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杜利;项彩萍;王成

关键词:内镜治疗,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治疗, 临床护理体会, 影像学技术, 效果满意, 外科手术, 残留结石, 并发症, 麻醉, 继发, 电子, 报告, 安全
摘要:随着内镜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因其安全有效、无需麻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于1999年8月至2005年11月,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原发、继发或残留结石共548例,效果满意.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89例外科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1991 年至2005 年收治的89 例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 年至2005 年收治的89 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以左半结肠(43例)和右半结肠(38 例)为多.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77例,Hartmann 结肠造口术5例,探查术4例,捷径吻合术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提高对结肠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姚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阶梯方案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Ⅰ级疼痛患者口服消炎痛25 mg,每晚1次;Ⅱ级疼痛患者口服强痛定或可待因30 mg,每晚1次;Ⅲ级疼痛患者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1次/12 h.所有病例观察2周,并统计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癌性疼痛治疗显效率为88.4%,总有效率为98.7%.结论 三阶梯方案能有效缓解中晚期消化系癌性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

    作者:谢发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透患者生命的生命线.

    作者:龙良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 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 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 47 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 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作者:吴君旭;王景祥;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可发展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究其原因,以低血钾诱发者较为常见.因此,及时纠正低血钾是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2000年3月至2006年1月,我们采用微量输液泵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血钾致TD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程莉红;方淑玲;谢莲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术后并发症、机体免疫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 该术式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均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新华;徐英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系统康复对新鲜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比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系统科学康复治疗与未经早期康复治疗对肘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7月,经骨科手法或手术复位石膏固定28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治疗组),术后24~72 h开始康复治疗;另一组10例未经早期康复治疗,2~6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来我科就诊(对照组).经系康复统治疗后进行ROM(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 治疗组肘关节RO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程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不仅利于患儿骨折本身的愈合治疗,也可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运动功能,缩短患儿的康复周期.

    作者:吴鸣;朱亚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血压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 ,糖尿病高血压组(DM+EH),分别测定血糖、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对下肢动脉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相近,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近似.DM+EH组的收缩压高于DM组(P<0.05).DM+EH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高于单纯DM组(P<0.05).结论 老年DM+EH的患者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提示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期防治高血压,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作者:李中南;方朝晖;李远思;牛云飞;石国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安徽省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变应原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变应原.方法 应用德国麦德维斯公司提供的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01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清学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 变应原总检出率为78.21%(79例).阳性患者中户尘螨阳性率高,为69.62%(55例),其次为屋尘,56.96%(45例),花粉为16.45%(13例),猫毛、霉菌均为7.59%(6例),狗毛、蟑螂均为5.06%(4例).结论 尘螨、屋尘是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对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开展特异性免疫性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瑾;吴昊;方平;周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35例,常规按心衰治疗;LC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滴LC 3 g/d×2周,后改服LC 2 g/d×2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ECG及UCG改善程度.结果 (1)治疗后两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LC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LC组CO、SV、EF、FS、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治疗后LC组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4)治疗后LC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MLWHF)高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应用LC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CHF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芮铭安;孙赟;朱健;盛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同时进行35例临床观察

    2003年4月至2004年9月,作者采用腹腔镜妇科手术与胆囊外科手术同时进行治疗妇科肿瘤合并胆结石、胆囊息肉共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江梅;王亚平;海云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随着内镜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因其安全有效、无需麻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于1999年8月至2005年11月,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原发、继发或残留结石共548例,效果满意.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利;项彩萍;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西南宁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7 917例受试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分成4组:1组(腹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2组(外周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3组(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4组(正常对照):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观察指标包括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和血尿酸,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按IDF2005 MS诊断标准计算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结果 (1)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2 28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8.9%.(2)高血压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98% vs 26.12%),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各型肥胖高血压患病率按大小排列依次为腹型肥胖、外周型肥胖、MONW和正常组.(4)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Fins的影响后,SBP和DBP与HOMA-IR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控制HOMA-IR的影响后,SBP和DBP与Fins无相关性.控制HOMA-IR变量后SBP和DBP仍然与PBG显著正相关,但DBP与FBG无相关;控制TCH、LDL和HDL的影响后,SBP和DBP与TG仍然显著正相关.而控制TG的影响后,SBP和DBP与LDL仍然显著正相关,与TCH无相关.结论 广西南宁市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并随年龄而增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BMI、腰围、TG、PBG和LDL.

    作者:谈志强;黄慧;邓宏明;李必迅;胡才有;吕泽平;唐剑;王安平;覃保玉;杨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NPH)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探寻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新方法.方法 28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磺脲类,改服瑞格列奈 ,睡前注射NPH,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体重指数(BMI) 、低血糖发生情况、瑞格列奈和NPH的用量.结果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恂;王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静脉造影的影像学结果. 结果 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其中,单纯性小隐静脉曲张2例(0.84%),股浅静脉闭塞2例(0.84%),动静脉瘘及血管狭窄畸形3例(1.26%),余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结论 肢静脉顺行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友侠;胡何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以下结合病例介绍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程慧敏;董绍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中27%~85%[1].

    作者:徐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肾脏萎缩3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尸检证实的单侧或双侧肾脏明显萎缩的老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原发疾病、肾脏大小、并发冠心病的情况以及终死亡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有完整尸检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的30例患者 .结果 30例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糖尿病其次,前列腺肥大第三.患者的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8例患者有单侧肾动脉狭窄,24例可见肾脏皮质变薄,小球数目减少,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小管细胞萎缩,部分小管扩张,管腔内有透明管型;可见病变部位间质纤维化,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动脉壁增厚及玻璃样变.14例患者死于尿毒症晚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感染、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其余患者死于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结论 单肾或双肾萎缩,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杨继红;陈曼丽;王雪东;许桐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102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与临床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02例高血压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和无ST段变化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冠心病史以及有无自觉症状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102例高血压动态心电图有缺血性ST段变化34例(A组),其中有症状记录的9例,无症状记录的2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占心肌缺血的73%,占患者总数24.5%,与无缺血性ST段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冠心病史的17例,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缺血性ST段变化组的68例(B组),其中有症状记录33例,无症状记录35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间,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症状有否与心肌缺血性ST段变化无一定的相关性,动态心电图对监测高血压心肌缺血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特别价值.

    作者:陈根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观察

    寒战反应是硬膜外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增加围麻醉手术期风险.其严重时还会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影响术中监测及输液通道的维持.许多药物都曾用于寒战治疗,如哌替啶、多沙普仑、氯丙嗪等[1].但对东莨菪碱用于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报道较少.我们自2004年3月以来应用东莨菪碱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