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弘
1麻醉学科发展历史1846年,美国波士顿麻省医院,Morton医师将乙醚首次用于临床麻醉,并获得成功,开创了近代麻醉学的新纪元.由于麻醉学的成功,促进了外科、妇产科等手术学科的发展,同时对麻醉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学经历了158年的沧桑巨变,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基础理论和广泛临床实践的现代新兴学科.
作者:徐国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米非司酮治疗96例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伟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脑梗塞临床上较为常见.据统计,在综合医院尸检中,小脑梗塞占总尸检人数的1.5%,占神经科死亡人数的4.2%.在一组CT扫描病例中,小脑梗塞占脑梗塞的15%[1,2]临床上小脑梗塞多以眩晕或头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构音障碍、眼震及霍纳征等.但也有相当病例并不典型,常易误诊.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小脑梗塞有关临床与CT、MRI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辉;雷征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康复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血糖、血清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脑出血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5-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血脂代谢异常,且两者关系密切.
作者:谷德祥;李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1999-2004年共作256例急诊胃镜检查明确了诊断,并未有任何并发症.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4-6小时穿刺抽液.每周2-3次,如仍有分隔重复上述治疗.结果48例患者共穿刺147次,成功率100%,2例并发胸膜粘连,1例癌性胸水持续半年多.结论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微创的方法,便于患者接受.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通过45例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确定诊断中应做好鉴别诊断,并尽早尽快手术,其愈后一般情况良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早手术,其愈后良好.我们自1997年5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4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愈后较满意.
作者:赵长海;高南翔;李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液透析病人,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以及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或自体内瘘未成熟而急需透析建立血管通路,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将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胸穿引流的护理质量,达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后的感染率的目的.方法用塑料调速器代替以往的止血钳夹闭连接胸穿针的胶管,用负压引流袋代替以往的用50毫升注射器抽吸胸水.结果通过对6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改良后的胸穿引流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装置,使用改良后的胸穿引流装置,穿刺后的感染率由原来的1.67%下降到0,穿刺后的成功率由原来的98%上升为100%.结论改良后的胸穿术引流装置,质量轻、密闭性好,操作方便,能更好地控制抽吸速度,更适合基层医院临床的需要.
作者:黄春红;王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的护理难点和要点.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7例左全肺切除的护理过程.结果7例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术前改善机体功能,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道管理是康复的关键.全肺切除是针对一侧肺纤维化、肺不张、肺Ca根治等选择的手术.术后仅一侧肺代偿功能,创伤大.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护理,才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梗阻是普外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由于粘连导致的肠梗阻已上升至急性肠梗阻病例数的第一位.然而粘连性肠梗阻急性发作期的手术效果却不尽人意,复发率高.笔者试图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不正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的病变.心律失常多数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等;也可以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如早搏常见于神经紧张、疲劳、饮酒、喝浓茶.心电图是方便、易行的、普遍被使用的心律失常的检查仪器,尤其对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分析,心电图已成为临床比不缺少的检查手段,分析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有价值和为精确的应用,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尹海燕;王丽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8年11月,我校根据市卫生防病部门统一安排,对我校小学3~6年级学生共313人,集中口服阿苯达唑片(陕西汉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行驱肠道寄生虫治疗.其中34人出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春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本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方法对2003年5月-2003年12月来我院作健康体检的5021份乙肝两对半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0.5%,明显高于全国以及本省的平均水平.从分组情况看,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有着显著性差异,与年龄成正相关,10岁以下人群,基本接近全国或本省的平均水平.结论乙肝感染率与计划免疫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预防保健意识有明显关系.
作者:钟华;雷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囊结石病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今406例60岁以上高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病人术前合并症多、病情急、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直接有效的方法,延误手术时机是高龄病人胆道疾病死亡率和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重视合并症的治疗及术后的监测处理,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手术方式根据病变情况而定,应遵循快捷、简单、安全的原则.
作者:王春泉;高勇;袁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抽添手法针刺.对照组60例,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抽添针刺手法可有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作者:金英爱;赵敬东;吕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7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收到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干一;王静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器质及功能的损害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在控制高血压病的同时,应保护肾脏,减轻、延缓肾功能损害.笔者从1999-2003年采用随机、开放的方法,对96例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分为两组,予钙拮抗剂(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生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采用贝那普利,又名洛汀新,瑞士诺华制药生产)治疗,观察、对比双方对肾脏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毛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临床检验中,尿液分析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虽然自动化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受许多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已发观其BLD指标存在较多假阳性和假阴性,与镜检结果不符.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片面强调检验结果,是欠妥当的.
作者:汤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NS)常合并有高粘、高凝状态,加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进一步加剧血栓形成.本文观察了前列腺素E1(PGE1)、黄芪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避凝)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心孔;高泉;刘瑛;周丽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