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良;陈坤前;李发旺
近年来,笔者应用内服独活寄生汤和外治疗法相结合治疗腰痛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慢性肾衰竭与血清hs-CRP之间的关系;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专业组于1993年拟订的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取CRF前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132例,检测其血清hs-CRP,并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CRF患者Cer及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血清hs.CRP升高的CRF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单纯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22例)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降浊冲剂每次10g,3次,d.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 CRF患者血清hs-CRP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32);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hs-CRP均有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①随着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肾功能的下降,血清hs-CRP也进行性上升.②益肾降浊冲剂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CRF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丘余良;阮诗玮;李秋景;吴竞;郑京;洪江淮;吴艺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由头痛一证的归经辨治的临床实践,说明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它在针灸学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要想搞好针灸,首先必须学好经络学说.
作者:孙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外伤、龋坏、切缘磨耗等原因均可造成前牙临床牙冠短,如果单纯烤瓷冠修复,患者往往因烤瓷冠短不美观而不满意,本文初步探讨了临床应用牙冠延长术结合烤瓷冠修复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
作者:殷丽珺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药以其毒性小、安全性好的优点,在现代医药保健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ADR报道逐年增多,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ADR反应时有发生,为了了解我院ADR的发生情况,现对我院1998年至2006年底收集的58例中药ADR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韦焕丽;刘初春;齐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桂枝茯苓胶囊配合B超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治疗耐克罗米芬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内分泌及基础窦卵泡数的影响,并观察其在治疗后的卵巢的排卵功能,以及部分患者治疗后用CC/HMG促排卵的反应性及妊娠情况.方法 对20例耐克罗米芬PCOS患者用CC/HMG促排卵后,当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2~14mm时,肌注HCG5000~10000U,32~36h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治疗,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连用2~3个周期,检查穿刺后患者的内分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和排卵情况的变化,并随访其有无妊娠.结果 对20例耐克罗米芬PCOS患者进行了51个周期的穿刺治疗,患者睾酮(T0)和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卵巢以下.术后监测排卵,14例(70%)恢复排卵,其中6例自然排卵,8例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出现排卵.10例(50%)临床妊娠,无1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 对PCOS患者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技术可改善其内分泌异常,减少基础窦卵泡计数,恢复排卵功能而妊娠.
作者:张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化痰散结法治疗囊肿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消痤汤口服,同时口服口服三蕊胶囊每次50mg,3次/d.对照组单独口服三蕊胶囊每次50rag,3次/d.结果 治疗组治愈14例,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治愈6例,治愈率为15%,总有效率为45%,二者疗效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化痰散结法治疗囊肿型痤疮是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丽萍;黄港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容易损伤脊髓,使双下肢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或伴脊髓不全损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龙隆;周油山;冯晓琴;胡敏;卢建新;刘青松;林佳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 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事故及原因,对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制定各种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手术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杜绝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操作的行为,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质量的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这样才能杜绝手术中的各种差错事故.
作者:宋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宫腔镜检查是直接准确,检查和诊断官腔病变的一项微创技术.多数患者除了对检查存在紧张心理,还会凼术中宫颈的扩张,牵拉及官腔操作产生疼痛,恶心呕吐,各别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情绪焦躁,大汗淋漓甚至手足抽搐等应激反应,如何让患者接受这项新兴的有价值的妇科诊断技术?
作者:戴莉;高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药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多采用基础治疗加ACEI/ARB.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四肢大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治疗四肢大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52.6岁.手术一期成功切除10例、复发2例,复发后行肘关节置换术1例.本组5例术前行关节镜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2~5年,治愈10例,复发2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关节镜辅助诊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邓高荣;吴炳华;凌强;于雪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乳腺癌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每年全世界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20世纪90年代后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艾素与新一代的靶向性化疗药物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肾受累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所有过敏性紫癜病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丹参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0~14d.定期检测尿常规、血压、肾功能,记录有关症状及体征.结果 丹参.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肾受累的发生率(12%)明显少于对照组(37.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的肾受累有预防作用.
作者:秦国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其切除范围广泛,手术操作复杂,所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60%.其中严重和常见的是胰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一个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其病死率在20%以上.
作者:聂忍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感冒俗称伤风,是风邪挟杂他邪侵犯人体肌表而引起的一种病理反应.这种病症病因复杂,夹邪不同,体质不同,则治疗亦不同.但是,分类仍以风寒和风热2类为主.所以,临床治疗时,应该首先分清风寒风热的性质,再辨夹邪,后辨禀赋之各异,辨证论治,方能达到治疗之目的.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常见病,当大剂量乙醇摄人人体,抑制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延髓的基本生命中枢时,患者会失去知觉进入昏睡期,甚至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对急性乙醇中毒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应用纳络酮治疗危重中毒患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邬占慧;张咪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现在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增高,工作量增大,而且还是高危区,空气污染、生物污染、电离辐射、心理因素等危害手术室护理的因素大量存在,我们通过对手术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防护和改善职业环境,把职业危害降低到低限度,对护理人员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爱芳;唐益群;林秀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剖宫产22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可能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1.86%,单因素分析10个因素感染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体质量指数高、伴有基础疾前病、手术时间长、非主刀缝合、夏季.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切口感染,通过控制体质量指数、治疗基础疾病、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师水平、夏季注意加强无菌操作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李新华;崔卫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蓬勃发展,各级疾控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特别是自档案目标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更是将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徐惠茹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