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芮铭安;孙赟;朱健;盛净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左卡尼丁, 能量代谢, 老年人
摘要: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35例,常规按心衰治疗;LC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滴LC 3 g/d×2周,后改服LC 2 g/d×2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ECG及UCG改善程度.结果 (1)治疗后两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LC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LC组CO、SV、EF、FS、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治疗后LC组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4)治疗后LC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MLWHF)高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应用LC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CHF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2例临床分析

    严重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而棘手疾病之一.杨大章等[1]将顽固性鼻出血限为:常规鼻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鼻腔填塞(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出血者.

    作者:席庆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基因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51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p53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51例患者ER、PR、p53和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58.8%、29.4%、72.6%.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分期组别中未见明显差异,PR、p53及C-erbB-2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四组中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和C-erbB-2均有较高表达,且ER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

    作者:王跃华;赵铁;周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NPH)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探寻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新方法.方法 28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磺脲类,改服瑞格列奈 ,睡前注射NPH,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体重指数(BMI) 、低血糖发生情况、瑞格列奈和NPH的用量.结果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恂;王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放松与握拳:手背静脉穿刺方式的效果比较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用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中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手背静脉具有暴露部位小,活动度限制小的优点.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种手背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颅骨缺损修补术184例分析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了因颅骨缺损而施行颅骨修补术的病例184例,现就颅骨修补的适应证、修补材料、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赵飞;胡国武;吴冬雷;李军;洪正安;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醒样反应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饮酒所致双硫醒样反应与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差异.方法 比较头孢类药物致双硫醒反应与急性酒精中毒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颜面充血程度、血酒精浓度、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2)在酒后30~120 min,单纯急性酒精中毒组血酒精浓度明显高于双硫醒样反应组(P<0.01),但后者面部充血程度明显重于前者(P<0.05)、心率加快也明显高于前者(P<0.05),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 使用头孢类药物时饮酒所致双硫醒样反应与头孢类药物有关,与饮酒的量无相关性.

    作者:周永明;唐世琪;胡春梅;徐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作者对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腹股沟疝患者采取一次性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道明;朱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容量监测下的干体重实时调整

    目的 探讨在血透过程中利用在线血容量监测技术准确调整干体重的可能性.方法 测定100位患者透析中血容量的下降值和低血压的发生数.结果 血容量下降小于10%者共28例,无一例发生低血压.血容量下降在10%~15%者16例,低血压1例.血容量下降15%~20%者32例,低血压5例.血容量下降大于20%者13例,低血压6例.血容量平均下降速率第1小时为4.86%,第2小时为8.24%,第3小时为11.59%,第4小时为13.82%.并对血容量下降小于5%者增加超滤总量50%或1 L,血容量下降5%~10%者增加超滤总量25%或0.5 L,通过适当调整,干体重可较前下降3~5 kg.结论 在线血容量监测技术可监测患者血容量变化,对血容量进行实时安全的调整,尽可能避免了透析中的低血压和心血管的不稳定性;并可指导过多水分的清除,减轻了心血管系统的容量负荷和透析间期的高血压.

    作者:王丽;伍丽珍;王维红;黄云辉;彭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辛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福辛普利、福辛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11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福辛普利+美托洛尔组.分别治疗20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24 h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各组在治疗前后SBP、DBP、24h尿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24 h尿白蛋白下降程度、血糖变化值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值在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姚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及应用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参芎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 参芎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缩短持续时间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改善心电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UAP,效果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王学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也有所上升[1].

    作者:孙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阶梯方案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Ⅰ级疼痛患者口服消炎痛25 mg,每晚1次;Ⅱ级疼痛患者口服强痛定或可待因30 mg,每晚1次;Ⅲ级疼痛患者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1次/12 h.所有病例观察2周,并统计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癌性疼痛治疗显效率为88.4%,总有效率为98.7%.结论 三阶梯方案能有效缓解中晚期消化系癌性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

    作者:谢发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 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 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 47 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 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作者:吴君旭;王景祥;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应用丹参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红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同时进行35例临床观察

    2003年4月至2004年9月,作者采用腹腔镜妇科手术与胆囊外科手术同时进行治疗妇科肿瘤合并胆结石、胆囊息肉共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江梅;王亚平;海云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观察与护理

    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42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观察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6~18周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6~18周妊娠的效果.方法 电脑随机号法将92例16~18周妊娠妇女分成A、B、C三组,均在B超监护下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术,术后15 min分别阴道内塞米索400 μg(A组)、米索200 μg(B组)、甲硝唑200 mg(C组).结果 A、B两组出现规律宫缩时间、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明显缩短,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引产失败率、出血量均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安全有效,能缩短产程.

    作者:马俊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术中肠管切开减压,近远端肠管顺行灌洗,Ⅰ期肿瘤切除、吻合.结果 15例患者除1例吻合口瘘经引流冲洗后治愈,余病例全部Ⅰ期愈合. 结论 左半结肠癌引起肠梗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肠管减压、灌洗及术后扩肛,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取的.

    作者:冯辉;陈俊奎;余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51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常见于中老年的骨髓B淋巴细胞-浆细胞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占恶性血液病10%,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蛋白尿、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及感染.早期易误诊或漏诊,待明确诊断时一般是中晚期,预后不良.现将1992年2月至2003年9月51例MM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詹其林;丁美琪;潘民;虞国慧;叶丽;刘宁复;许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102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与临床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02例高血压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和无ST段变化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冠心病史以及有无自觉症状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102例高血压动态心电图有缺血性ST段变化34例(A组),其中有症状记录的9例,无症状记录的2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占心肌缺血的73%,占患者总数24.5%,与无缺血性ST段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冠心病史的17例,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缺血性ST段变化组的68例(B组),其中有症状记录33例,无症状记录35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间,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症状有否与心肌缺血性ST段变化无一定的相关性,动态心电图对监测高血压心肌缺血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特别价值.

    作者:陈根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