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华;蒋红梅;王琼;曾婷婷;李力
目的 提高临床对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诊治的自发性气胸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108例自发性气胸全部治愈(100%);继发性气胸52例,治愈50例(96.2%),死亡2例(3.8%).结论 特发性气胸以青壮年为主,症状轻,治疗效果好;继发性气胸以中老年居多,并发症多,诊断复杂,易漏诊与误诊.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妇科病人术前的心理状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妇科手术病人术前采用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睡眠障碍、对手术恐惧等状况.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根据焦虑不同的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论 护士应重视患者的思想、心理、情绪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姝;王琼;贾仙群;周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本文按随机分组方法 ,将21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以中药透入配合推拿、牵引治疗:对照组92例,以推拿、牵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平均治疗时间为9.7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平均治疗时问为14.4天,2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中药透入配合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优于仅用推拿、牵引治疗者,并可缩短疗程,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高新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剖宫产术后,由于宫缩,手术刺激、切口疼痛、麻醉药应用等诸多因素,致使胃肠功能受抑制,从而产生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以腹部胀满、胃脘疼痛、腹痛腹胀、便秘等为主要症状.
作者:邱海燕;蒋红梅;王贤华;文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1 基本情况东方市位海南省西部,总面积1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03568人,农业人口317223人,占总人口78.60%,少数民族68027人,占总人口16.86%,全市医疗保健机构22家,其中市级医疗保健机构4家(市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所).
作者:林小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尿是一种容易获得的检验材料,是受检者无害化检查方法,其组成的变化不仅能反映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病手段.
作者:薛俊太;邓翠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脑血管疾病是指一切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伤,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常见病,为中老年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陈丽娟;蒋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下腹疼痛10d,发现盆腔包块7d,于2008年2月26日入院.查:神清,精神可、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妇查:双附件区可触及一6cm×5cm包块,压痛阳性,活动可,边界清,囊性感.
作者:窦花莲;周绍芳;吕鲜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h膀胱有尿不能自行排出者.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而增加产妇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介绍了在临床工作中广大的护理工作者研究的几种处理方法 ,为了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多采用几种方法 联合应用来治疗尿潴留.
作者:王贤华;蒋红梅;王琼;曾婷婷;李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例一:患者秦某,34岁,因停经40天,要求药物流产来院,当日B超示宫内妊娠.即予米非司酮口服,早晨九点2片,晚九点1片,连服2日,第3日晨七点半口服米索前列醇,服后6小时未见胚胎排出,即予清富术,仍未刮出组织.
作者:徐绿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哮喘宁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确诊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用药组,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哮喘宁颗粒和西药联合治疗.通过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检测、总体有效率的计算,比较联合用药组和西药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给药7天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检测、总体有效率的计算等结果 都明显好于西药组.结论 哮喘宁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显优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朱康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颈内静脉以其血管粗大、距离心脏近、血流速度快,易于固定观察而成为深静脉穿刺插管的常用途径之一,适用于快速输血、输液、大剂量化疗.
作者:陈显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氛围之中,努力构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目标.
作者:李金;李祖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对于重度颈淋巴结结核佳治疗方案,提高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水平以及对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升高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我科住院治疗的11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后均经病理科确诊.摄胸片:大部分有肺结核,或曾经有肺结核病史,3例除外.结果:11例患者均治愈,但其中严重的一例术后9个月又发现了结核性胸膜炎,经再住院治疗后也痊愈.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一旦形成寒性脓肿或多发性脓肿及瘘道必须通过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才能痊愈,单一的药物治疗不但疗效差,而且疗程长.
作者:齐玉英;彭先梅;孟广成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心肌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随着医学检验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已多样化.本文综述了现阶段临床正广泛应用的和有广泛开展前景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并简述了心肌标志物应用原则.
作者:张术华;王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加深临床医师对Tolosa-Hunt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12例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结果 是一种以眼病为主合并Ⅱ、Ⅲ、Ⅳ、Ⅵ及Ⅵ,2颅神经损害的症侯群.具有眼球后部疼痛和眼球运动及感觉障碍,有复发性及时皮质类固醇高度敏感的特点.结论 THS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海绵窦及其附近非特异性炎症,推测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为探讨二次剪脐促使新生儿脐部残端脱落时问缩短,出血与感染的概率减少的临床观察.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48h后进行二次剪脐.结果 50例二次剪脐的新生儿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剪脐后未发生感染,明显缩短脐带脱落时间.结论 二次剪脐掌握好剪脐时机,加强日常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脐带残端脱落,减少脐部感染.
作者:罗小翠;蒋红梅;王贤华;张霞;邱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艾滋病是世界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一重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已造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亚洲大、世界人口多的国家,形式十分严峻.
作者:米热古丽·吾甫;努日古力·吾布尔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及结果 在CT灌注病例中,对13例肾癌及1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肾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分布特征、血流量(BF)及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有显著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肾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作者:李水连;王耿;张雄彪;余水全;肖格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常见,约占90%,其中第4~10肋骨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大部分单纯多发性肋骨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当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不稳定而发生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时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永成;刘俊清;白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