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86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晚期产后出血、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抚触、沐浴、游泳、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方面的遵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产妇的遵医行为水平和满意度,改善了产后结局.
作者:谢绘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中医耳穴贴压法预防或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中医饮食调护、中药口服加穴位按摩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尿潴留患者排尿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机体得到较快调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聊城城区八一小区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及社会养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八一小区780名老年人(≥60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自尊评价量表(SE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患慢性病、智力功能、抑郁状态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结论 设立并完善家庭病床,增设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小区服务站扩大服务范围,是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于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泌尿外科术后双J管置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功能制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
作者:张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心悸,对照组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呛咳3例,给予及时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1).实验组不配合1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配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1).结论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在实施雾化吸入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的鼻咽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放疗中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放疗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放射剂量在70GY时观察组患者的放射口腔炎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到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间的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龚智逊;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留置鼻肠管时间(22 ±8.5)d.91例对EN接受良好,5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稀便,其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危重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病情和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缩短入住ICU的时间,良好细致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本院通过实施以突出“岗位技术、责任风险、劳动强度、护理工作量”等为导向的护理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探讨以非经济模式为主体的护理绩效分配,强化护理垂直管理.
作者:曾等娣;盛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救接回或由外院转运至本院的危重患者共880例,其中340例接受传统转运护理作为对照组,540例接受安全管理转运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接到患者及家属投诉情况,意外发生率,以及常发生意外的类型.结果 观察组5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7例患者投诉,占1.30%,8例发生意外,占1.48%;对照组3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67例患者投诉,占19.70%,73例发生意外,占21.47%,两组相比,观察组遭到投诉率与发生意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进行院前转运的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梓童;周细银;蒋彩霞;范学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社会支持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Sarason焦虑量表(SAS)的测评,依据社会支持评分分为低社会支持组(低分组)和>高社会支持组(高分组),对各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高分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SAS评分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与GSE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社会支持程度高者其自我效能感高,焦虑程度较低,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可有助于促进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芳;王鹤;周丽华;靳卓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家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杨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后遗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后遗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代凤玲;李全浩;张秀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计划输液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返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输液总量根据医嘱执行.对照组输液速度维持在60滴/min左右,观察组将夜间24点前的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以2种输液速度来进行输注,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SPO2、CVP、尿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循环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循环参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通过计划输液能保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荣;孙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I及LVESV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抢救高血压病并发AHF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献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改善应激状况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交代入院的事宜和注意事项,患者住院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询问管床护士,观察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采用SDS(生活质量指数)、SAS(焦虑心情指数)以及自尊评价(SES)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应激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患者配合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平均SAS、SDS、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止痛药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疾病的恢复,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减少静脉营养液的输液微粒,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减少瓶塞穿刺次数、改变安瓿的掰开角度、用输液器过滤等方法改进营养液配制.结果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避免各种微粒的产生,减少微粒的输入,避免了因输液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
作者:王旭;李红梅;张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开放式吸痰,容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年来,密闭式吸痰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开放式吸痰方法相比,密闭式吸痰能够减少吸痰导致的气道污染,肺组织再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高攀;马洪芳;王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及不依从者在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中依从70例(58.33%),不依从50例(41.67%);x2/t检验结果显示有11个变量影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药物副作用、心理反应、自费治疗、疾病知识缺乏(OR=3.78、3.31、2.96、2.82).结论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通过加强用药指导、采取心理护理、制订适合患者的诊治方法、实施认知干预等可提高依从性.
作者:陶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4)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采用海绵垫,氧气枕头以及水垫法进行治疗,对照组(n=86)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要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74%,并且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方式对于压疮的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控制并治愈压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晨曦;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