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外科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刘艳珍

关键词:外科处置室, 医院感染管理, 患者, 医务人员, 医疗费用, 经济负担, 护理质量, 工作质量, 工作量, 学界, 死亡
摘要:医院感染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还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而处置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处置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刻不容缓.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评估与护理对策

    糟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更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占非创伤性截肢病因的50%,国内报道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约0.9~1.7%,老年糖尿病患者2.8%~14.5%.预防是治疗的关键,本文通过科学评估筛选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并寻找减轻和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作者:戴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对50例产妇行脊麻一硬膜外联合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采用分娩镇痛进入产程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汤辉;姚瑜平;周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浅谈外科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还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而处置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处置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刻不容缓.

    作者:刘艳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喉镜明视下插胃管在抢救中毒病人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中毒病人日趋增多,插管洗胃是抢救中毒患者重要而关键的措施,洗胃的早晚和彻底与否对于病人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少数患者因喉头水肿压迫食管或老年性食道口狭窄,昏迷、抽搐、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口服急性重度中毒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配合洗胃,致使插胃管困难,而延误抢救时机,或造成较明显的继发损伤.对此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喉镜明视下插胃管洗胃30例,均一次成功,无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慧芳;董宝林;杨莉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自攻自断螺钉在磨牙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磨牙残冠的保存一直是口腔临床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过多年的临床结果表明:用桩核修复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的残冠后,可显著延长其寿命.但是,它对桩的共同就位到要求高,而且对根管细和弯曲的病例不适合用桩核全冠修复,笔者对这类患者采用了自攻自断螺钉全冠修复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对36例磨牙残冠修复的患者进行了2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十分理想.

    作者:唐军;孟立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正确对待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

    优维显是常用的造影剂.随着CT机的普及而更被广泛应用于CT增强扫描,由于其渗透压高可达血浆的8倍,在静脉内快速注入大剂量时会引起红血球变形,邹缩和积聚而使血管扩张,心室收缩减弱,血压降低病人不易耐受而引起过敏反应.造成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姜宝东;陈家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AMI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及常规治疗,28例AMI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70%和14.29%(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惠婷;邱晓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慢阻肺引起精神症状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引起的精神症状.方法分析36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出现的精神症状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时,常见的副作用是引起神经兴奋,引起失眠、烦躁、乱语等精神症状.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易引起精神症状.

    作者:关日邦;胡学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流变学的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肝素(每天100毫克人液静脉泵入,连用三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家用稳心颗粒,每天3次,每次1袋.结果治疗10天,治疗组有效率95.1%,对照组70.0%,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81.58%,对照组62.5%,组间比P,<0.05;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APTT至对照190%,凝血酶原时间至(15.0±1.9)s:对照组APTTll0%、凝血酶原时间(10.5±1.3)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稳心颗粒有改善血流变学指标的作用,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应用疗效稳定.

    作者:王魁芸;徐文青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仍然较高,一般报道斜疝术后复发率约在4%左右,但也有高达10%的报告,直疝术后复发率,约比斜疝高4~6倍,多在术后1年内复发.1复发原因1.1手术适应症问题严格掌握适应症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如腹内压增高因素可诱发腹股沟疝复发.所以,对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者不宜手术.慢性长期卧床病人不宜手术,过度肥胖者腹股沟区脂肪沉积、肌肉、腱膜组织因脂肪浸润无力,术后易复发.早期疝的继发病理变化不严重,手术成功率高.若拖延日久,甚至到了老年,疝块巨大,显然术后易复发.

    作者:徐宏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浅谈护患关系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沟通,是护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种关系沟通,是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护士是掌握一定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是健康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当患者产生健康问题而需要护士参与健康服务时,护士与患者便进入一种特殊的关系中,所以说护患者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沟通对于做好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护患关系沟通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有待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作者:郑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生化颗粒治疗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1一般资料2004年1月~12月,在本院门诊要求终止妊娠者共534例,其中手术流产303例,药物流产2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使用新生化颗粒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和持续天数,月经恢复等情况.

    作者:黎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进展

    急性脑梗死(AICD)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根治方法.在血液稀释、光量子疗法和溶栓治疗等诸方法中,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热点,由于溶栓药物在AICD早期溶栓应用能带来严重出血的潜在危险[1],所以此项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非常重要,现将近几年来AICD早期溶栓治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雪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枳实颗粒防潮工艺的研究

    中药颗粒剂一般都存在程度不同易吸湿变质的特征,但从防潮角度对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报道很少.在这里笔者试以枳实颗粒为例介绍从制剂工艺及其辅料性能出发来改善中药颗粒剂防潮性能的方法.

    作者:张大勇;左朝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翼点人路的改良

    翼点人路为额颞区人路,是当前显微神经外科应用广泛的开颅方法.本文对经典翼点入路的优缺点及其改良方式的来源、种类及其适应症等方面作一论述.

    作者:万登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葡萄糖注射液5-HMF的量与消毒位置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5-HMF)生成量与位置的关系.方法测定在高压消毒灭菌柜不同层同位置同时取样、同层同时不同位置取样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以确定5-羟甲基糠醛(5-HMF)生成量与消毒位置的关系.结果不同层同位置、同层同时不同位置生成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检验时,应注意抽取消毒柜的上层及各层正中央处的样品进行5-羟甲基糠醛(5-HMF)检查,因这些位置的样品的5-HMF含量较其它位置的含量高.

    作者:梁少玲;孔令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鱼腥草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胸腔积液85例临床观察

    胸腔积液可为多种疾病的合饼症、并发症特别在落后的农村山区,尤其多见.1997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胸腔积液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俊;胡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丁卡因表麻鼻息肉摘除术发生心跳呼吸骤停1例

    患者,男性,30岁,体重68kg,术前血常规、心电图、胸透无异常.因鼻腔息肉在丁卡因表麻下行鼻息肉摘除术.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入室置半靠位用1%丁卡因3ml(30mg)浸棉片敷于息肉基部,2分钟后病人面色发绀,全身肌肉不自主抽搐,心音消失,大动脉无搏动,血压为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面罩加压给氧人工呼吸.静注肾上腺素lmg,同时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机维持呼吸,继续心脏按压,约1分钟后心跳恢复,心率120次/分,血压80/60mmHg,予以激素、纠酸、脱水、利尿等治疗后,病人出现微弱呼吸,血压120/75mmHg.半小时后自主呼吸完全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恢复,尿量1000ml,血压116/72mmHg,心率90次/分,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李裕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病案分析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型腰突症.方法先控制病人的痛麻,其方法是手法、中导、温针、骶管注药、腰牵及口服中西药物等,10天即可缓解症状,然后再施针刀松解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反横突间肌后,大重量牵引下(120-150kg左右)应用双拇指按压手法,使突出的髓核复位或远离马尾和经,再通过疗养,可治愈中央型腰突症,结果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3.3岁,病程2个月-20年)优38例(占55.7%)良26例(占3x 5%)差4例,占5.8%),总有效率为94%.是目前治疗中央型腰突症的一种有效疗法.

    作者:陈风军;陈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ELISA双抗原夹心法在梅毒检测中的重要分析

    目的通过三种实验方法对梅毒进行检测.方法应用TEUST、SLISA和TPPA实验检测80例患者血液.结果80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中TPPA阳性为72例(90%),阴性为8例(10%).结论实验结果说明ELISA法对梅毒检测的检出率较高.

    作者:冯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