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封包配合康复护理预防腹部带蒂皮瓣术后上肢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王跃萍;雷艳娜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术, 上肢关节僵硬, 中药封包, 康复护理,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系统康复护理预防腹部带蒂皮瓣术后上肢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护理)以及观察组(即常规治疗+中药封包治疗+康复护理指导)各35例,观察患者术后患肢制动体位上肢关节僵硬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在1周内的缓解率.结果 通过断蒂后24 h对患者患侧肩、肘、腕关节的活动程度的观察与分析,显示实验组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封包配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上肢关节的僵硬程度,大限度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按照患者的血压类型将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杓型组(68例)与非杓型组(56例),对两组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在血压监测期间的临床护理路径进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24 h SBP、24 h DBP、d SBP以及d DBP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nSBP及nDBP方面两组患者的血压相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使临床测定的血压值更加接近患者的真实血压值,为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杜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 观察比较改良前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术后深静脉置管的心胸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改良后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感染例数、发热例数、满意例数、导管阻塞与脱落例数及导管血栓例数.结果 实验组感染例数、发热例数、导管阻塞及脱落例数、导管血栓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案更科学合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治疗甲沟炎疗效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换药的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30 min+换药+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不用浸泡,直接换药+无菌纱布包扎.观察两组甲沟炎的换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方法能有效治疗甲沟炎.

    作者:龚海琴;施雪雁;贾宏;郭荣;马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开胸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前做好紧急评估、急救处理、术前准备,术后经过护士对连枷胸反常呼吸的密切观察、各种管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急性胸部外伤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评估和密切配合及争分夺秒的抢救及护士对病情的细致观察,大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廖锡群;李桃香;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进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18名护士夜班排班改变前后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 排班改进前后护士的压力源、人格特征、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及心理生理症状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单轮排班上、下夜分开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提高护士自身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林少琴;郭培琴;吴小梅;曾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接受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护理前后的JOA及Odom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自术后1.5个月起,JOA及Odom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第7天时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暖箱时间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体重、头围、身长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不耐受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发育.

    作者:夏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应用酚妥拉明预防持续使用PCA泵致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剖宫产后使用PCA(自控镇痛)泵的产妇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应用酚妥拉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在刮宫产后第1天(24h内)拔出尿管后,应用常规诱导方法督促产妇排尿;观察组按对照组方法拔除尿管,拔管后2~3h给予肌注酚妥拉明10 mg,15 ~ 30 min后排尿.结果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肌注可预防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延丽萍;王成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的建立与临床运行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MIDT)在医院内的建立与运行以及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各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与护理;实验组由多学科护理人员组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团队管理前及管理后6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行为方式自护能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身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王洪;杨立新;李金成;林淑梅;华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护士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总结系统、科学的干预法.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手术患者36例纳入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下午,麻醉前和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结果 术前1d下午,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麻醉前及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焦虑评分发生例数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妇科护士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手术应激,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5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方法 使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57例不同疾病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与常模组进行比较.结果 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老年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几方面评分均低于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加速疾病转归,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与复发率.

    作者:陈策;杨文;胡学军;郑潇钰;梁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救接回或由外院转运至本院的危重患者共880例,其中340例接受传统转运护理作为对照组,540例接受安全管理转运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接到患者及家属投诉情况,意外发生率,以及常发生意外的类型.结果 观察组5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7例患者投诉,占1.30%,8例发生意外,占1.48%;对照组3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67例患者投诉,占19.70%,73例发生意外,占21.47%,两组相比,观察组遭到投诉率与发生意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进行院前转运的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梓童;周细银;蒋彩霞;范学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抗抑郁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抗抑郁抗抑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HAMD)、认知功能障碍(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NIHSS、Barthel均有明显的改善;抗抑郁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药物用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依据实习大纲,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偱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作者:梁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2 w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Zung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1、2w时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6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Zung量表两个方面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作者:孙雪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19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24h起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并行相应护理.分别于术后EN前、EN第5天、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操作置入鼻肠管,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任何并发症,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评定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EN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规范化护理是保障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沈熠;张丽萍;陆红艳;赵美娟;刘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患者恢复状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机体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功能锻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车加丽;徐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