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杨治;白种兰

关键词:
摘要: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第7天时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暖箱时间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体重、头围、身长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不耐受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发育.

    作者:夏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依据实习大纲,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偱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作者:梁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心悸,对照组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呛咳3例,给予及时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1).实验组不配合1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配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1).结论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在实施雾化吸入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为产科优质护理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6 000对产妇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 000对.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即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产妇新生儿的健康教育以及各项护理操作.出院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均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新生儿的护理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产妇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加强产妇、新生儿对母婴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技能的掌握,使母婴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徐相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封包配合康复护理预防腹部带蒂皮瓣术后上肢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系统康复护理预防腹部带蒂皮瓣术后上肢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护理)以及观察组(即常规治疗+中药封包治疗+康复护理指导)各35例,观察患者术后患肢制动体位上肢关节僵硬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在1周内的缓解率.结果 通过断蒂后24 h对患者患侧肩、肘、腕关节的活动程度的观察与分析,显示实验组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封包配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上肢关节的僵硬程度,大限度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

    作者:王跃萍;雷艳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I及LVESV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抢救高血压病并发AHF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献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2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按照患者的血压类型将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杓型组(68例)与非杓型组(56例),对两组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在血压监测期间的临床护理路径进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24 h SBP、24 h DBP、d SBP以及d DBP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nSBP及nDBP方面两组患者的血压相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使临床测定的血压值更加接近患者的真实血压值,为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杜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以后,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并且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有所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知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4 w.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程度情况、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4 w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玲;潘月会;黄建贤;何小玲;颜慧英;刘胜;叶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布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中轻度、中度、中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将两组中不同分类及年龄段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及疾病分类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且两组中年龄≥60岁者总发生率均高于<60岁者(均P<0.05).两组的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进法营养液配制在减少输液微粒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减少静脉营养液的输液微粒,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减少瓶塞穿刺次数、改变安瓿的掰开角度、用输液器过滤等方法改进营养液配制.结果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避免各种微粒的产生,减少微粒的输入,避免了因输液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

    作者:王旭;李红梅;张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和住院健康教育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的辅助效果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和住院健康教育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的辅助效果.方法 将60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均接受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和住院健康教育,观察6周.干预前后分别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情和疗效,同时调查有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干预6周后的HAMD总分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干预第6周末研究组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减分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心理护理和住院健康教育对抑郁障碍患者有较好的辅助康复效果.

    作者:郑素燕;林耿丰;高镇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卧床老年患者压疮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4)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采用海绵垫,氧气枕头以及水垫法进行治疗,对照组(n=86)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要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74%,并且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方式对于压疮的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控制并治愈压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晨曦;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效果,对USN的临床康复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苏燕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救接回或由外院转运至本院的危重患者共880例,其中340例接受传统转运护理作为对照组,540例接受安全管理转运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接到患者及家属投诉情况,意外发生率,以及常发生意外的类型.结果 观察组5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7例患者投诉,占1.30%,8例发生意外,占1.48%;对照组3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67例患者投诉,占19.70%,73例发生意外,占21.47%,两组相比,观察组遭到投诉率与发生意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进行院前转运的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梓童;周细银;蒋彩霞;范学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中医耳穴贴压法预防或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中医饮食调护、中药口服加穴位按摩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尿潴留患者排尿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机体得到较快调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