘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符合GINA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的首发年龄,临床特点,并进行比较.
作者:刘德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对32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硬化剂或套扎治疗紧急止血成功的患者经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 30例完成肠内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好,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将护理程序贯穿于肠内营养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能够使鼻肠管的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祝桂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老年人由于各种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与青壮年有很大差异,许多疾病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老年人往往一人多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很常见,通常都用3~4种药,也有用10余种的并非少见.
作者:高锦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眶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7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眶内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及时的治疗的护理,全部达到功能恢复;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眶内并发症的护理中,掌握其发病机理,制订护理对策,是达到理想功能恢复目的 的有效措施.
作者:高延荣;吕德华;董秋华;翟民;冯金秀;曹东梅;王颖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8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抢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 74例心衰迅速纠正,死亡6例:室颤2例,心源性休克2例,顽固性心衰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可反复发作,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杜正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眼科患者显著的临床特点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视力障碍,并由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眼科病种、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较多,护理技术复杂,因而眼科护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结合我科患者临床特征谈谈护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艳;姜凤云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