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谷丽英;张艳平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h 1次,共用10d.阿司匹林300mg 1次/d口服,连续10d,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疗程10d.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2例

    纳络酮自问世以来,在临床急救中应用颇广,除能对抗吗啡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和催醒外,对急性乙醇中毒也有显著疗效[1].国人素来好酒,本人曾在急诊中遇过不少此类患者.现把在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均采用纳络酮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的事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仰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4例救治成功经验

    对亚硝酸盐中毒的报道很多,但近几年仍有反复出现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发生,有的是集体中毒发病,有的是散发中毒发病,部分医师对其了解不多,为了提高对亚硝酸盐中毒的认识,更好地组织和抢救中毒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4例患者集体中毒后救治成功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宋朝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它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1],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手术室感染,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药房工作关键在于管理,管理和贮存好药品不仅可以保证平时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应急之时不可缺少的备战物资之一.所以药品的管理和贮存很重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众多患者的健康与痛苦,是民生大事.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药品管理与贮存方面的一些看法,希望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贮存与管理工作做的更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便更好的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曲彦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乐达胃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乐达胃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滴定法对乐达胃片中的铋盐、镁盐、碳酸盐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次硝酸铋、碳酸镁的含量.结果 本供试品含三氧化二铋0.15g,含氧化镁0.089g.结论 乐达胃片制备工艺合理,制剂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李小晶;胡建新;胡梁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脾捆扎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脾破裂是腹部常见的损伤,国外报道占钝性腹部损伤的20%~40%,国内报道占腹部损伤的44.5%.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因脾外伤行手术的上万例.

    作者:牛桂芬;刘永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快速诊断心肌梗死疾病试剂的市场推广策略

    目的 为潍坊康华生物公司心肌梗死疾病试剂的市场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理论探讨、个人访谈等方法展开.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报刊文献,先后拜访了康华生物的总经理及市场部经理,对他们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快速诊断心梗疾病试剂成功进行产品推广的几大策略,为康华生物提供借鉴.

    作者:伊利;李云伟;胡式良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并及早干预,防治脑梗死的进展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对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高血压(P<0.05)、高血糖(P<0.05)、感染(P<0.01)、脑血管狭窄(P<0.01)、高纤维蛋白原(P<0.01)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感染、脑血管狭窄、高纤维蛋白原为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杨梅莉;李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气管内吸引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尤其是气管插管时机的把握,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对具有肺出血高危因素的51例新生儿采用气管插管、主动气管内吸引,以期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当吸出泡沫样血性痰,即可临床确诊.结果 主动气管内吸引的51例新生儿,39例吸出泡沫血性痰,4例喉镜下气管开口有鲜血样液体,早期诊断准确率达76.5%(39/51),抢救成功率达76.9%(30/39).结论 气管内吸引能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争取佳抢救时机,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傅建平;胡安辉;丁小红;江海红;郭中华;袁水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当前,不断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造成医患关系矛盾加深的负面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认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在确定政府领导下的基本医疗服务政策,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和健全医疗服务法律制度体系,转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完善医患沟通机制4个方面化解医患矛盾.

    作者:于晓晖;张苒青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内脏异位的内镜检查

    例1女,52岁,反复上腹部饱胀不适10余年,伴嗳气,时有上腹隐痛,加重1周,于1996年5月份来院就诊,病程中无明显烧心,反酸及其他不适.门诊医师拟诊胃炎,申请行胃镜检查,内镜检查时,当镜体先端经过贲门后,发现胃体呈螺旋状向下,反复进镜受阻,只好退镜暂停检查,重新对患者查体,发现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间第五肋偏内0.5cm,初步考虑进镜受阻可能与内脏异位有关.

    作者:杨曙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丁苯酞治疗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结果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治疗.丁苯酞200mg/次,3次/d,连续20d;对照组:颅脑CT正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奥扎格雷80mg,2次/d静点,706代血浆3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100 mg/d,夜间口服;颅脑CT异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2 0mL,1次/d,静点.706代血浆3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300mg/d,夜间口服.并与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8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83.7%.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39.2%.经÷2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作者:范晓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

    目的 观察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采用泪囊瘘管切除术彻底清除泪囊瘘管,继而采用Nd3+: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20例20眼,临床治愈(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3眼,占15%;有效(冲洗泪道通畅,仍有不同程度的溢泪.)16眼,占80%;无效(冲洗泪道时有不通,仍溢泪.)1眼,占5%.结论 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不仅彻底地清除了泪囊瘘管,而且重建了泪道,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医院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的探讨

    医院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服务平台,因此药房在负责调配处方、发药时,不但是医院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窗口,也是体现医院文明服务和科学管理水平的窗口.目前,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由金额管理向数量、金额双重管理趋势,计算机软件的合理性对药品管理准确度将起到关键作用.要想使药品数量管理准确,软件公司要与医院各部门共同协作,对某些环节作适当调整,根据医院的不同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软件才能保证药品的数量、金额管理更加规范化.

    作者:肖胜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320例的疗效及其机制

    为了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回顾性总结了我院门诊儿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64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经统计学处理(采用行×列x2检验),P<0.01,说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5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病情来得较急,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抢救治疗及时恢复功能是治疗出血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原丽;冯玉景;张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不同年龄危重患儿血糖水平与危重病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危重患儿血糖水平变化及与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的关系.方法 将236例PCIS≤90分的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1月为A组,~3岁为B组,>3岁为C组,每组再依PCIS分成<70分的极危重组、~80分的危重组和~90分的一般危重组,统计分析血糖水平变化及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与PCIS无相关性(γ=0.20,P>0.05),病情重者发生低血糖的比率高;②B和C组患儿随着病情加重,血糖明显升高,PCIS与血糖值呈明显负相关(γ=-0.47,γ=-0.62,P<0.01),尤以C组为著;③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应激反应逐渐增强,危重患儿糖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 危重患儿糖代谢紊乱并非都表现为高血糖,血糖水平除与病情轻重有关,也受患儿年龄等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在评估病情、治疗等方面需多方考虑、全面处理.

    作者:余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知-信-行模式对不孕症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RAP)对不孕症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KAP模式健康教育.结果 接受KAP模式健康教育组,患者在知识、信念、及健康行为改变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KAP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转变健康观念,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建立,促进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对疾控机构的现状及其科学发展措施的思考

    疾病控制体制改革后,疾病控制机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业务创新,增强疾病控制能力,实施规范化管理,学习先进的疾控技术,增进单位和谐,形成全员学习氛围,建设现代疾控文化,加快人才培养,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实现疾病控制事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谢龙利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h 1次,共用10d.阿司匹林300mg 1次/d口服,连续10d,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疗程10d.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谷丽英;张艳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