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沈熠;张丽萍;陆红艳;赵美娟;刘晓玉

关键词:食管肿瘤, 肠内营养, 术后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19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24h起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并行相应护理.分别于术后EN前、EN第5天、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操作置入鼻肠管,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任何并发症,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评定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EN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规范化护理是保障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一体化救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一体化救治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后期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一体化救治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时间,提高抢救的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英;张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对减少行PCI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对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2.3% vs12.8%,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璐;刘晔;宋萍;娄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中医耳穴贴压法预防或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中医饮食调护、中药口服加穴位按摩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尿潴留患者排尿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机体得到较快调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6例65岁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和护理结果.结果 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共76例,其中肺部感染65例,呼吸衰竭12例(4例为肺部感染所致),肺不张3例,死亡3例(均为呼吸衰竭所致).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呼吸道管理、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抗抑郁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抗抑郁抗抑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HAMD)、认知功能障碍(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NIHSS、Barthel均有明显的改善;抗抑郁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药物用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施行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比较,选择一种患者更舒适、更易接受的路径.方法 将心内科行PCI患者88例,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A组)52例和经股动脉途径组(B组)3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理、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的调查,结合两组出现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动脉比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使患者更舒适、安全,患者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冯佩兰;蔡白连;梁伟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及总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干预组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67%)上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干预.

    作者:李锦;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式,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对我院2004年6月~2010年10月108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重点是对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感染、营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108例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经细心的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治愈97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9例,无脑瘫发生.加强复苏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是减少因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青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 观察比较改良前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术后深静脉置管的心胸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改良后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感染例数、发热例数、满意例数、导管阻塞与脱落例数及导管血栓例数.结果 实验组感染例数、发热例数、导管阻塞及脱落例数、导管血栓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案更科学合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解绍芹;吴菊;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进行盖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中药复方地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的保护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复方地黄酊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化疗静脉血管,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氧疗期间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期间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氧疗期间进行传统的护理治疗,干预组患者除了传统治疗外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愈45例,治愈率90%,病情恶化或没有好转4例,1例死亡;对照组治愈38例,治愈率76%,有患者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恶化9例,死亡3例.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从心理到生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爱京;邱秀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5例婴幼儿Bartter综合征的护理

    Bartter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是一种少见病,是以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特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髓袢升支粗段及远端肾小管离子通道功能障碍有关[1].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婴幼儿Bartter综合征15例,经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5例患儿中,男6例,女9例;年龄2个月至1岁10个月,平均(0.85±0.1)岁.15例患儿中3例以腹泻为首诊入院,3例发热待查入院,4例支气管肺炎入院,3例重度营养不良败血症入院,2例以多尿肾功能不全收入院.15例患儿均存在感染症状,入院前,均未诊断此病,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发现严重的低钾、低氯及代谢性碱中毒,其中2例有低血镁伴发作性肌无力和手足搐搦.

    作者:郭静;唐汇群;彭芳;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以后,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并且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有所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I及LVESV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抢救高血压病并发AHF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献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FTS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人数、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倡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