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刘育明;王融江
目的 通过对肇庆地区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调查,分析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设想和对策.方法 对2003至2007年肇庆地区血液采集量、成分分离量、各临床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地区的血液采集量近年来增长较大,成分血分离率逐年增加:红细胞分离率由40.1%增加到99.9%;临床成分输血率逐年增长,由93.5%增加到99.6%,全血使用逐年下降,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的使用增幅也比较大.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技水平的提高,血液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临床用血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有效供应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卢少芬;梁洁贞;梁丽华;梁伟英;仇严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胸积液中CA125、CEA、TBAb、LDH、GLU这5项指标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115例分3组,其中A组结核性渗出液54例,B组恶性渗出液32例,C组化脓性渗出液29例.同时进行CA125、CEA、TBAb、LDH、GLU 5项指标检测.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BAb(96.3%)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性和化脓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组LDH(1096±39.7 U/L)明显高于癌性(594±34.6U/L)和结核性(638±31.9U/L)胸腔积液组.化脓性胸腔积液组GLU(2.91±0.56mmol/L)低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胸腔积液组CEA(87.3±12.6ng/mL)和CA125(98.3±29.6)ng/L明显高于化脓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论 GLU和LDH联合检测是确诊化脓性胸腔积液的理想指标;CEA、CA125联合检测是确诊癌性胸腔积液是理想的指标;TBAb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和敏感性.
作者:谢荣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在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重点观察胃周有无转移淋巴结,并进行病理与术前超声对比观察.结果 超声其检出转移性淋巴结25例,检出率为62.5%(25/40),特异性为100%(25/25).并发现胃周淋巴结肿大直径≥1cm者的超声诊断率高于<1 cm者.结论 超声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检查无创,简便易行,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依据,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我院应用超声对40例胃癌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在术前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曾群英;王苑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方法 对1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 下壁AMI患者的心电图ST段压低I<avL和sT段抬高Ⅱ<Ⅲ以及合并右室心梗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脚(RCA)非ST段压低1<avL和非ST段抬高Ⅱ<Ⅲ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LC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观测值均较高.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的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有明显相关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立早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56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可拉明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贾羽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糖监测在颅脑损伤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结果 血糖升高组,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值.结论 临床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时地处理高血糖,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脑出血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本文通过对100例脑出血进行随机分组比较,观察健康指导对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日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西医联合用药,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局部的正确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病症迅速好转,以至痊愈.中西药结合抗真菌有着广阔的前景.当今社会市场繁荣,公共洗浴比比皆是,难免一些传染性皮肤病滋生和蔓延,防治和控制此病已刻不容缓,不容忽视.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此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曲彦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地塞米松联合封药对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 对118例急性根尖周炎行联合根管封药、樟脑酚封药,换药1~2次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联合封药组59例中成功56例,成功率94.92%;樟脑酚封药组59例中成功51例,成功率86.45%,两组疗效相差显著P<0.05.结论 联合封药次数少、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旭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纳络酮自问世以来,在临床急救中应用颇广,除能对抗吗啡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和催醒外,对急性乙醇中毒也有显著疗效[1].国人素来好酒,本人曾在急诊中遇过不少此类患者.现把在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均采用纳络酮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的事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仰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自身或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能通过血液或组织细胞标本进行检测,而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几乎不产生或产生数量甚微,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判定及随访[1,2].
作者:张红平;卢玉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如何掌据外伤性眼内炎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50例中有35眼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浅眼注射甲荃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有15例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联合晶状体切除45例,同时进行巩膜环扎,注气术4例.结果 单纯药物效果不如手术效果,3d内的效果好于3d后的效果.结论 在外伤性眼内炎治疗中要注意时机同时更要注意方法.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孕产妇痔愈合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孕妇合并痔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痔的卫生宣教方法护理,观察组加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观察组产后痔肿胀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产后盆底肌张力恢复也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 对孕产妇合并痔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痔的愈合;同时,盆底肌功能锻炼能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可作为预防痔的保健措施.
作者:廖碧珍;杜春燕;徐晓阳;姚珍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采用泪囊瘘管切除术彻底清除泪囊瘘管,继而采用Nd3+: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20例20眼,临床治愈(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3眼,占15%;有效(冲洗泪道通畅,仍有不同程度的溢泪.)16眼,占80%;无效(冲洗泪道时有不通,仍溢泪.)1眼,占5%.结论 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不仅彻底地清除了泪囊瘘管,而且重建了泪道,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我院同华源合作以来,护理人员面临竞争上岗、双向聘任、绩效考核、分等取酬等竞争机制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及现代化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是目前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作者:杨素玉;蔡小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铸造桩核在修复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 选择60~80岁老年患者42例,患牙48颗、上牙25颗,下牙23颗.首先将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常规备牙,选择相对粗、直、长的根管为桩核固定的主根管.经取模灌注后制作铸造金属桩核,固定于残根残冠.再进行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结果 在46件义齿修复中,2例2颗在1年后因根折而拔除,相对患者和患牙的成功率分别为95.2%和95.8%,效果理想.结论 选择性的保留老年人的残根残冠,并作完善的根管治疗,再行铸造桩核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的2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下呼吸道感染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刘燕鸣;李毅萍;刘南;郭健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儿童哮喘患者对吸入疗法技术及辅助吸药装置的正确使用情况,旨在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吸药装置以及如何指导病儿正确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哮喘专科门诊病儿使用吸入药物及吸入装置情况进行观察、指导、随访,分为吸药前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结果 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25.54%、88.52%,经x2检验尸<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后,于用药1周、1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16.84%、18.33%,6.79%、9.81%,经x2检验P>O.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与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比较:虽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并于1周、1个月随访观察纠正,但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吸药错误率在用药当时、1周、1个月分别为88.38%、79.06%、67.44%,两组比较经÷2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无专科医师指导组:采取有活瓣的带面罩的储雾罐吸八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储雾罐的口鼻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罩住患儿的鼻占22%;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8%;压力定量气雾剂未朝上占15.6%;空气压泵雾化吸入溶液常见错误依次为:用空气压泵面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叩住患儿的鼻占16%;使用吸八激素,吸药后未洗脸漱口占12%;未定期清洁储雾罐占9%;准纳器常见错误依次为:将准纳器吸嘴放入口中,不知道用力吸气以保证吸入药物占14%;吸药后屏气时间未达10s以上,或口唇屏气但鼻腔呼气占11%.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不能在深吸气的同时按下阀门占66%,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6%;吸入激素吸药后未漱口占12%.结论 根据患者年龄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及装置;使用吸入药物前由哮喘专科医师正确指导,并定期随访纠正错误是保证吸入技术正确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杜继宇;李艳;刘蓉;余静;何晓芸;谢丽;刘亚琼;谢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PICC是由外周静脉插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peripherally iriserted centralcatlleter,PICC)是一种全新的静脉输液技术.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可显著减少对患者反复的穿刺、减少高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血管炎、静脉硬化的发生率.患者虽置管仍可保持肢体的活动及功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如南;王炯;刘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朴春月;舒东波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