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心悸,对照组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呛咳3例,给予及时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1).实验组不配合1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配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1).结论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在实施雾化吸入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TURP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执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TURP患者中,既可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金芳;梁银连;莫惠霞;梁洁莲;覃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梅州地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梅州地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梅州市6家医疗机构的50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所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纳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州市医护人员之间临终关怀知识和行为得分有差异,知识、态度及行为之间成正相关.结论 梅州市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掌握不足,临床实施临终关怀行为不够主动.
作者:刘丹丹;陈伟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结果 观察组在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能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丁圣荣;方艳;舒广玉;谢玉清;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方法 使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57例不同疾病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与常模组进行比较.结果 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老年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几方面评分均低于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加速疾病转归,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与复发率.
作者:陈策;杨文;胡学军;郑潇钰;梁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效果.方法 将237例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前至术后给予系统、完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插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住院日和SAS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ERCP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裴雪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机体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功能锻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车加丽;徐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聊城城区八一小区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及社会养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八一小区780名老年人(≥60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自尊评价量表(SE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患慢性病、智力功能、抑郁状态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结论 设立并完善家庭病床,增设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小区服务站扩大服务范围,是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于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肝胆道外科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肝胆道外科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优质服务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采用HAMA、HAMD及AI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的术前、术后1 w的围术期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术前、术后1 wHAMA、HAMD及AI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肝胆道外科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佳,且对改善睡眠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有较大的作用.
作者:潘银珍;曾伟红;林慕贞;刘焕兴;苏趣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抗抑郁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抗抑郁抗抑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HAMD)、认知功能障碍(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NIHSS、Barthel均有明显的改善;抗抑郁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药物用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及总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干预组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67%)上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行拔管的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干预.
作者:李锦;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肠造口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肠造口手术患者均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肠造口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神经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值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手术患者的应用过程中,疗效确切,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18名护士夜班排班改变前后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 排班改进前后护士的压力源、人格特征、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及心理生理症状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单轮排班上、下夜分开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提高护士自身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林少琴;郭培琴;吴小梅;曾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应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方法 本文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以及随访具体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11%),与对照组(47.37%)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之间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通过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正常生活习惯指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提高疗效,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综述了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与护理现状,分析了血液净化、中西医结合及物理治疗的优缺点.得出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就要采用正确的血液净化方式,在透析间隔期配合药物治疗和患者耐受的中医治疗及物理治疗,提出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做好皮肤的基础护理是解决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问题的重要途径.
作者:司雅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施行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比较,选择一种患者更舒适、更易接受的路径.方法 将心内科行PCI患者88例,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A组)52例和经股动脉途径组(B组)3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理、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的调查,结合两组出现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动脉比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使患者更舒适、安全,患者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冯佩兰;蔡白连;梁伟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后使用PCA(自控镇痛)泵的产妇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应用酚妥拉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在刮宫产后第1天(24h内)拔出尿管后,应用常规诱导方法督促产妇排尿;观察组按对照组方法拔除尿管,拔管后2~3h给予肌注酚妥拉明10 mg,15 ~ 30 min后排尿.结果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肌注可预防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延丽萍;王成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