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白玲;赵桂臣
目的 通过对大连市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现状的揭示和预防对策的总结,提示人们乙肝的防治现状是我国现阶段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方法 对大连市 2001-2006 年上报的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1-2006 年大连市乙肝的年均发病率为 33.62/10 万,与 1979 年刚进行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时乙肝年均发病率相比下降了 41.0%; 10 岁以内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控制在 24.8/10 万,与未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同年龄段相比(75.23/10 万)下降了 67.3%,乙肝病毒携带率由免疫规划实施前的 3.69% 下降到 0.89%,下降了 75.88%,免疫措施的干预和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打破了病毒性肝炎的自然流行规律.结论 乙肝的防控工作应采取以疫情监测、强化监督、控制医源性血源性传播、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培训骨干、防治研究等以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吴隽;刘丹;贾秀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牡蛎肉水提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4 月龄的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给予牡蛎肉水提液灌胃 3 个月后处死,三点弯曲实验测定股骨生物力学,对胫骨上段松质骨进行不脱钙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牡蛎肉水提液组大鼠与去卵巢组大鼠相比,大载荷、大挠度、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增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及骨小梁宽度(Tb.Th)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单位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下降.结论 牡蛎肉水提液能够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
作者:张婉虹;谢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部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对做好本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部的疫情资料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选择 HFRS 疫区驻训部队人群为干预对象,以人群发病频数为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某部自 1962 年 10 月发现首例患者以来,呈散在发生,仅个别情况下长期密切接触疫源地才偶见局灶性暴发.报告病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1 年后呈零星散发;病例多集中在 C、G、M 等单位; 以 20~40 岁发病居多; 发病季节以春夏季高峰为主,呈明显的双峰现象;患者以战士为主等特点.结论 针对野外驻训部队的实际,采取以环境整治、防鼠与防虫和强化防护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保障了部队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基本摸清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针对性提出的预防对策行之有效.
作者:杨占清;刘元东;李子建;黄尉初;党勃;王猷金;付留杰;戚金荣;车吉泊;苏静静;唐木涛;于晓敏;叶乔生;汤先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胃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 90 万人新诊断为胃癌[1],尽管工业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胃癌死亡率仍占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2].在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居全死因的第二位,其中胃癌所占份额很大[3].近年来,对胃癌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胃癌治疗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手术、化疗、放疗、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胃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免疫和过继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胃癌的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陈国华;虞建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的防护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改进 X 线诊断摄影屏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种类型的乡镇卫生院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医用 X 线机在进行腰椎正位片摄影时,采用校正的 FJ-347A 型 X、γ剂量仪测量屏蔽室观察孔的散射辐射剂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 F 检验.结果 本次共对 189 个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进行了屏蔽室内散射辐射量的测定,其中,Ⅰ类 35 个、Ⅱ类 36 个、Ⅲ类 88 个、Ⅳ类 30 个.散射辐射剂量率,Ⅰ类为 16.8~650.3 μGy/h,平均为 95.3 μGy/h;Ⅱ类为 0.3~393.2 μGy/h,平均为 58.7 μGy/h;Ⅲ类为 0.2~1.8 μGy/h,平均为 1.3 μGy/h;Ⅳ类为 1.2~9.5 μGy/h,平均为 2.7 μGy/h.四类屏蔽室内的散射辐射剂量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5).结论 Ⅲ类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的防护效果好.
作者:李金保;李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铁路警察和监狱警察睡眠质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 87 名广州铁路警察进行抑郁焦虑调查,并以 87 名监狱警察作为对照组.结果 铁路警察睡眠质量总分 8.36±4.34,睡眠问题发生率 50.57%;监狱警察睡眠质量总分 6.57±3.39,睡眠问题发生率 31.03%,铁路警察较高(P<0.01).与监狱警察比较铁路警察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较高,睡眠时间得分较低(P<0.05).男性铁路警察也是睡眠问题发生率、睡眠总分和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监狱警察高,而睡眠时间得分比监狱警察低(P<0.05);女性铁路警察和监狱警察睡眠的睡眠问题发生率和各因子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铁路警察的睡眠时间因子得分高于监狱警察(P<0.05);中年铁路警察的睡眠问题发生率、睡眠总分和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监狱警察(P<0.05).回归分析发现铁路警察睡眠总分与待遇评价呈负相关.结论 铁路警察睡眠问题明显,要重视解决铁路警察的睡眠问题.
作者:关念红;王继辉;胡三红;张晋碚;张明;吴文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 2002-2004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迁的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一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实验,以美国 NCCLS 文件为判断标准,每次监测均有质控数据.结果 广州地区 2002-2004 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低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0%)和替考拉宁(平均 0.6%),其次是利福平(平均 11.0%),氯霉素(平均 23.3%),复方磺胺甲(噁)唑(平均 38.9%),庆大霉素(平均 60.0%),环丙沙星(平均 63.8%),红霉素(平均 79.5%),苯唑西林(平均 61.9%),青霉素(平均 93.3%),氨苄西林(平均 92.5%).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低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0%)和替考拉宁(平均 0.7%),其次是利福平(平均 22.1%),氯霉素(平均 37.8%),复方磺胺甲(噁)唑(平均 55.9%),庆大霉素(平均 45.4%),环丙沙星(平均 58.2%),红霉素(平均 78.7%),苯唑西林(平均 81.0%),青霉素(平均 92.8%),氨苄西林(平均 92.4%).结论 葡萄球菌治疗效果好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其次是利福平、氯霉素,可选择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很高,临床合理谨慎应用.广州地区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作者:何启勇;邹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仙桃市城镇居民 0~14 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 1 000 名 0~14 岁儿童 1 年中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 9.05%,男女之比 1.86:1;7~12 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高(17.35%);0~2 岁组发生率低(0.42%),伤害类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2.30%)、交通事故(14.68%)、钝器伤(13.76%)、刀/锐器伤(7.34%)、烧烫伤(6.42%).结论 加强小学幼儿园伤害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特点和伤害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李进;陆业新;赵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肘部周围神经卡压在临床工作中不太常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延误治疗.近十年来,我们治疗该类病人 25 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7 例,女性 8 例,共计 25 例.年龄 22~56 岁.25 例中肘管综合征 6 例,旋前圆肌综合征 3 例,肘管综合征伴旋前圆肌综合征 6 例,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4 例,桡管综合征 3 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3 例.
作者:江蕾;高玉森;徐立明;赵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院校门诊部是基层医疗单位,其规模小,功能科室设置不全,诊疗场所病种繁杂,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差,给院内感染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学院门诊部的管理,为院内感染控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传斌;赵永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KABP),探索有效宣传干预方式,为实施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对随机抽样的农民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结果 共调查农民 390 人,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为 81.31%,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 37.50%,能正确区分艾滋病传播与非传播途径比例为 20%,在非婚性行为中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 38.71%.结论 经过大力防治,在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贫困地区因各种因素限制,宣传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探索适宜的宣传方式,对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无裨益,同时也是今后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努力的方向.
作者:孟蕾;刘新凤;李健;屠爱霞;石林;张小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作为婴儿营养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辅食添加保健服务贯穿于散居儿童保健门诊的每一天,在这普遍性之余,辅食添加又是以其时间变化性、制作操作性、营养补充性、婴儿心理奥秘性、家长医生对添加目的认知差别性形成如下保健问题.
作者:朱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 100 例,分为治疗组 60 例,对照组 40 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40 例,显效 12 例,有效 5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5.0%;对照组临床痊愈 18 例,显效 10 例,有效5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 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普通针刺疗法.
作者:赵欲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 1996-2005 年不同地区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降低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甘肃省 16 个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按一、二、三类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三类地区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二类地区,二类地区高于一类地区(χ2=694.002,P=0.000);(2)各类地区 5 岁以下儿童前 3 位死因相同(出生窒息、早产和低生体重、肺炎),但顺位和构成不同;(3)各类地区儿童死亡年龄的构成基本一致,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例越高;(4)死亡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存在地区差异.结论 (1)从降低全省儿童死亡率的角度看,妇幼卫生工作重心应向三类地区倾斜;(2)应加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以及肺炎的防治,以降低全省儿童死亡率.
作者: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正常新生儿及 6 月~10 岁儿童血清甘露聚糖凝集素(MBL)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 用 ELISA 方法检测 262 例新生儿脐血 MBL 水平及 6 月~10 岁健康儿童血清 MBL 水平,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族别、不同性别新生儿、正常儿童血清 MBL 水平.结果 新生儿脐血 MBL 值为(1.71±1.60)mg/L,6 月~10 岁正常儿童外周血 MBL 值为(3.09±1.58)mg/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及维族新生儿脐血 MBL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 6 月~10 岁正常儿童血清 MBL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正常儿童血清 MBL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确立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 MBL 值对临床治疗将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刘勇;白玲;赵桂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ISO/IEC 17025-1999 中要求检测实验室具有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能够对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作出正确评估,满足客户及监测工作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数据比对,方法确认、标准设备校准、量值溯源及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对容量滴定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碘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梅英;胡琦;贾海红;张慧敏;董锟;孙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了解掌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南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 2006 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分析评价在乡镇卫生院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后对传染病报告的整体影响和变化,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省 2005 年、2006 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利用随机数按一定比例抽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系统运行良好.2006 年传染病疫情从诊断到上网报告的时间间隔较 2005 年缩短 0.7 d,未及时报告率降低 39.32%(χ2=751.44,P=0.000),代报率降低 40.32%.结论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各项指标都有较大提高,疫情报告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存在个体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薄弱,系统建设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玉明;何庚声;刘建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 2005 年海南州麻疹发病情况的分析,掌握该州麻疹的发病特征,为制定控制或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麻疹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应用 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海南州 2005 年共上报临床确诊麻疹 227 例,发病率 57.65/10 万,无死亡病例,发病仍属小年龄组模式,且年龄向两端移动,春夏季节多,有免疫史占 30.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 69.6%.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均较高.结论 根据 2005 年麻疹的流行特征,今后在农牧区发病季节前和适龄儿童中开展查漏补种、强化免疫等措施,能够补充常规免疫存在的漏种现象,从而有效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作者:周毛吉;李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急救病人中,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快速建立静脉液路,快速输液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然而由于病人失血,血管硬化等因素,进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有时手法熟练的护士反复操作半小时也无法穿刺成功.这时医生就必须进行静脉切开.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静脉切开术配合双套管针穿刺抢救失血性休克 45 例效果较好.
作者:梅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