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敏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早孕人流术中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方法对1000例早孕妇女给予吸入笑气以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另选择1000例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无镇痛措施(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及出血量,分别记录手术时、清醒后Bp.p等参数,以及苏醒情况.结果笑气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口松弛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苏醒早,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孕妇人流镇痛无不良影响.是人工流产术中适宜的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陆林英;周文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现代医学影像学,它包括普通的X线检查与先进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体层成像(MRI)及DSA和CR等数字式成像.
作者:国小满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次性腔内手术疗法.方法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同时行膀胱气压弹道碎石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除碎石后膀胱粘膜有散在充血、水肿外,无1例膀胱穿孔,未见结石复发及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颜尧雄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于危重病人,选择一种良好的输液途径,维持稳定的输液过度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科对危重病人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满意效果,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套管轮,对血管损伤小,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治疗及抢救,避免反复穿刺,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监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
作者:岳耀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胎心监护中无刺激试验是妊娠期胎儿监测的必要手段,它主要是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变化,伴随胎动所发生的胎心率的变化作为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的一项指标,本试验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又称胎动加速试验,通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胎动时胎心率加快为反应型,说明胎儿胎盘功能良好,而无胎动或胎动时胎心率无加快为无反应型,考虑为胎盘功能不良.但NST受胎儿行为影响,存在着假阳性率高和耗时长等特点,难以准确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给临床处理带来不必要的干扰,而胎儿睡眠是造成无反应型错判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常用的3种唤醒胎儿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提高影像学科医师对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认识能力.方法分析了6例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结果总结了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特点.结论只要我们注意结合临床表现,认真分析X线表现,深入了解病史及病人生活习惯,配合临床及其它相关科室,是可以及早发现本病的.
作者:李强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服TMZ 20mg,每天3次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运动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试验前相比,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运动时间延长10%和运动总作功提高25%(P<0.05),运动后ST段下降1mV时间均明显延长30%(P<0.001).且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40%,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TMZ,可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心血管危险降低.
作者:鲁蒨;张书富;陈德;华尔铨;马瑾;周依蒙;王渊明;吴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儿童牙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它不但会影响儿童的饮食、消化及身体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医生进行牙病治疗时需给予儿童特殊的护理配合,以免给儿童牙病的治疗工作增加难度.[1]现将本人的一点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谢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人体何时开始发生老年性变化不易界定.有的学者认为,成长期未即为老年化的开始,这样就势必将20多岁的青年人划入老年的行列,虽然有些青年冠状动脉内膜上已有脂质沉着,但此z动脉z样z化范畴,并不等于心脏老化.心脏老化病变是几十年漫长时间逐渐演变的过程,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心脏老化多在70岁以后,当然年份上的岁数不等于实际的生理年龄,二者差别可大可小.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产启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大于500ml者,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产后隐匿性出血,实属产后出血.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出血不止,并且无力将其排出,血聚于宫腔内,故又称宫腔积血,是产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因为此类产妇阴道流血量不多,只有在腹部加压时,才有血块或暗紫色液自阴道内排出,故易被忽略而造成严重后果.本科2004年1~6月发生2例,1例为刮宫产后,1例为自然分娩后,2例均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抢救后脱险.
作者:刘义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的抗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模型,用黄芪500mg/kg、1000mg/kg、2000mg/kg分别给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30天,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血清尿素、肝糖原的含量变化及不同时间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观察黄芪的抗疲劳功效.结果3个剂量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疲劳小鼠尿素的产生,降低血液中尿素水平,减小小鼠运动后血乳酸曲线面积,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含量(P<0.01).结论提示黄芪有增强机体运动负荷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消除疲劳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凤文;刘荣珍;赵鹏;李彬;何为涛;杨俊峰;傅伟忠;王彦武;姚思宇;何励;谭宗艳;覃辉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流行,笔者1998~2003年应用双黄连静脉注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泽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EICU所有接受肝素治疗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原发病、肝素治疗的时机与用量、治疗前后出血倾向纠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预后与死亡原因等.结果12例(男:女=8:4),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64岁;8例肝素治疗前就合并出血倾向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7例(58.3%);所有患者中痊愈5例(41.7%).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治疗效果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
作者:许福祥;戴晓勇;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75例白内障患者实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系统护理.结果375例患者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患者情绪稳定,配合良好,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均在15~25min之内,术中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项治疗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表面麻醉作用时间短,必须尽可能减少操作时间,所以此手术除医生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护理工作者、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媛;江琼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感染与粒细胞减少症之间的关系;观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粒细胞减少症治愈费用的影响.方法比较粒细胞减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CVB感染率;比较粒细胸减少症组中两个CVB感染阳性和阴性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对比应用和未应用IVIG两组粒细胞减少症治愈所需的医药费.结果粒细胞减少症患儿CVB感染率为26.1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感染组与非CVB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应用和未应用IVIG的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治愈所需的医药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VB感染可能为粒细胞减少症另一重要病因;CVB感染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比其他因素强;应用IVIG并不明显增加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治愈的医疗费用.
作者:陈广龙;蒋瑾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与分娩结局的有关因素及对围产期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元月至200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临产前发生胎膜早破的273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剖宫产率为50.1%.明显高于同期无PROM孕妇剖宫产率(25%).孕周>36周者,破膜>4小时内,自然临产者明显多于孕周<36周者.结论胎膜早破有明显潜在难产因素,孕周大小与潜伏期长短有关.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马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内科简易手术,简便易学,创伤小,安全系数高,广泛用于气胸、液气胸及胸腔积液等的引流治疗.经观察其主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发生率为20%左右,轻重不一,多发生在皮下组织松弛的患者.
作者:何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中胀,腹痛2年余入院.常因饮食不当后出现腹胀、上腹部隐痛,每次持续时间1~4h不等,轻时可自行缓解,加重时需服腹泻药通便后方能缓解,无恶心、呕吐、发热.平素精神食欲正常,大便规律.病程中曾有一次腹胀持续4h,缓解后查肝功ALT、AST、ALP明显增高,未治疗,10d后恢复正常.发作期间精神食欲好,无特殊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肝炎病毒学及巨细胞病毒检查(-),B超肝、胆、胰腺、肾未见异常.后进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示:肝脏内未见实质性病灶,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胰腺正常.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肝裂内嵌入综合征,未给特殊治疗,嘱患者避免吞气过多及进食产气多的食物,出院后未复发.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PT、APTT、F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PT、APTT、Fg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PT、APTT延长,Fg值降低,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曹春鸾;唐吉斌;崇慧峰;汪亚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心神经官能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从肝主疏泄、主谋虑、藏血与心的母子关系等方面探讨了该病的发生与肝的相关性,并列举验案三则,分别从调肝、镇肝、养肝等不同方法治疗加以说明.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