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临床的应用

郭振光;温海霞;黄新丽

关键词:去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临床用血, 输血治疗, 血液质量, 去除白细胞, 去白红细胞, 医学科学, 血液输注, 输血安全, 安全性, 制备, 层次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2000年3月起,我院开展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输注,临床成分用血中全部使用此种血液,特别是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临床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2000年3月起,我院开展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输注,临床成分用血中全部使用此种血液,特别是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作者:郭振光;温海霞;黄新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烤瓷冠美容修复初探

    外伤、龋坏、切缘磨耗等原因均可造成前牙临床牙冠短,如果单纯烤瓷冠修复,患者往往因烤瓷冠短不美观而不满意,本文初步探讨了临床应用牙冠延长术结合烤瓷冠修复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

    作者:殷丽珺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咳嗽中白痰亦主热探析

    在咳嗽中痰色的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而白痰在其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分析辨证不仅可以得知白痰即可主寒,也可以主热,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辨证是建立正确临床治疗的基础.

    作者:王勇;戴其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关于多发性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的体会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30例多发性骨折病例的心理护理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经正确的心理疏导后,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情绪稳定,可以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发生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抗拒行为.结论 骨折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起着重要影响,给予相应有效的心理疏导后,使其心理障碍逐渐消除,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朱春艳;奚瑒;匙静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病例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48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HS伴高血压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采用手术或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或者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平均血压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采用合理方法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丽;王钧镖;叶方;孙志宏;张红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生物学研究

    正畸治疗引起的矛根吸收是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病理现象.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这种病理反应以及这种病理反应的生物学过程等问题一直是正畸学者的研究重点.近的文献主要包括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基础研究三方面.本文拟对有关的研究进展,如诊断因素、间歇力与持续力问题、轻力与重力、破牙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等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张志菲;刘月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在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讨论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在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宫外孕未破损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方益气活血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青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003年至2006年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茵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从临床分离到的7343株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茵种及药敏试验,根据DNCCLS标准判断结果,用PEMS3.1软件包分析.结果 4年中排在前七位的均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萝、鲍曼不动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阴沟肠杆菌.亚胺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由1%升高36%,6%~43%之间.氟喹喏酮类对常见细菌的药敏率在2%~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明显上升(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34%~52%,逐年上升(P<0.0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茵在29%~24%在,逐年下降(P>0.0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药敏率在63%~95%之间(P>0.05).结论 规范的细菌耐药,陛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菌治疗十分必要.

    作者:李海玲;应易高;罗艳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红花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制备红花酊制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以中药红花制备红花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浸出液吸收度;选择114例患者,治疗7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红花酊性质稳定,吸收度均满足制定标准.选择扭伤、腰痛、关节疼痛病例,经观察治疗效果,有效率分别为91.4%、85.2%、86.2%.结论 红花酊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高静华;袁杰;陆银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化痰通络汤治疗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化痰通络汤的干预,观察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及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从而达到有效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方法 我们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通络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化痰通络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本院制剂室生产)50mL,2次/d'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每治疗3个月后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颈动脉斑块情况,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接受血糖和血脂检查,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化痰通络汤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基础情况如性别、年龄和各危险因素即斑块数目及体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②经3个月治疗后,化痰通络汤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斑块性质和数目等变化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③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斑块消退、斑块体积减小的治疗效果,化痰通络汤治疗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化痰通络汤组病情恶化患者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④治疗6个月至1年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化痰通络汤治疗组患者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较低和再住院患者数较少,治疗组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可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和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

    作者:王志强;张学平;张伟;张怀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多由外力所致,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对此类78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腰椎功能基本恢复.

    作者:刘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引入循证医学模式创新医院管理评审机制

    目的 拓展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形成新的医院循证管理模式.方法 运用并拓展循证医学理念,融入医院管理.结果 形成循证医院管理模式.结论 把循证管理模式融入医院管理年活动,建立新的医院管理评审机制.

    作者:韩桔苹;马金生;高克毅;尤军伟;马春晓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

    1 小青龙汤的原书指征1.1<伤寒论>(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1.2<伤寒论>(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作者:赵剑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蝶呤对R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及sIL-2R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蝶呤对R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及sIL-2R的影响.方法 制作RA大鼠模型,观测对比隔物温和灸、甲氨蝶呤(MTX)灌胃、隔物温和灸+MTX灌胃对RA模型大鼠跖围变化及降低sIL-2R含量疗效差别.结果 各治疗组对减轻大鼠足跖肿胀及降低sIL-2R含量均有效(P<0.05或P<0.01),其中隔物温和灸+MTX优于单纯隔物温和灸和甲氨蝶呤(MTX)灌胃治疗(P<0.05或P<0.01).结论 隔物温和灸能抑制sIL-2R分泌,减轻RA大鼠关节肿胀,并能提高MTX的疗效,为临床RA治疗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建武;刘建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编研工作的探讨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蓬勃发展,各级疾控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特别是自档案目标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更是将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徐惠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脂肪细胞因子-Visfatin与胰岛素抵抗

    内脂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的非胰岛素结合部位,激活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从而模拟胰岛素作用,降低机体血糖.Visfatin还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聚.Visfatin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有关Visfatin的研究尚存在较大争议,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进一步认识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赵阳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1例T细胞淋巴瘤并发全身脓疱疮患者的护理

    T细胞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高度恶性的一种,临床上10%的患者以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为主要症状,有13%~53%患者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常见的为糙皮病样丘疹、全身性疱疹样皮炎等[1].同时伴有贫血免疫功低下,一旦发生感染给治疗护理带来难度.

    作者:路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和处理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相关因素,总结早期诊断,处理的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对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2%,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外来人口,且一般无产前检查,孕期往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未经正规治疗,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切除5例,围生儿死亡18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规范外来孕妇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胎盘早剥.一旦发现胎盘早剥,尽快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彭晓鹰;侍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BD留置针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用BD套管留置针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6例.方法 择期行上肢外科手术的患者用20G或24G静脉BD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阻滞,留置针在臂丛神经鞘内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麻醉阻滞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所阻滞效果满意,术中生命指征平稳,21例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结论 用BD留置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外科手术及其术后镇痛中操作方便,效果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秀兰;黄志雄;詹如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颈椎病治疗中血管韧带弹性的重建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及常见类型、症状,临床常见对症治疗方法及病症反复复发的原因,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意义方法.

    作者:王建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