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秀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再出血、膀胱痉挛、尿失禁等并发症预防和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准入和退出标准,选泌尿外科BPH83例,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指标.结果 两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厚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效果,对USN的临床康复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苏燕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心理.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人流综合征、术后2h的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少无痛人流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叶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2 w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Zung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1、2w时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6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Zung量表两个方面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作者:孙雪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石岩街道已婚妇女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8年至2011年宝安区岩街道的2014例体检妇女进行调查,其中感染高危型宫颈HPV的已婚妇女4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0例)和观察组(2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家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年龄、生活方式及输血情况方面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结果 宝安区岩石街道已婚妇女感染HPV的感染率为21.63%,性接触感染HPV的感染率高.经过家庭护理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性接触是感染HPV的主要因素,对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已婚妇女进行家庭护理是有效的,疏导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国方;林燕;周亿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中医耳穴贴压法预防或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中医饮食调护、中药口服加穴位按摩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尿潴留患者排尿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机体得到较快调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为产科优质护理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6 000对产妇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 000对.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即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产妇新生儿的健康教育以及各项护理操作.出院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均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新生儿的护理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产妇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加强产妇、新生儿对母婴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技能的掌握,使母婴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徐相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后使用PCA(自控镇痛)泵的产妇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应用酚妥拉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在刮宫产后第1天(24h内)拔出尿管后,应用常规诱导方法督促产妇排尿;观察组按对照组方法拔除尿管,拔管后2~3h给予肌注酚妥拉明10 mg,15 ~ 30 min后排尿.结果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肌注可预防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延丽萍;王成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改良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CMQ中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和SRS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和SR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刘若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MIDT)在医院内的建立与运行以及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各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与护理;实验组由多学科护理人员组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团队管理前及管理后6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行为方式自护能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身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王洪;杨立新;李金成;林淑梅;华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抗抑郁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抗抑郁抗抑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HAMD)、认知功能障碍(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NIHSS、Barthel均有明显的改善;抗抑郁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药物用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影响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倾向”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级职称护士、婚姻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士处于高度倦怠状态,其中已婚和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工作倦怠尤为明显.建议管理者针对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以减轻其工作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PICU中所有使用上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67例,分别采用改良后的无张力封闭式固定法和传统固定法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记录研究期间采用不同固定方法留置针透明贴膜卷边、脱落及留置针脱出发生率的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透明敷贴卷边、脱落及留置针脱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无张力封闭式固定法可防止透明敷贴卷边、脱落,延长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的脱出和贴膜对局部皮肤的拉力性损伤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作者:王海霞;高祝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方法 选择泌尿系疾病诊疗中心的20名责任护士为研究对象,2010年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护士与医生共同分管病人,制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层级培训计划,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责任护士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持续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层级培训前后,20名责任护士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掌握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层级培训方式,运用护理程序方法,使责任护士从护理病人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思维经验,是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的佳模式.
作者:车小波;刘敏;徐焉;张木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19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24h起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并行相应护理.分别于术后EN前、EN第5天、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操作置入鼻肠管,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任何并发症,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评定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EN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规范化护理是保障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沈熠;张丽萍;陆红艳;赵美娟;刘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布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住院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5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和心理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的Zung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2周及4周实验组Zung焦虑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及心理护理疗法可以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陈琛;邹虹;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