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2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刘君;王琼;李力;郭建新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护理, 老年人
摘要:目的 通过对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疾病患者152例,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结果 152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通过围术期采取妥当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其早日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口鼻联合径路鼻内镜动力系统在儿童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附3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口鼻联合径路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对3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经口鼻联合径路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n-hypopnea syndrome,OSAHS)、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彻底,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咽后壁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腺样体无复发,张口呼吸、打鼾、鼻塞、脓涕、咳嗽、头痛、嗅觉下降、耳闷塞感等症状基本消失;OSAHS患儿术后低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n hypopnea index,AHI)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慢性鼻窦炎患儿术后纤毛鼻腔粘液纤毛传输时问(mucociliary transport time,MTT)较术前缩短(P<0.05);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顺利取出鼓室通气管,听力恢复正常.结论:经口鼻联合径路鼻内揪动力系统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能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梁伟英;甘嘉裕;党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化疗药物,对照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药前及化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治疗组客观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CD56+较化疗前降低,而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化疗前升高;治疗组化疗后CD3+、D4+、CD4+/CD8+、CD56+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疗效与化疗组相当,但临床受益率高,且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素芳;孟昭琳;常万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地震伤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本院收治的5.12汶川地震伤员的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其早日走出地震阴影,回归社会.方法 本院收治地震伤员41例,入院和出院时发放焦虑自评量表,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灾难心理护理救援服务.结果 地震伤员在心理护理救援服务前后出现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有明显改变,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重建自我形象、疾病的转归和愈合、早日回归于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邱英;蒋红梅;刘世玲;张霞;邓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士加强安全用药的做法和体会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1],而用药安全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张谢冬;王琼;贾仙群;扬玉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心理因素对妇科患者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策

    任何一个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而对于住院后的妇科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妇女是社会中的特殊的群体,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下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女性不仅要在内担任相夫教子的工作,在外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作者:曾超;王琼;贾仙群;周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152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疾病患者152例,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结果 152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通过围术期采取妥当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其早日康复.

    作者:刘君;王琼;李力;郭建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治疗的重要条件,特别对癌症患者更是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健康人患病后,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更为明显.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2 480例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在沙县地区的发病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480例就诊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沙县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主要以1、3、5阳性和1、4、5阳性为组合模式;抗HBs阳性占39.35%;两对半阴性者占30.73%.结论 沙县地区不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作者:陈火姬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浅谈社区医疗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社区医疗服务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大力推行社区医疗服务,是构建完善的城镇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随着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满足杜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卫生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本院自2004年6月在社区居委会开设社区医疗服务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1例宫外孕术后双侧臀部烫伤的教训

    宫外孕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项手术.术后因麻醉、手术的影响,若护理不当,易发生一些合并症或并发症.本科2007年12月发生1例宫外孕术后双侧臀部烫伤,现将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聂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

    目的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及危害性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为减少这些危险及危害因素,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对护理及健康人员的保护.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单手套针法,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留置针,成立配药中心,戴手套操作,勤洗手及加强心理护理,能降低职业损伤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从而减少职业暴露.

    作者:何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处方质量分析与干预手段

    目的 探讨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实时、有效干预的方法.方法 检索有关处方质量控制及干预手段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复杂多样,应综合各种方法 加以控制.进行处方分析可发现不合理用药的特点与具体表现,但是其干预较滞后,必须实时干预方能奏效.

    作者:陈海明;廖利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295例产妇胎膜破裂时间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胎膜破裂时同时产程的影响.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本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295倒产妇,按自然分娩(自然破膜时间在接近宫口开全时)活跃期破膜(宫口开大在3~8cm),潜伏期破膜,分析比较各组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活跃期分别为2.21±1.56,2.88±1.63,2.40±1.36,总产程时间为(7.66±2.63)h,(8.07±2.64)h,(9.39±2.90)h,三种活跃期无显著差异,总产程自然分娩人工破膜略短.结论 产妇破膜时间,无论是宫口接近开全时,活跃期还是潜伏期对产程影不大,故无指征时尽量不行常规破膜等待自然分娩.

    作者:陈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浅谈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与立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科研课题的管理过程中,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有效开展课题立项、推荐工作,建立一套科研课题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能够筛选出质量较高的课题.对科研管理及机构的整体科研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爽;秦戬;张璘;张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卵巢甲状腺肿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下腹疼痛10d,发现盆腔包块7d,于2008年2月26日入院.查:神清,精神可、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妇查:双附件区可触及一6cm×5cm包块,压痛阳性,活动可,边界清,囊性感.

    作者:窦花莲;周绍芳;吕鲜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经皮穿刺O3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初步体会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O3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O3盘内及椎间孔注射,辅以消炎镇痛液,配合术后3天甘露醇、她塞米松静脉滴注,必要时口服止痛药.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2例显效、1例有效.结论:经皮穿刺O3介入消融术可以作为LDH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仁毅;邓莉;谢红春;左正敏;葛兆;李仕勇;张宝金;沈维洵;黄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PICC导管用于肿瘤化疗不同疗程护理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PICC导管用于肿瘤化疗不同疗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25例,为Ⅰ组,第三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38例,为Ⅱ组,观察两纽穿刺置管次数、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以及是否发生静脉炎.结果 Ⅰ组平均操作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Ⅰ组静脉炎总发生率较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穿刺置管总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接受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陈星玲;李良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是威胁生育期妇女的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胡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PS治疗4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1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PS治疗后2h、6h、12h患儿动脉血PaO2升高、pH值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RR在治疗后2h逐渐降低,12h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PS能够显著提高NRDS疗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陵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胆道支架置入加192Ir内照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胆道支架置入加内照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疽.方法:5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再进行胆道支架内照射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在15天内黄疸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胆道支架置入加内照射可以有效的预防胆道支架内在狭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项技术成功实施护理配合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芸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