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治疗青年背部针刺感

薛世坚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治疗, 青年, 背部, 活血化瘀, 医学家, 难杂症, 针刺, 运动, 应用, 饮食, 学生, 睡眠, 清代, 临床, 疗效, 患者, 方剂, 发热, 病例
摘要: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创立的许多活血化瘀之剂至今在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中使用也是少有不效.特别是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用这类方剂也能收到满意疗效.病例王××,男,17岁,学生.近一个月来,稍作运动背部发热出汗后,如有无数针刺,痛苦不可忍受.患者素体康健,现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以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研究6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的面部外形、咬合及张口度,仅有一例患者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二期手术后愈合.结论 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术后痛轻微、恢复快,是一种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宪文;冯金伟;吕智勇;徐旭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与护理对策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给老年人进行纤支镜检查,已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1].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对60~93岁老年患者行纤支镜检查2183例,其中男1490例,女693例.年龄60~70岁1415例,71~80岁678例,80岁以上90例,平均年龄68.9岁.纤支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临床资料统计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3%,较严重并发症约为0.1%,死亡率约0.01%[2].

    作者:魏淑芳;林秀华;郑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快的特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加,感染对人类健康也逐步增加.三者互为因果被当前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此要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大力提倡医生正确合理使用,药剂员、护士是抗生素的操作者和执行者,由于分担的角色不同,医务界群体都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给药方法和配制要求,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林秀凤;郑芝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及并发症治疗研究进展

    乙肝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慢性疾病,乙肝及并发症的治疗也是热点问题.提高原有药物的疗效更是迫在眉睫,用干扰素治疗前测单核细胞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水平可予测疗效.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e抗原血清转换的半年或HBV-DNA阳性一年以上可停药,否则终身用药,肝细胞生长因子,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RNA干扰限制病毒变异疗效好.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及免疫疗法也显示出光明的前景.

    作者:罗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常规使用脱水剂及改善脑循环等药物(甘露醇和亚宝等),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6000I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连用7d,停药后10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袁久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外科病房换药室的管理

    换药室是外科病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病人术后换药、清创缝合的重要场所,因此换药室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愈后.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对换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谈几点体会:

    作者:郑芝雁;林秀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性包茎并重度感染一例

    患者,男,66岁.自出生后其龟头不能外露,排尿极细,未作治疗.3天前突感排尿困难,淋漓不尽.体检:阴茎前端明显肿胀,触痛(+),龟头不能外露.CT检查:阴茎海绵体及龟头肿胀,密度均匀,其前端见水样密度灶,周围壁欠光整,背侧见点条状高密度影.手术所见:剪开包皮内板见约10ml粘稠脓性液体流出,包皮与龟头粘连严重,尿道口粘连,可见大量包皮垢.

    作者:吕永宏;陈训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简易程序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运用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当场实施的程序.简易程序具有迅速、灵活、简便的优点,在药品监督执法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其实施中存在处罚行为的简单化、运用条件的扩大化和重视程度上的一般化现象.从而导致了立案数量的减少或者发生行政处罚的无效.

    作者:董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含镁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0例疗效观察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本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若治疗不及时,则愈后差,病死率高.我科从2004年起,对急性心肌梗塞(AMI)30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含镁极化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护理文化建设的实施对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成效的探讨

    目的 探索护理文化建设实施对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成效.方法 在护理工作考核中,把直接反映护士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指标量化计分,作为考核成绩,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为前段,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为后段,比较前后两段的成绩.结果 前后两段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后段的成绩显著高于前段(均P<0.01).结论 良好的护理文化建设,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潜能.

    作者:周淑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平衡计分卡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途径[1].应用平衡计分卡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2],通过对上海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的实例研究,在收集资料和绩效分析的过程中,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准确方法,结合政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定性和定量关键指标,客观地评判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度.

    作者:周建元;段蕴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检查尿液白细胞的结果分析

    目的 对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和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3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立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查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作者:刘阔叶;朱爱民;陈文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产儿科联合防治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是围产期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溶血、糖尿病母亲婴儿、喂养不当等的并发症.2002年以来我们产儿科医护人员联合采取积极防治措施,获理想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966例.

    作者:王辉;李波;杨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头痛辩证施治举探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也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头痛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头痛临床上主要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一般来说,外感头痛多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多夹他邪致络脉气血不畅.

    作者:周世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早期康复.康复治疗的方法是Bobath疗法、针灸、脑超声治疗.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特点,循序渐进.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1-Meyer评分法[1],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2].对每例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48小时内即进入课题时进行第一次评定,在30天后进行第二次评价.结果 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来看,两组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艳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广泛性焦虑患者120例,其中男46例,女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疗效评定标准按临床观察分5级评定.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治愈率提高了28.33%.结论 健康教育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中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小英;陈丽华;廖梅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脂蛋白、血尿酸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心脑血管病变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很重要,尤其是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危险因素的研究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除已经明确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之外,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尿酸血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蒲王汤加减配合超短波治疗乳痈67例报告

    乳痈是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由于乳儿吹风或含乳而睡,或乳汁未能吸净,使乳汁积滞不得外流而发生,或乳儿吹乳时,摸伤乳头,感染病毒,或情绪波动,肝气郁结,雍结成痈.笔者200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蒲王汤加味治疗,结合超短波治疗乳痈6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剑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眼外伤的佳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挽救视力.方法 对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53例(178眼)眼外伤进行回顾、分析、统计.从入院时做好及时、正确的抢救护理到体贴入微的心理常规指导,可以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结果 在所有的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能主动配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眼外伤患者及时正确的处置和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能促使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8例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又称耳石症,发病率为每年107/10万,占所有眩晕的20%[1],容易误诊为其它类型的眩晕,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管石复位),我科自2004年8月引进此项技术后,到目前已筛选并治疗此类患者48例,均取得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德;陈隐漪;邵凤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