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

陈丽花

关键词:护士, 工作倦怠, 急诊
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影响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倾向”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级职称护士、婚姻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士处于高度倦怠状态,其中已婚和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工作倦怠尤为明显.建议管理者针对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以减轻其工作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对167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和患者沟通,针对不同患者制订护理方案,给以人性化护理.结果 167例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无脱管、自行拔管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减轻了胃肠减压造成的不适,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赵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及放松训练干预对灼口综合征患者临床心理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住院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5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和心理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的Zung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2周及4周实验组Zung焦虑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及心理护理疗法可以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陈琛;邹虹;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卧床老年患者压疮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4)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采用海绵垫,氧气枕头以及水垫法进行治疗,对照组(n=86)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要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74%,并且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方式对于压疮的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控制并治愈压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晨曦;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重症脑卒中患者2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120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大1组)52例,缺血性脑卒中(大2组)68例;小剂量组12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小1组)58例,缺血性脑卒中(小2组)66例.大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l.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 大剂量组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血管损以7d内发生较多;大剂量甘露醇作用下出血性脑卒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缺血性脑卒患者时间长(P<0.05);大剂量组血管损伤程度明显较小剂量组严重(P<0.05).结论 对临床大剂量输注甘露醇患者,尤其是输液时间长、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老年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皮肤血管的预见性护理,减少药物对血管组织引起的损伤.

    作者:周在霞;李芹;赵娜;杨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中医耳穴贴压法预防或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中医饮食调护、中药口服加穴位按摩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尿潴留患者排尿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机体得到较快调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TURP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执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TURP患者中,既可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金芳;梁银连;莫惠霞;梁洁莲;覃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进行盖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中药复方地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的保护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复方地黄酊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化疗静脉血管,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包括:宣泄疗法、认知疗法、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和功能训练等.干预前后分别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行为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陆凤媚;黄少娴;吴燕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留置双J管患者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泌尿外科术后双J管置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功能制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

    作者:张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计划输液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计划输液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返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输液总量根据医嘱执行.对照组输液速度维持在60滴/min左右,观察组将夜间24点前的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以2种输液速度来进行输注,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SPO2、CVP、尿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循环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循环参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通过计划输液能保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荣;孙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家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杨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护士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总结系统、科学的干预法.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手术患者36例纳入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下午,麻醉前和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结果 术前1d下午,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麻醉前及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焦虑评分发生例数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妇科护士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手术应激,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中轻度、中度、中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将两组中不同分类及年龄段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及疾病分类者的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且两组中年龄≥60岁者总发生率均高于<60岁者(均P<0.05).两组的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ICU的378例停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调查两组的危险因素和并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高龄、APACHEII评分≥15分、意识状态、长期吸烟、机械通气时间≥3 d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加强监测,规范各项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莫红平;丘宇茹;肖秀红;陈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结果 观察组在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能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丁圣荣;方艳;舒广玉;谢玉清;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86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晚期产后出血、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抚触、沐浴、游泳、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方面的遵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产妇的遵医行为水平和满意度,改善了产后结局.

    作者:谢绘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