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的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孙莉

关键词:异位妊娠, 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 定量测定, 保守治疗, 成功率, 技术, 患者
摘要: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也有所上升[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血压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 ,糖尿病高血压组(DM+EH),分别测定血糖、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对下肢动脉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相近,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近似.DM+EH组的收缩压高于DM组(P<0.05).DM+EH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高于单纯DM组(P<0.05).结论 老年DM+EH的患者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提示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期防治高血压,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作者:李中南;方朝晖;李远思;牛云飞;石国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透患者生命的生命线.

    作者:龙良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肾脏萎缩3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尸检证实的单侧或双侧肾脏明显萎缩的老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原发疾病、肾脏大小、并发冠心病的情况以及终死亡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有完整尸检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的30例患者 .结果 30例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糖尿病其次,前列腺肥大第三.患者的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8例患者有单侧肾动脉狭窄,24例可见肾脏皮质变薄,小球数目减少,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小管细胞萎缩,部分小管扩张,管腔内有透明管型;可见病变部位间质纤维化,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动脉壁增厚及玻璃样变.14例患者死于尿毒症晚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感染、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其余患者死于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结论 单肾或双肾萎缩,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杨继红;陈曼丽;王雪东;许桐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35例,常规按心衰治疗;LC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滴LC 3 g/d×2周,后改服LC 2 g/d×2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ECG及UCG改善程度.结果 (1)治疗后两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LC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LC组CO、SV、EF、FS、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治疗后LC组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4)治疗后LC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MLWHF)高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应用LC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CHF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芮铭安;孙赟;朱健;盛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PCR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我院皮肤性病科生殖器疣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感染情况.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对38例尖锐湿疣(CA)患者和60例亚临床患者进行HPV 6,11,16,18检测.结果 (1)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9.4%(54/68)和76.7%(23/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患者疣体组织、亚临床患者的皮损标本检出率分别为94.7%(36/38)和68.3%(41/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8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6、11型占75.3%(58/77),感染HPV16、18型占10.4%(8/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乳头瘤病毒感染无性别差异;(2)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3)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

    作者:李本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起搏12例

    目的 探讨使用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在床旁快速、安全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方法 对12例患者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结合QRS波群在V1及Ⅱ导联主波方向及起搏阈值对临时起搏电极进行定位.结果 临时起搏电极一次送入到位,成功率100%,无穿刺失败、血气胸、栓塞、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1±3.4) min;平均起搏阈值(0.9±0.2)V;临时起搏器保留时间(4.0±2.24) d. 结论 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经右颈内静脉,使用普通电极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张世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骶前肿瘤2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2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B超、CT等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有: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切除8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2例,肿瘤完整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未切除1例.并发症有出血3例、直肠损伤2例、术后骶前感染2例、脓肿形成1例. 结论 对于原发性骶前肿瘤均应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作者:邱陆军;雷春;余继海;朱志强;王成;滕安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静脉造影的影像学结果. 结果 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其中,单纯性小隐静脉曲张2例(0.84%),股浅静脉闭塞2例(0.84%),动静脉瘘及血管狭窄畸形3例(1.26%),余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结论 肢静脉顺行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友侠;胡何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的表达.结果 GSTπ阳性率为2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阳性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0.05,初治组阳性率为15%(10/67),复发/难治组为41.0%(11/27),GSTπ阳性者CR率低于GSTπ阴性者(25%: 82%),P<0.05,GSTπ表达与P170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GSTπ是AL临床耐药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且与P170显著正相关.

    作者:牛伶;鲍扬漪;彭丽娟;何皖伟;聂泽丰;高蓉;时峰;史杏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阶梯方案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Ⅰ级疼痛患者口服消炎痛25 mg,每晚1次;Ⅱ级疼痛患者口服强痛定或可待因30 mg,每晚1次;Ⅲ级疼痛患者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1次/12 h.所有病例观察2周,并统计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三阶梯方案对中晚期消化系癌性疼痛治疗显效率为88.4%,总有效率为98.7%.结论 三阶梯方案能有效缓解中晚期消化系癌性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

    作者:谢发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面积根尖周炎患牙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就诊患者中选择59例患大面积根尖周病变,即根尖周病指数(PAI)为4或5的单根管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用氢氧化钙做根管内封药;对照组29例,用甲醛甲酚做根管内封药;观察术后6个月的临床及X线片表现,并分析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组为93.3%,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组为86.2%;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氢氧化钙是较理想的根管内消毒剂.

    作者:姜毅;林南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观察

    寒战反应是硬膜外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增加围麻醉手术期风险.其严重时还会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影响术中监测及输液通道的维持.许多药物都曾用于寒战治疗,如哌替啶、多沙普仑、氯丙嗪等[1].但对东莨菪碱用于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报道较少.我们自2004年3月以来应用东莨菪碱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基因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51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p53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51例患者ER、PR、p53和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58.8%、29.4%、72.6%.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分期组别中未见明显差异,PR、p53及C-erbB-2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四组中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和C-erbB-2均有较高表达,且ER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

    作者:王跃华;赵铁;周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剂量丙咪嗪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目的 评价小剂量丙咪嗪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丙咪嗪12.5 mg,3次/d,疼痛症状消失的继续用药半个月,逐渐减量停用.胰激肽原酶针剂30单位加入0.9%氯化钠250~500 ml液体中静滴,1次/d,连续用药两周后改为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单位,3次/d维持巩固治疗,总疗程两个月.结果 治疗5~7 d疼痛症状消失者10例,症状减轻好转4例,无效1例.随访半年,1例疼痛症状复发,再次用药仍然有效.治疗过程中个别病例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症状外,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 小剂量丙咪嗪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镇痛作用起效快,疗效较好,无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吴乐霞;胡琛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术后并发症、机体免疫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 该术式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均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新华;徐英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术中肠管切开减压,近远端肠管顺行灌洗,Ⅰ期肿瘤切除、吻合.结果 15例患者除1例吻合口瘘经引流冲洗后治愈,余病例全部Ⅰ期愈合. 结论 左半结肠癌引起肠梗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肠管减压、灌洗及术后扩肛,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取的.

    作者:冯辉;陈俊奎;余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脾动脉栓塞术是在X线引导下,使用明胶海绵直接栓塞脾动脉的分支,造成脾脏部分梗死,从而减少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和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以达到治疗目的.它是近年来治疗ITP的新方法.自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9例ITP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皖珍;伊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放松与握拳:手背静脉穿刺方式的效果比较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用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中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手背静脉具有暴露部位小,活动度限制小的优点.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种手背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2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为良性肿瘤,6例为卵巢瘤样病变,并发卵巢肿瘤蒂扭转3例,梗阻性难产致子宫先兆破裂1例.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应重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宁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也有所上升[1].

    作者:孙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