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

陈艳;丁圣荣;方艳;舒广玉;谢玉清;金红

关键词:真空采血器, 浅静脉留置, 急救
摘要:目的 观察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结果 观察组在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能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家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杨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40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Orem护理系统中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生活质量测定指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后半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时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后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清梅;王梅香;温太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效果,对USN的临床康复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苏燕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进行盖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中药复方地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的保护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复方地黄酊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化疗静脉血管,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的焦虑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白内障患者术后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召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非经济模式护理绩效分配在垂直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本院通过实施以突出“岗位技术、责任风险、劳动强度、护理工作量”等为导向的护理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探讨以非经济模式为主体的护理绩效分配,强化护理垂直管理.

    作者:曾等娣;盛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及不依从者在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中依从70例(58.33%),不依从50例(41.67%);x2/t检验结果显示有11个变量影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药物副作用、心理反应、自费治疗、疾病知识缺乏(OR=3.78、3.31、2.96、2.82).结论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通过加强用药指导、采取心理护理、制订适合患者的诊治方法、实施认知干预等可提高依从性.

    作者:陶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开胸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前做好紧急评估、急救处理、术前准备,术后经过护士对连枷胸反常呼吸的密切观察、各种管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急性胸部外伤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评估和密切配合及争分夺秒的抢救及护士对病情的细致观察,大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廖锡群;李桃香;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5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计划输液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计划输液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返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输液总量根据医嘱执行.对照组输液速度维持在60滴/min左右,观察组将夜间24点前的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以2种输液速度来进行输注,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SPO2、CVP、尿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循环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循环参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通过计划输液能保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荣;孙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专科护理咨询门诊孕妇及家属知识需求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和护士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接诊的孕妇及家属资料513例次,按照妊娠的早、中、晚三期对咨询问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和家属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疾病和药物、电脑和手机、不良生活习惯对妊娠的影响,妊娠对自身容貌和体形的影响,心理问题,饮食营养六个方面;而妊娠中晚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娩准备,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四个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孕妇占咨询次数的63.9%,显著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孕妇(P<0.01),高学历的孕妇咨询问题主要集中在妊娠早期,而低学历的孕妇主要集中在妊娠晚期,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的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是一个有效普及产科相关知识和满足孕妇与家属对优生优育知识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黄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嘱行为、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HD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HD常规护理,实验组HD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定期家访、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的方式,并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其家属护理干预方法的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主诉发生率、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主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家庭护理对维持性HD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珍;姜朝霞;孙冬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对其应激状况和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改善应激状况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交代入院的事宜和注意事项,患者住院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询问管床护士,观察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采用SDS(生活质量指数)、SAS(焦虑心情指数)以及自尊评价(SES)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应激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患者配合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平均SAS、SDS、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止痛药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疾病的恢复,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深圳市石岩街道已婚妇女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调查及护理

    目的 探讨深圳市石岩街道已婚妇女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8年至2011年宝安区岩街道的2014例体检妇女进行调查,其中感染高危型宫颈HPV的已婚妇女4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0例)和观察组(2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家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年龄、生活方式及输血情况方面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结果 宝安区岩石街道已婚妇女感染HPV的感染率为21.63%,性接触感染HPV的感染率高.经过家庭护理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性接触是感染HPV的主要因素,对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已婚妇女进行家庭护理是有效的,疏导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国方;林燕;周亿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患者恢复状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机体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功能锻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车加丽;徐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进法营养液配制在减少输液微粒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减少静脉营养液的输液微粒,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减少瓶塞穿刺次数、改变安瓿的掰开角度、用输液器过滤等方法改进营养液配制.结果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避免各种微粒的产生,减少微粒的输入,避免了因输液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

    作者:王旭;李红梅;张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ICU的378例停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调查两组的危险因素和并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高龄、APACHEII评分≥15分、意识状态、长期吸烟、机械通气时间≥3 d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加强监测,规范各项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莫红平;丘宇茹;肖秀红;陈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泵入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同时用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穿刺点上方皮肤.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马铃薯外敷可有效降低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

    作者:宋美燕;唐菊素;翁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