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红梅
目的 以丙烯酸树脂Ⅱ为主要材料,研究复方三生双层34制备工艺.方法 分别对双层片速释部分、缓释部分进行辅料筛选,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溶出度测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结果 处方优选为速释部分:复方三生浸膏15g,淀粉适量,磷酸钙12g;缓释部分:复方三生浸膏35g、PEG 6000 16.5g、糊精46.6g、丙烯酸树脂Ⅱ11.6g.复方三生双层片在2h、5h、10h药物释放分别达到20%~40%,40%~65%,75%以上.结论 本处方合理、工艺可行,适于复方三生双层片的制备,产品缓释性能良好.
作者:朱舟;伍朝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的日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
作者:刘润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尤其好发于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是指经妇科临床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也称功能性痛经.
作者:粱玉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联通胶囊,口服每次4粒,3次,d;对照组只用强心、利尿剂,2组治疗的总疗程8~12周,并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压(L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60.7%(P<0.05).结论 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永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地震后伤员出现心理危机的护理干预.方法 总结32例震后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焦虑状况好转,1例焦虑症状明显.结论 心理测试从总体上把握伤员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效果良好.
作者:汪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和总结2005年1月1日到2007年1月1日两年间,本院共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9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应用率7.69%.其中2例是应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严重低心排,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用量达到中到大量,平均动脉压仍低于60mm Hg,小便量<40mL/h,及时积极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是PTCA术后,急性心功能衰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时同24~72h.其中2例使用ECG的R波触发,1例由于ECG干扰大,使用动脉波触发.结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1h后,平均动脉压升高,舒张压升高,中心静脉压降低,小便量增加,并能渐渐减小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无1例严重并发症.3例死亡1例,2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低心排现象得到明显纠正,顺利撤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转出ICU治疗.结论 危重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应及时积极地应用主动昧内球囊反搏,能有效地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吴洪坤;杨庆军;何德沛;赵次洪;严宇;陈灏;罗永金;余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时效观念的效果.方法 分析影响时效原因,提出应用时效观的方法.结果 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只有学习和掌握各种节约利用时间技巧,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和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为目的,通过长期、合理、规范的联合用药,患者可明显缓解病情,并可控制病程的进展,降低致残率.通过对我院门诊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的分析,可为我们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制定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进军;张荒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项九针结合高压氧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项九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仅血液流态积分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项九针结合高压氧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微循环,加速局部的血液流通,增加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
作者:陈祺;徐丹春;李秋云;熊海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前、后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即将行该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调查需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788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想了解的有关知识,并让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按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8.2%,通过细致的护理后下降至21.8%.使他们了解并配合实施手术前、后期护理措施.结论 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消除或明显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期.
作者:方琼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顺铂.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8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HPS评分提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顺铂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林艳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对缺血部位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标检测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TR-PCR法检测Bcl-xl和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增多,实验组凋亡的细胞数进一步增加.模型组Bcl-xl的mRNA表达下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及模型组Caspase-3的mRNA表达增高,实验组表达高.结论 血管生成素2促进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xl表达及促进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蒙荣森;陈波;董吁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足本院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介人性检查,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总计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等病例497例.大多数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准备肠道,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云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60岁的患者占80%左右,男女之比约为5:1.由于此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本病的护理工作也有较大的难度.浅述如下:
作者:林芬;林静;曹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5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施行周围神经缩窄术,对其中11例患者同时施行矫形手术.结果 15例脑瘫患者术后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周南开;车善礼;周波;邓宗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药蠲痹饮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的疗效.方法 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6%,而对照组为64.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治疗组前后分值减少15.01分,较对照组前后分值减少9.67分,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翠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使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剜除术及去顶减压术.结果 48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3~124min,平均手术时间77min;术中失血30~410mL,平均术中失血115mL,术后住院6~12d,平均住院时间9d,无严重并发症.48例随访3~37月.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及去顶减压术治疗肾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暴露充分、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军;邓晓洪;欧平;王元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性阑尾炎足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本院于2000年8月至2007年1月,共治疗643例阑尾炎,出现片存阑尾炎周围疾病(附件炎症,阑尾周围肿瘤)3例.并存输卵管脓肿2例,良性阑尾黏液囊肿1例.并存6例,约占0.6%.出现漏诊5例,漏诊率83.3%.现就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谭忠文;王松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老年患者,分为术后静脉镇痛组(PCIA组,56例)和术后未使用PCIA组(对照组,64例).分别在术前ld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9项测验,各测验项目术后值功能降低等于或超过术前值的20%判定该项目出现术后功能恶化;一个患者术后有2个或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出现功能恶化判定该患者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107例患者完成了手术前后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PCIA组32.7%(16/49),对照组为25.9%(15/58).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有29.0%的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但PCIA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田中义;许琴晴;杨学权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