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入院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潘雪平

关键词:失眠, 护理对策
摘要: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而对住院患者而言,失眠不仅会产生负性的心理生理反应,如激动、易怒、焦虑等,还影响疾病治疗和恢复的程度与进程,进一步可诱发持续性失眠.以下为调查150例普外科新人院患者的睡眠状况调查,并就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屡起沉疴

    针药结合是指对同一患者,针对其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治疗措施,以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其疗效超出单纯的中药治疗或针灸治疗,故提倡针灸药物并用的医家众多.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针药结合,相得益彰;针药结合,屡起沉疴.

    作者:李跃兵;吴青青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烧伤贴治疗烧、烫伤52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烧、烫伤历史悠久,但疗效参差不一,笔者使用改进剂型--烧伤贴,治疗烧、烫伤52例,疗效甚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附29例报告)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经验和改进方法.方法 对29例鞍区肿瘤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垂体腺瘤1例,颅咽管瘤2例),部分切除1例(脊髓瘤1例),出现脑脊液5例,尿崩症1例,均在1周内恢复,19例激素异常的病例中18例恢复正常,随访3~15月,所有病例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既安全又彻底,且创伤小,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周波;周南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预后情况,以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治疗组42例,每日静脉滴注疏血通治疗;对照组40例,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血清hs-CRP及Fg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及F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hs-CRP及F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Fg水平,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明确.

    作者:蔡敏;马璟曦;罗春阳;彭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60岁的患者占80%左右,男女之比约为5:1.由于此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本病的护理工作也有较大的难度.浅述如下:

    作者:林芬;林静;曹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糖尿病足的辨证施护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1].近年来,我们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陈艳;孙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癌28例报道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为手术方式和范围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疑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细针穿刺吸取甲状腺结节进行病理切片诊断.结果 及结论28例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诊断,符合率100%,是基层医院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孙家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卒中病116例疗效分析

    卒中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卒中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出现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失语、偏身麻木等症状.

    作者:闫庆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7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用ATP、辅酶A、10%氯化钾、肌苷、VitC加入10%GS50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d为一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辩证施治,在自拟益心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每日一付水煎服,15天为一疗程.两组均经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列入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效率为95.66%,对照组为80.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明亮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朱南孙治疗膜样痛经经验

    膜样痛经,以其行经腹痛,直至子宫内膜呈大块或整个腔型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常发生在月经初期或初期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末孕妇女,膜样痛经的记载,李经伟、孙学威主编的<中医基础丛书>(<妇科秘方>)一书.

    作者:陈冬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为明显.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护士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几点认识

    护士生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罐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从多年的临床带教丁作中,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带教方法,不断总结带教经验,取得J,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选择性颈部肌肉、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

    目的 了解选择性颈部肌肉、神经切断(或切除)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治疗的25例痉挛性斜颈患者的资料,术前根据斜颈类型、CT/MRI、肌电图检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采用两联或三联术治疗.结果 本组痊愈14例(56%),显效8例(32%),进步3例(12%);伤口皮下积液3例,枕颈部皮肤麻木感8例,颈部支撑乏力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性颈部肌肉、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但是手术不能过度以防颈部支撑乏力.

    作者:周南开;周波;车善理;邓宗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药蠲痹饮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云南红药胶囊在肛肠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治疗肛肠病术前、术后止血、止痛的疗效.方法 选住院病例200例的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口服云南红药胶囊,治疗1周.对照组采用口服龙血竭胶囊,治疗1周,结论两种药物对肛肠疾病均有止血功效.但云南红药胶囊在止痛方面优于龙血竭胶囊.能较快达到止痛作用.

    作者:杨洪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髓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及自体骼骨块嵌入植骨的方法治疗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46例.结果 本组46例经7~14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8.5个月.功能评定按Johner Wruhs[1]评分标准,优29例,良15例,可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兵;吕颖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四联益胃汤治疗胃炎60例

    自2002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四联益胃汤治疗胃炎60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刘汪平;李小燕;柳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养心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1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心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养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11例.结果 基本治愈7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结论 养心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文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云南红药胶囊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在治疗骨折早期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疗效,骨折早期的主要表现:肿胀疼痛\青紫.方法 骨折患者1000例,保守组400例,其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0例,手术组600例,其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结果 云南红药胶囊治疗组肿胀疼痛散瘀止血的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血的作用,也是骨折早期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

    作者:金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9例新诊断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严格控制血糖达标(FPG 6.1±0.9mmol/L)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和中药水煎剂辩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及增加胃肠动力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胃排空及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