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黄消炎止痛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赵军太;魏荣堂

关键词:麝黄消炎止痛膏, 制备,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麝黄消炎止痛膏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证实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黄芩、苦参等提纯后制成软膏,用于治疗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结果该药物对混合痔、肛瘘和内外痔总有效率分别是97.2%、96.8%,、94.7%.结论该药物对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笑气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早孕人流术中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方法对1000例早孕妇女给予吸入笑气以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另选择1000例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无镇痛措施(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及出血量,分别记录手术时、清醒后Bp.p等参数,以及苏醒情况.结果笑气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口松弛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苏醒早,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孕妇人流镇痛无不良影响.是人工流产术中适宜的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陆林英;周文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环孢素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康力龙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康力龙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SAA)疗效.方法观察组CsA 3-5mg·kg-1·d-1及康力龙7mg·m-2·d-1口服、G-CSFl50ug·d-1皮下注射,对照组:SSL方案康力龙(S)7mg·m-2·d-1口服,一叶秋碱(S)16mg·d-1,肌注,左旋咪唑(L)100mg·d-1口服.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中15例有效,有效率57.7%;其中7例达到治愈标准,随访2年血像骨髓象均正常.对照组23例,有效5例,有效率21.7%,1例达到治愈标准.结论环孢素A(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康力龙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SAA)较SSL方案疗效明显提高,P<0.01;早期感染和死亡率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刘志胜;何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Hawley保持器和透明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100例疗效对比

    牙列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正畸系统治疗,要求去除固定矫正器,戴用活动保持器.正畸治疗后的保持一直是困扰广大正畸医师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100例患者正畸术后,采用Hawley保持器和透明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的对比,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孕症妇女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前常规筛查衣原体、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不孕症妇女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前常规筛查衣原体、支原体,及时治疗隐性感染病例,杜绝医源性传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不孕症门诊63例患者为筛查组,一般门诊不孕症患者47例为对照组.筛查组造影前常规行沙眼衣原体检测,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感染病例按敏感药物治疗.治疗后复查衣原体、支原体正常者的筛查组、对照组病例均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并用加味四物汤内服,通经软坚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解毒化瘀中药热敷少腹,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2年内受孕情况.结果筛查组63例,足月分娩50例,总治愈率79.3%.对照组47例,足月分娩25例,总治愈率53.1%.筛查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而其对生殖系统的危害也远大于后者,筛查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把衣原体、支原体筛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世凤;牛小兰;周琴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儿粒细胞减少症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感染与粒细胞减少症之间的关系;观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粒细胞减少症治愈费用的影响.方法比较粒细胞减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CVB感染率;比较粒细胸减少症组中两个CVB感染阳性和阴性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对比应用和未应用IVIG两组粒细胞减少症治愈所需的医药费.结果粒细胞减少症患儿CVB感染率为26.1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感染组与非CVB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应用和未应用IVIG的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治愈所需的医药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VB感染可能为粒细胞减少症另一重要病因;CVB感染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比其他因素强;应用IVIG并不明显增加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治愈的医疗费用.

    作者:陈广龙;蒋瑾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致皮下气肿原因浅析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内科简易手术,简便易学,创伤小,安全系数高,广泛用于气胸、液气胸及胸腔积液等的引流治疗.经观察其主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发生率为20%左右,轻重不一,多发生在皮下组织松弛的患者.

    作者:何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咳嗽的诊治体会

    慢性咳嗽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严重或频繁咳嗽,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4月诊治62例慢性咳嗽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银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开展无偿献血者心理护理的现状

    按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步骤综述了采供血机构开展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现状,提出应尽快拓宽采供血机构医护人员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采供血机构心理护理模式.

    作者:马小芳;黄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材鉴别经验谈--火试鉴别法

    火试法鉴别中药简便易行且较准确,具有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笔者从事基层中药材监督检验工作20多年,经常运用火试法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查获许多伪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特别是用于中药材及饮片监督检验的初筛,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火试经验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腹腔镜二次探查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监测中的价值初探

    目的评估腹腔镜二次探查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已完成手术和化疗计划的卵巢癌14例、子宫内膜癌4例、输卵管癌3例和子宫颈癌1例作腹腔镜二次探查术.平均年龄(54.5±13.6)岁.FIGO临床分期1期13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2例.结果无1例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0.6±1.5)min.术中出血(30±3.5)m1.术后住院(5.1±1.2)天.19例腹腔镜观察未见阳性病灶,腹腔镜细胞学检查阳性率13.6%,术后随访2例卵巢癌、2例输卵管癌和1例子宫内膜癌复发.结论从我们的初步探查经验看:腹腔镜二探术是监测完成计划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首选方式.

    作者:丁佩芳;程忠平;胡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肝裂内结肠嵌入综合征1例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中胀,腹痛2年余入院.常因饮食不当后出现腹胀、上腹部隐痛,每次持续时间1~4h不等,轻时可自行缓解,加重时需服腹泻药通便后方能缓解,无恶心、呕吐、发热.平素精神食欲正常,大便规律.病程中曾有一次腹胀持续4h,缓解后查肝功ALT、AST、ALP明显增高,未治疗,10d后恢复正常.发作期间精神食欲好,无特殊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肝炎病毒学及巨细胞病毒检查(-),B超肝、胆、胰腺、肾未见异常.后进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示:肝脏内未见实质性病灶,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胰腺正常.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肝裂内嵌入综合征,未给特殊治疗,嘱患者避免吞气过多及进食产气多的食物,出院后未复发.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评估与救护

    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而滞后的交通管理,道路的扩展和社会治安不佳,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利器等往往造成受伤者机体严重创伤,常危及伤者生命.多发性创伤又分为多发伤、复合伤、多处伤、联合伤.其中多发伤是临床创伤中发生率较高为常见的,常涉及全身多处器官损伤,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从而延误佳救护时机危及患者的愈后.多发性创伤是在同一种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所以首诊正确、合理的救护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75例白内障患者实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系统护理.结果375例患者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患者情绪稳定,配合良好,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均在15~25min之内,术中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项治疗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表面麻醉作用时间短,必须尽可能减少操作时间,所以此手术除医生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护理工作者、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媛;江琼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胸腹复合多脏器创伤诊治

    由于建筑、交通事故、斗殴等因素,导致胸腹部复合多脏器创伤的病人时有发生,且伤情严重,损伤多为2种以上脏器,多的可达5~6种器官复合伤.对复杂的胸腹复合伤能否及时做出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十分重要意义.从1996年到2004年我科共救治76例复杂胸腹多脏器损伤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汉章;严剑山;梁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鳖甲醇浸出物含量测定

    鳖甲炮制方法较多,炮制时间不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溶出率的高低就有所不同,以其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确定佳炮制工艺是中药炮制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张诚;刘林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探讨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评价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EICU所有接受肝素治疗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原发病、肝素治疗的时机与用量、治疗前后出血倾向纠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预后与死亡原因等.结果12例(男:女=8:4),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64岁;8例肝素治疗前就合并出血倾向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7例(58.3%);所有患者中痊愈5例(41.7%).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治疗效果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

    作者:许福祥;戴晓勇;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其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79例并发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糖尿病患者经积极有效的血糖控制,术前血糖为7.0~11.0mmol/L,术中血糖为8.3~13.9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死亡.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只要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以防治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剑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三种唤醒胎儿方法的探讨

    胎心监护中无刺激试验是妊娠期胎儿监测的必要手段,它主要是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变化,伴随胎动所发生的胎心率的变化作为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的一项指标,本试验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又称胎动加速试验,通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胎动时胎心率加快为反应型,说明胎儿胎盘功能良好,而无胎动或胎动时胎心率无加快为无反应型,考虑为胎盘功能不良.但NST受胎儿行为影响,存在着假阳性率高和耗时长等特点,难以准确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给临床处理带来不必要的干扰,而胎儿睡眠是造成无反应型错判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常用的3种唤醒胎儿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先安治疗频发房早和初发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先安治疗频发房早和初发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频发房性早搏或初发房颤的住院病人,治疗组30例应用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每日90~120mg,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7天一疗程,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心先安对治疗频发房早、初发房颤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勇;汤雪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小结

    目的探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服用胃炎胶囊,对照组50例服用摩罗丹.观察疗效、胃镜、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70%;治疗组在胃镜、胃粘膜病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胃炎胶囊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陈治凎;林越汉;邱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