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益管理对长期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丽;陈静

关键词:精益管理, 长期住院患者,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长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精益管理的100例长期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精益管理以前的10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减少行PCI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对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2.3% vs12.8%,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璐;刘晔;宋萍;娄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86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晚期产后出血、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抚触、沐浴、游泳、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方面的遵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产妇的遵医行为水平和满意度,改善了产后结局.

    作者:谢绘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一体化救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一体化救治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后期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一体化救治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时间,提高抢救的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英;张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中轻度、中度、中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将两组中不同分类及年龄段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及疾病分类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且两组中年龄≥60岁者总发生率均高于<60岁者(均P<0.05).两组的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实验在高职高专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8级护理4个班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作为实验组,乙组作为对照组.甲组学生以婴儿模型进行儿科护理综合技能操作训练,乙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综合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结论 儿科护理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史小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面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的鼻咽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放疗中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放疗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放射剂量在70GY时观察组患者的放射口腔炎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到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间的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龚智逊;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的建立与临床运行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MIDT)在医院内的建立与运行以及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各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与护理;实验组由多学科护理人员组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团队管理前及管理后6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行为方式自护能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身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王洪;杨立新;李金成;林淑梅;华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FTS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人数、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倡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嘱行为、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HD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HD常规护理,实验组HD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定期家访、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的方式,并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其家属护理干预方法的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主诉发生率、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主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家庭护理对维持性HD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珍;姜朝霞;孙冬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治疗甲沟炎疗效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换药的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30 min+换药+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不用浸泡,直接换药+无菌纱布包扎.观察两组甲沟炎的换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方法能有效治疗甲沟炎.

    作者:龚海琴;施雪雁;贾宏;郭荣;马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及放松训练干预对灼口综合征患者临床心理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住院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5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和心理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的Zung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2周及4周实验组Zung焦虑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及心理护理疗法可以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陈琛;邹虹;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内科护理人员与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在内科护理人员以及住院患者中的差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内科住院患者97例以及护理人员41名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人员自我评分以及患者对其评分的差异,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94%,高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80.49%(P<0.01).相关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亦明显高于护理人员自评分(P<0.01).结论 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对其应激状况和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改善应激状况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交代入院的事宜和注意事项,患者住院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询问管床护士,观察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采用SDS(生活质量指数)、SAS(焦虑心情指数)以及自尊评价(SES)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应激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患者配合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平均SAS、SDS、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止痛药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疾病的恢复,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式,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对我院2004年6月~2010年10月108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重点是对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感染、营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108例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经细心的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治愈97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9例,无脑瘫发生.加强复苏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是减少因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青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出血微波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鼻出血微波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470例鼻出血患者接受微波治疗.术前做好物品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注意观察病情、把好操作技术关,术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98.1%的患者一次治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微波治疗是目前鼻出血治疗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重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把好术中操作技术关是保证微波治疗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开月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专科护理咨询门诊孕妇及家属知识需求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和护士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接诊的孕妇及家属资料513例次,按照妊娠的早、中、晚三期对咨询问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和家属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疾病和药物、电脑和手机、不良生活习惯对妊娠的影响,妊娠对自身容貌和体形的影响,心理问题,饮食营养六个方面;而妊娠中晚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娩准备,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四个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孕妇占咨询次数的63.9%,显著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孕妇(P<0.01),高学历的孕妇咨询问题主要集中在妊娠早期,而低学历的孕妇主要集中在妊娠晚期,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的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是一个有效普及产科相关知识和满足孕妇与家属对优生优育知识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黄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40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Orem护理系统中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生活质量测定指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后半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时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后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清梅;王梅香;温太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解绍芹;吴菊;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