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和谐医院 共建和谐社会

李金;李祖美

关键词:法定义务, 法定权利, 医患关系, 和谐措施
摘要: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氛围之中,努力构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目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官发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有缠绵不断、易于复发的特点.给广大患者带来了身体、心理上的痛苦,还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

    作者:刘志群;王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指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阴道内正常菌群(乳酸杆菌等)减少,厌氧菌群(加德纳菌、嗜血杆菌等细菌)增加的临床症候群.

    作者:李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规范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的经验对策

    医院感染多数为病原体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性传播所导致[1],而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明芳;夏秋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临床分析(附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2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随访时间为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胺碘酮组显效率、有效率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阿曼古力·艾麦提;阿依孜木古力·吐尔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胆道支架置入加192Ir内照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胆道支架置入加内照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疽.方法:5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再进行胆道支架内照射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在15天内黄疸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胆道支架置入加内照射可以有效的预防胆道支架内在狭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项技术成功实施护理配合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芸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东方市妇幼卫生工作现状与对策

    1 基本情况东方市位海南省西部,总面积1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03568人,农业人口317223人,占总人口78.60%,少数民族68027人,占总人口16.86%,全市医疗保健机构22家,其中市级医疗保健机构4家(市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所).

    作者:林小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浅谈与失语病人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传递.护理人员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帮助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对护理工作中如何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失语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作了阐述,并对加强培养护士非语言沟通能力提出了相应措施.

    作者:李瑞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谱水平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与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熊高华;聂本刚;喻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指导分析

    目的 对乐山市11个区(县)所有产科单位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筛)巡回指导,建全新筛网络,规范新筛技术服务流程.方法 针对区(县)产科单位新筛现状和存在问题,成立领导小组,帮助建立规幸制度和技术规范.结果 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工作程序与操作流程.及时纠正,提高了新筛率,保障了新筛质量.结论 市级妇幼保健院对区(县)产科单位进行新筛实地指导很有必要.

    作者:江红霞;吴敏;余小雄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本文介绍58例70岁以上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结合老年人存在的合并症多,生理机能减退和对疾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适当手术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完善的麻醉机心肺功能监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秋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

    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

    作者:刘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脑血管疾病的高压氧康复治疗

    脑血管疾病是指一切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伤,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常见病,为中老年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陈丽娟;蒋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

    目的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及危害性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为减少这些危险及危害因素,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对护理及健康人员的保护.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单手套针法,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留置针,成立配药中心,戴手套操作,勤洗手及加强心理护理,能降低职业损伤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从而减少职业暴露.

    作者:何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是威胁生育期妇女的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胡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160例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对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诊治的自发性气胸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108例自发性气胸全部治愈(100%);继发性气胸52例,治愈50例(96.2%),死亡2例(3.8%).结论 特发性气胸以青壮年为主,症状轻,治疗效果好;继发性气胸以中老年居多,并发症多,诊断复杂,易漏诊与误诊.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进展和应用原则

    心肌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随着医学检验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已多样化.本文综述了现阶段临床正广泛应用的和有广泛开展前景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并简述了心肌标志物应用原则.

    作者:张术华;王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进展

    剖宫产术后,由于宫缩,手术刺激、切口疼痛、麻醉药应用等诸多因素,致使胃肠功能受抑制,从而产生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以腹部胀满、胃脘疼痛、腹痛腹胀、便秘等为主要症状.

    作者:邱海燕;蒋红梅;王贤华;文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颞叶脑挫裂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颞叶脑挫裂伤的CT影像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例颞叶脑挫裂伤裂伤的CT影像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结果 10例保守治疗成功,8例发生脑疝后开颅.4例术中脑膨出,术后5例合并大面积脑梗致死亡,余5例存活.16例因神志下降,侧裂池消失,环池受压或伴中线移位而早期手术,均存活.结论 颞叶脑挫裂伤后早期应严密观察,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 CT结果 示脑挫裂伤灶+血肿体积≥20mL以上,侧裂池消失,环池受压和(或)伴中线移位,患者烦躁明显加重或已昏迷即有手术指征,尽量在脑疝发生前采取手术减压挽救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充分,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陈祖名;陈辉庭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治疗肋骨骨折疗效的比较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常见,约占90%,其中第4~10肋骨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大部分单纯多发性肋骨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当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不稳定而发生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时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永成;刘俊清;白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PS治疗4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1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PS治疗后2h、6h、12h患儿动脉血PaO2升高、pH值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RR在治疗后2h逐渐降低,12h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PS能够显著提高NRDS疗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陵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