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结肠镜在诊断回肠末段疾病中的应用

杨曙红;罗春丽;刘惠萍;刘晓兰;李晓芸

关键词:结肠镜, 诊断, 回肠末段疾病
摘要:小肠疾病由于起病隐匿,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且胶囊内镜和小肠镜使用的局限性使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我们用结肠镜观察560例患者回肠末段粘膜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10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异位妊娠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对异位船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2001至2007年在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15例病例,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异位妊娠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不典型异位妊娠认识不够.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前未做B超检查,术后未将组织送病检.③尿HCG假阴性.

    作者:陈砚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比较分析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0°再进针1~2mm后,退针芯3~4mm再持外套管连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氟度继续沿血管前行约10mm后将针芯退至外套管根部并固定,再单送外套管入血管.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验组方法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送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腹胃上部癌手术方法改进探讨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路径、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5年普外科73例胃上部癌惠者,术中行胃大弯侧非肿瘤浸润区剪裁、缝合成管状与食管残端行端佣吻合及幽门成形术.结果 经腹路径在缩短手术时前,减少手术创伤、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该术式除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外,无手术死亡病倒发生.结论 该术式减少了全胃切除的复杂性.73例胃上部癌患者手术切除率100%,其中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63例(86.30%),姑息性切除10(13.70%);随访3年生存率38.71%,5年生存率33.87%.

    作者:张崇耘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675例女性不孕不育病因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淄博市不孕不育患者经医学鉴定后的病因分布和患病率,分析其致病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提供第一手可靠的资料,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 据WHO不孕的定义,以1998至2003年连续6年政策允许的参加不孕不育医学鉴定的1675例女性样本为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原发不孕不育969例,占发病人数的(鉴定人数)57.85%;继发不孕不育706倒,占发病人数的42.1 5%.结论 不孕不育患病25~34岁占多数,这一阶段又是受孕机会高峰,但去正规医院就诊率偏低,应加强宣传,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生育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郑树民;翟桂霞;韩玉;张璐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护理活动中常见缺陷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士是执行医嘱的直接行为人,全部护理活动均在患者监督之下进行.各种护理文件记录是护士完成护理活动情况的客观凭据,它是医护人员积累经验的资料,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时院方承担举证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分析和探讨护理活动中的缺陷因素,做好防范工作,旨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张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康复新液治疗挫裂伤创面临床疗效观察

    四肢挫裂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应用康复新液在挫裂伤创面上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文为2004至2008年我院骨科住院部随机选择无明显其他疾患的四肢挫裂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致伤原因:均为车祸87例.伤及前臂及大腿65例,小腿部2例,创面面积12cm×14cm~20cm×28cm.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23~30岁;对照组为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2~30岁.

    作者:温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近6年同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62例,62例患者均用甲基强的松龙80mg 2次/d或40mg 4次/d静脉注射,5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以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等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8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血氧分压均有提高.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高艳;白金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慢性盆腔炎宫颈旁注射结合热疗疗效观察

    目的 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探索一种见效快、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选择127例慢性盆腔炙患者,采用宫颈旁注射结合红外线热疗,统一标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12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经宫颈旁注射结合红外线热疗总有效率100%,5年随访复发率12.60%.结论 宫颈旁注射结合红外线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好方法,是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的.

    作者:王伟;李翠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康复新液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康复新液对促进肛瘩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对72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分2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显示,康复新液组较对照组,在缩短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赵鹏飞;邵伟华;何永恒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60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心情,置胃管持续或间断引流减压,加强营养,重者给予少量多次输血,白蛋白等,同时服用胃动力药物.结果 只要术前术后的按要求处置,即可减少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

    作者:付金书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积累,分析病因,采用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患者的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结论 及时根据患者的早期症状及临床表现作出早期判断,并做好相应的抢救,护理准备,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作者:尹红霞;孙艳秋;赵淑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药物流产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于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96例早孕患者,从孕囊大小,有无分娩史,孕妇年龄3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与药流成功率的关系.结果 孕囊直径>2.5cm,有分娩史,年龄>35岁的女性,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 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受孕囊大小,既往分娩史,年龄因素的影响.

    作者:徐健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尼麦角林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搪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法 DPN50倒随机分为治疗纽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生理盐水250mL,尼麦角林8mg,甲钴胺(弥可保)1.5mg静注.1次/d,15次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外周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参20mL,弥可保0.5mg静注,1次/d,15次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下肢多普勒血流速度及血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弥可保治疗DPN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阁;雷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3种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组合式减创减痛人流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流产对女性造成的痛苦愈来愈受到医患的关注,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我院分别于2003年开展无痛人流(异丙酚辅助芬太尼静脉全麻人流术),于2008年4月开展无痛组合式减创减痛人流组合式减创减痛人流(双氯芬酸钠栓肛塞局麻).

    作者:宋黎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对急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辅助心理护理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7例急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常规护理),分别收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焦虑指数及疗效,行2组资料组间比较.结果 干预组焦虑及疗效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急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戢艳琼;包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康复新液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口腔黏膜溃疡1例

    患者男,29岁.发热5d,全身起皮疹1 d.结合临床特点,皮肤组织病理、化验室检查诊断为重症型多形红斑-黏膜溃疡、肝损伤、双眼结膜炎,在综合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溃疡,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占学;李元文;张丰川;孔宇虹;李纬;王京军;姜颖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MRI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SIEMENS MAGNETOM Avanto syngo MR 1.5T常规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对膀胱壁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寻求膀胱常规扫描及排除膀胱壁增生性病变的优秀序列.方法 对38例患者使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syngo MR 1.5T扫描,通过TlWl,丁2M,脂肪抑制和直接增强扫描,以及膀胱充盈及排空像的扫描在MRI上的显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8例行膀胱MRI检查的惠者,发现膀胱壁病灶34例,发现率为89.47%,病灶显示更具有对比性和鉴别性.结论 用西门子仪的脂肪抑制序列平扫加增强,可以很容易发现膀胱壁增生性病灶,在盆腔脂肪组织很少的情况下,脂肪抑制技术在膀胱增生性病变诊断中,较MPI常规序列、CT、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更具有临床诊断定性价值.

    作者:曹家龙;陈任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通过分析目前社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社区护理工作者和社区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健全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作者:尹世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61例中90d内发生各种严重血管事件10例(18.4%).其中DWI异常者发生率为50%(8/16),正常者发生率为4.7%(2/43).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与预后存在相关性(0R值为7.6,P<0.05).结论 DWI异常、伴有糖尿病的TIA惠者预后置.DWI的结果对TIA预后的判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李书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多波长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黄斑水肿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多波长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黄斑水肿患者56例(82只眼),随访1年,效果满意.

    作者:刘隽;周洁;方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