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药疹112例临床研究

陈伟明;余蓉

关键词:药疹, 儿童, 致敏药物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112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69.6%).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为主,占 76.8%,解热镇痛药占7.1%,抗癫痫药和中药各占5.3%;轻型药疹96例,重型药疹16例.结论抗生素类已成为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病人麻醉失败分析

    1996-2004年,共行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肥胖病人麻醉112例,其中麻醉失败15例(13.4%),成功97例(86.6%),失败率居其他麻醉病人之首,现将麻醉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余琼;文序;卢开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诺和锐(R)3O与诺和灵(R)3OR控制餐后血糖疗效比较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诺和锐(R)30与诺和灵(R)30R相比,餐前立即注射诺和锐(R)30的餐后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而月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作者:盛红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创伤性膈疝30例体会

    创伤性膈疝多发生在严重的胸腹部同时受伤(胸腹联合伤),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随着工业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伤情严重,休克深,因此创伤性膈疝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94年9月~2004年9月共收治30例创伤性膈疝,报告如下.

    作者:成绍东;李树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外科诊治进展

    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系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剧发展所致.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量坏死,胰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广泛出血坏死,腹膜后间隙大量血性渗出物,网膜组织被胰酶消化,为普外常见的重症之一.

    作者:高玉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拔管前2分钟静注异丙酚20mg+2%利多卡因1mg/kg,B组拔管时术作处理.结果拔管时两组血压(BP)均比麻醉后升高,A组无显著意义(P>0.05),B组明显升高(P<0.05),心率(HR),A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明显增快(P<0.05),拔管后2组BP和HR恢复至拔管前水平.结论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的预防或减轻气管拔管时引起BP增高,HR增快等剧烈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下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药品用量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使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作用及排泄均有改变,加之一个老年人身上同时惺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固然较多,因此如何对老年人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和老年药理学的重要内容,给老年人合理用药,提高老年人用药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已刻不容缓.

    作者:简子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立体定向毁损内囊前肢对大鼠脑内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囊前肢毁损后AMP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为难治性精神病病因的研究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腹腔注射苯丙胺(AMP)制作精神病动物模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电极毁损大鼠内囊前肢,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前额叶、间脑和脑干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内囊前肢毁损组前额叶DA和NE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均高于假毁损组(P<0.01);毁损组间脑DA、NE均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高于假毁损组(P<0.01);脑干 DA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高于假毁损组(P<0.01).结论 AMP模型大鼠前额叶DA含量增高、5-HT和NE含量下降,间脑DA、NE含量增高、5-HT含量下降,脑干DA含量增高,5-HT含量下降.立体定向毁损内囊前肢改变了脑内单胺类递质的水平.

    作者:王献清;尹乾坤;张福生;李俭普;郝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隐匿性嗜铬细胞瘤的麻醉处理2例体会

    2000年以来我院成功地进行了2例隐匿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学;吕希利;姜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必可酮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必可酮吸入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必可酮100μg-200μg经储雾罐吸入每日二次,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0.25mg-0.5mg/kg·d分二次.结果治疗组30例病人2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20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必可酮吸入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曹波;朱红梅;李树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在急性期和恢复期QT离散度比较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本文旨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QTd作一比较.

    作者:刘林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1999年6月至现在.我们将子宫下段高位切口运用于创宫产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宗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挫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肺挫伤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瑞士拉裴尔呼吸机对24例肺挫伤合饼全身多处伤的病人进行早期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通过血气分析、胸片、CT等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患者中19例痊愈,5例死亡,死亡率20.83%,死亡原因3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结论严重肺挫伤病人早期行机械通气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加快肺挫伤灶愈合.

    作者:施正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华法林与肠溶阿斯匹林治疗心房内血栓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华法林与肠溶阿斯匹林对心房血栓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房内血栓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肠溶阿斯匹林组.分别给予华法林,肠溶阿斯匹林口服,8周后复查心脏超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变化.结果 华法林组治疗后血栓块消退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血栓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醉气体吸附器吸附安氟醚废气效果观察

    选择80例行吸入麻醉的患者(ASAI-Ⅱ级),根据新鲜气流量(100%氧气)随机分为2组(n=40)2L/min组和<1L/min组(700-800ml/min).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术中吸人安氟醚(Enf),Enf蒸发器刻度为2.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mmHg.于气管导管口,麻醉机废气排出口,麻醉气体吸附器(主要成份为活性炭,南京天奥医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出口处各接一采样管,监测机械通气1小时三处的Enf浓度及PETCO2.结果氧流量2L/min组比<1L/min组排出Enf废气多(P<0.05)2组用吸附器后Enf为O(P<0.005),PETCO2较废气排出口低(P<0.01).结论 低流量麻醉和麻醉气体吸附器能明显降低Enf废气和CO2浓度.

    作者:王亚华;张俊峰;班崇云;云海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吸脂术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吸脂术观察临床效果,并对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小切口,在需吸脂部位注入大量肿胀液,经切口将超声探头在脂肪层内不停快速移动,使超声热能将脂肪完全乳化,用负压管将乳化脂肪全部吸出.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至1年随防观察,接受肿胀法内超声减肥的500例受术者,效果满意484例,较满意14例,效果不满意2例.结论肿胀法微创内超声减肥术设备简单,损伤小,无疤痕,快速,安全,有效,是目前一种较先进理想的减肥的方法.

    作者:王国昌;李茂玉;杜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1组口服瑞格列奈,1组口服格列齐特.分别测定FBG、2hBG、HbA1C、BMI及发生低血糖反应情况.结论,瑞格列奈控制餐后高血糖的作用较磺脲类好,引起低血糖机会少.

    作者:靳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醉期间呼吸暂停的原因和处理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功能不全,除与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外,可直接因麻醉的处理不当,继发循环功能的紊乱而造成危险的局面,如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组资料收集了本院1986~2002年在40352例麻醉中引起呼吸暂停的病例6例,其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45:10000,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引维;薛其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8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超高倍诊断仪快速检测分析

    目的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在快速检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8例临床诊断疑似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用超显微诊断仪直视活体检查,同时用培养法和免疫法分别检查支原体和衣原体作对照.结果超显微诊断仪检查支原体、衣原体阳性222例,检出率为77.1%;培养法支原体阳性109例,免疫法衣原体阳性66例,对照法支原体、衣原体总检出率为60.8%.超显微诊断仪法对支原体、衣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法(P<0.01),且诊断敏感性达94.6%.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诊断符合率较高,不失为一种新的快速、有效的初筛检测技术.

    作者:刘丽华;高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验体会.方法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2例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小结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3.2±3.56)min,手术中出血量(14.23±3.26)ml,均无术后发热.随访3月到6月,术后闭经4例,其余病例均有月经改善,无低钠血症、子宫穿孔等近期并发症,仅1例术后2月发现宫颈粘连.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有效的,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胡莉萍;程忠平;宋坚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若干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江门市地区某三甲医院2002~2004年间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支付费用方式、患者年龄、治疗效果.结论缩短乳腺癌患者住院天数、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杜春花;陈小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