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市中老年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与社区护理指导

王霞

关键词: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社区保健护理
摘要:目的 调查合肥市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 868名40~80岁(男1591人,女277人)合肥市省直机关在职、离退休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与体重指数与饮食状况的关系. 结果 确诊高血压患者686人,患病率达36.7%.其中年龄在70~79岁的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超过24 kg/m2为183例,占56.13%;50~5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结论 我市中老年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体重指数、饮食结构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护理、调整生活习惯相结合.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南宁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7 917例受试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分成4组:1组(腹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2组(外周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3组(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4组(正常对照):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观察指标包括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和血尿酸,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按IDF2005 MS诊断标准计算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结果 (1)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2 28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8.9%.(2)高血压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98% vs 26.12%),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各型肥胖高血压患病率按大小排列依次为腹型肥胖、外周型肥胖、MONW和正常组.(4)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Fins的影响后,SBP和DBP与HOMA-IR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控制HOMA-IR的影响后,SBP和DBP与Fins无相关性.控制HOMA-IR变量后SBP和DBP仍然与PBG显著正相关,但DBP与FBG无相关;控制TCH、LDL和HDL的影响后,SBP和DBP与TG仍然显著正相关.而控制TG的影响后,SBP和DBP与LDL仍然显著正相关,与TCH无相关.结论 广西南宁市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并随年龄而增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BMI、腰围、TG、PBG和LDL.

    作者:谈志强;黄慧;邓宏明;李必迅;胡才有;吕泽平;唐剑;王安平;覃保玉;杨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应用丹参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红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术后并发症、机体免疫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 该术式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均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新华;徐英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成人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住院治疗的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者,分析其细菌培养结果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60例尿培养阳性患者中,157例为细菌,3例为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77.8%,其中大肠埃希杆菌占51.3%;革兰阳性菌占20.6%.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达85.9%,对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达24.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耐药率12.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57.6%;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性达36.0%~51.0%;对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9%.结论 目前尿路感染仍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临床医师在选择抗生素时,要参考当地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任伟;杨沐;刁秀竹;柴树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可发展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究其原因,以低血钾诱发者较为常见.因此,及时纠正低血钾是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2000年3月至2006年1月,我们采用微量输液泵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血钾致TD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程莉红;方淑玲;谢莲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作者对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腹股沟疝患者采取一次性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道明;朱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合肥市中老年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与社区护理指导

    目的 调查合肥市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 868名40~80岁(男1591人,女277人)合肥市省直机关在职、离退休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与体重指数与饮食状况的关系. 结果 确诊高血压患者686人,患病率达36.7%.其中年龄在70~79岁的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超过24 kg/m2为183例,占56.13%;50~5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结论 我市中老年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体重指数、饮食结构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护理、调整生活习惯相结合.

    作者: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复合咪达唑仑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全髋置换术患者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术前肌肉注射的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戊乙奎醚组,n=11例)和B组(阿托品组,n=11例).A组肌肉注射戊乙奎醚0.5 mg+咪达唑仑0.06~0.07 mg/kg, B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0.06~0.07 mg/kg,于肌肉注射40 min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HR、MAP、SpO2的变化、镇静及遗忘程度评价.结果 与B组比较,A组HR给药后20~40 min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镇静程度比较:A组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遗忘程度比较:A组完全遗忘率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复合咪达唑仑优于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

    作者:吕蕴琦;冉菊红;王莉霞;韩雪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醒样反应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饮酒所致双硫醒样反应与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差异.方法 比较头孢类药物致双硫醒反应与急性酒精中毒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颜面充血程度、血酒精浓度、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2)在酒后30~120 min,单纯急性酒精中毒组血酒精浓度明显高于双硫醒样反应组(P<0.01),但后者面部充血程度明显重于前者(P<0.05)、心率加快也明显高于前者(P<0.05),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 使用头孢类药物时饮酒所致双硫醒样反应与头孢类药物有关,与饮酒的量无相关性.

    作者:周永明;唐世琪;胡春梅;徐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痔24例

    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经肛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4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飞;吕振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ICU感染者两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1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定,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在50%以上;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低约在3.6%;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ICU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朱虹;蔡佩佩;方萍;朱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静脉造影的影像学结果. 结果 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其中,单纯性小隐静脉曲张2例(0.84%),股浅静脉闭塞2例(0.84%),动静脉瘘及血管狭窄畸形3例(1.26%),余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结论 肢静脉顺行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友侠;胡何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钙素受体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通过影响峰值骨量和与年龄相关的骨量减少,在决定骨密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人们一直希望通过候选基因法寻找与骨质疏松发病显著相关的基因.降钙素(LCT)是人体调节钙代谢和骨转换的重要激素,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s,CTR)在骨骼中主要分布在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上,调节体内骨代谢和维持钙平衡.因此降钙素受体基因已成为当今较瞩目的研究方向,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引起重视.本文对CTR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邵宜波;章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2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为良性肿瘤,6例为卵巢瘤样病变,并发卵巢肿瘤蒂扭转3例,梗阻性难产致子宫先兆破裂1例.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应重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宁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随着内镜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因其安全有效、无需麻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于1999年8月至2005年11月,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原发、继发或残留结石共548例,效果满意.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利;项彩萍;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面积根尖周炎患牙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就诊患者中选择59例患大面积根尖周病变,即根尖周病指数(PAI)为4或5的单根管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用氢氧化钙做根管内封药;对照组29例,用甲醛甲酚做根管内封药;观察术后6个月的临床及X线片表现,并分析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组为93.3%,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组为86.2%;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氢氧化钙是较理想的根管内消毒剂.

    作者:姜毅;林南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同时进行35例临床观察

    2003年4月至2004年9月,作者采用腹腔镜妇科手术与胆囊外科手术同时进行治疗妇科肿瘤合并胆结石、胆囊息肉共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江梅;王亚平;海云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 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 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 47 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 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作者:吴君旭;王景祥;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观察与护理

    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42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观察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辛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福辛普利、福辛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11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福辛普利+美托洛尔组.分别治疗20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24 h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各组在治疗前后SBP、DBP、24h尿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24 h尿白蛋白下降程度、血糖变化值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值在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姚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