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花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接受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护理前后的JOA及Odom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自术后1.5个月起,JOA及Odom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长期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长期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护理质量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舒适度、家长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完善患儿的自理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肖承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FTS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人数、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倡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对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2.3% vs12.8%,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璐;刘晔;宋萍;娄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及总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干预组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67%)上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干预.
作者:李锦;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中轻度、中度、中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将两组中不同分类及年龄段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及疾病分类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且两组中年龄≥60岁者总发生率均高于<60岁者(均P<0.05).两组的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我护理意识的培养在改善女性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采用SF-36QoL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的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尿频、尿急、膀胱疼痛、压力性尿失禁、尿不尽感、排尿中断及尿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SF-36QoL量表各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自我护理意识的培养在改善女性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莉;刘国庆;李杰荣;植飞燕;周燕芬;曾华萍;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急诊高热患儿的父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候诊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心理候诊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候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候诊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缩短心理候诊时间,提高满意度,有助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更年期功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更年期功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 w及4 w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4w的评分优于干预后2 w(P <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功血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从而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基础.
作者:吴育娇;苏玉芬;陈伟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方法 选择泌尿系疾病诊疗中心的20名责任护士为研究对象,2010年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护士与医生共同分管病人,制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层级培训计划,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责任护士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持续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层级培训前后,20名责任护士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掌握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层级培训方式,运用护理程序方法,使责任护士从护理病人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思维经验,是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的佳模式.
作者:车小波;刘敏;徐焉;张木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包括:宣泄疗法、认知疗法、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和功能训练等.干预前后分别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行为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陆凤媚;黄少娴;吴燕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长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精益管理的100例长期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精益管理以前的10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丽;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计划输液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返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输液总量根据医嘱执行.对照组输液速度维持在60滴/min左右,观察组将夜间24点前的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以2种输液速度来进行输注,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SPO2、CVP、尿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循环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循环参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通过计划输液能保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荣;孙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妇科护士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总结系统、科学的干预法.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手术患者36例纳入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下午,麻醉前和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结果 术前1d下午,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麻醉前及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焦虑评分发生例数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妇科护士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手术应激,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I及LVESV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抢救高血压病并发AHF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献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解绍芹;吴菊;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后遗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后遗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代凤玲;李全浩;张秀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开放式吸痰,容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年来,密闭式吸痰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开放式吸痰方法相比,密闭式吸痰能够减少吸痰导致的气道污染,肺组织再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高攀;马洪芳;王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改良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CMQ中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和SRS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和SR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刘若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