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匿性嗜铬细胞瘤的麻醉处理2例体会

李德学;吕希利;姜惠霞

关键词:隐匿性嗜铬细胞瘤, 手术
摘要:2000年以来我院成功地进行了2例隐匿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药疹11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112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69.6%).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为主,占 76.8%,解热镇痛药占7.1%,抗癫痫药和中药各占5.3%;轻型药疹96例,重型药疹16例.结论抗生素类已成为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

    作者:陈伟明;余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论医院安全管理

    医院安全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阐述了医院安全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建议完善医院的设施、环境安全,其次完善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

    作者:杨卫平;林俊生;季寒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对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后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后与 30例未进行降脂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比较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活性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结果经8周降脂治疗后PAI-1及vWF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纤溶功能.

    作者:王向军;张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化疗病人的护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做好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作者:张小艳;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醉期间呼吸暂停的原因和处理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功能不全,除与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外,可直接因麻醉的处理不当,继发循环功能的紊乱而造成危险的局面,如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组资料收集了本院1986~2002年在40352例麻醉中引起呼吸暂停的病例6例,其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45:10000,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引维;薛其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4年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通过CSⅡ的方式控制高血糖.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盛红晶;靳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含义、特征、基本模块、建设进程、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包凤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下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药品用量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使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作用及排泄均有改变,加之一个老年人身上同时惺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固然较多,因此如何对老年人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和老年药理学的重要内容,给老年人合理用药,提高老年人用药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已刻不容缓.

    作者:简子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胆道损伤发生的术中及时处理.方法回顾笔者96年以来所经历的5例胆管损伤的术中处理.分析损伤的原因,部位,类型,术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例胆管损伤经术中及时发现,及时胆管吻合,胆肠吻合,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时要沉着镇静,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原位吻合或胆肠吻合,恢复胆道的连续性.

    作者:蒋绍剑;何顺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35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剖宫产率显著增高,剖宫产已成为基层医院手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剖宫产手术麻醉采用单点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因其阻滞不完全发生率高(骶神经阻滞不完全)造成过半产妇镇痛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切开腹膜至胎儿娩出时段的牵拉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减轻产妇痛苦,避免应用镇静、镇痛及全麻药对新生儿的影响?双点硬膜外操作繁琐;传统腰麻又因安全性不高已被弃用.

    作者:周楚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若干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江门市地区某三甲医院2002~2004年间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支付费用方式、患者年龄、治疗效果.结论缩短乳腺癌患者住院天数、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杜春花;陈小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24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简称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再次妊娠有复发倾向.这种病与种族及遗传有关,故又称妊娠特发性黄疸,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1%,近年国内发生率为2.3-3%,严重危害围产儿安全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常易误诊为肝炎.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4例ICP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雪梅;徐桂花;李道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部良性病变诊断及治疗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手术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59例住院的喉良性病变(其中声带息肉48例,左27例、右19例、双侧2例;声带小结9例;右侧声带囊肿1例,先天性喉蹼1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行喉内镜照相;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其结果,随访术后疗效.根据超声图像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彩超对声带息肉的检查发现率为100%,对声带小结及声带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亦较高.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病变的内部血流情况、与声带边缘的关系及病变范围.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达93.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喉良性病变,如声带息肉等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对难以配合的儿童患者及其他常规检查难以配合的患者,并对临床选择喉显微手术的术式具有重要意义.但结果与检查者的经验及喉部解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丁浩;郭玉峰;苑铁君;仇沂洲;李学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颌中、低位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比较

    目的评价气动高速涡轮机钻磨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优越性.方法选择138例病人,随机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和高速涡轮钻磨法两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记录患者拔除时间、舌侧骨板骨折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钻磨组拔除时间比传统法短.两种方法患者舌侧骨板骨折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槽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钻磨法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邵晨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有碍美容,严重者影响视力.药物性治疗只能使局部充血水肿暂时缓解,而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高达30-69%,我们根据角膜缘部干细胞理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联合自体带角膜缘部上皮的球结膜移植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申红;董汉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各异,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经济不发达和次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作者:杨德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吸脂术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吸脂术观察临床效果,并对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小切口,在需吸脂部位注入大量肿胀液,经切口将超声探头在脂肪层内不停快速移动,使超声热能将脂肪完全乳化,用负压管将乳化脂肪全部吸出.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至1年随防观察,接受肿胀法内超声减肥的500例受术者,效果满意484例,较满意14例,效果不满意2例.结论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减肥术设备简单,损伤小,无疤痕,快速,安全,有效,是目前一种较先进理想的减肥的方法.

    作者:王国昌;李茂玉;杜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脐带结扎100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脐带组织结构特点:脐带是一条外表光滑呈螺旋状的索状物,含两条动脉及一条静脉,脐带表面呈灰白色、横切面直径约1.5-2cm,脐带内充满脐样结缔组织,其中含大量水份,脐带在胎儿未娩出前是母体输送养分的通道,在出生后为动静脉血管的残端开口,因此脐带的处理好坏事关重要.

    作者:龙炳桥;毛东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20例报告

    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6 1/2、7号小儿头皮针连接5毫升一次性灭菌注射器,代替传统的骨穿刺针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20例,无1例发生意外及局部感染,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素萍;马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压氧救治电击伤后脑复苏2例

    我院近年来收治电击伤后脑复苏病人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20岁、电工,被220伏电压击伤后,自2米高处跌下,心跳呼吸停约10分钟后心肺复苏成功.在当地医院救治后,病人仍处于昏迷状态,三天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检查患者呈浅昏迷状态,血压120/80mmHg呼吸平稳,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浅反射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轻度异常.

    作者:杨红;郭瑞敏;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