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冰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进行盖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中药复方地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的保护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复方地黄酊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化疗静脉血管,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减少静脉营养液的输液微粒,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减少瓶塞穿刺次数、改变安瓿的掰开角度、用输液器过滤等方法改进营养液配制.结果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避免各种微粒的产生,减少微粒的输入,避免了因输液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
作者:王旭;李红梅;张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住院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5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和心理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的Zung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2周及4周实验组Zung焦虑自评量及SCL-90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及心理护理疗法可以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陈琛;邹虹;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泵入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同时用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穿刺点上方皮肤.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马铃薯外敷可有效降低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
作者:宋美燕;唐菊素;翁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在内科护理人员以及住院患者中的差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内科住院患者97例以及护理人员41名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人员自我评分以及患者对其评分的差异,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94%,高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80.49%(P<0.01).相关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亦明显高于护理人员自评分(P<0.01).结论 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呼吸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及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总结提高睡眠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住院患者248例,采用本科自制的睡眠质量自我评估量表及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9例(76.2%)患者睡眠质量不满意,达到失眠标准,高于全国常模均值(P<0.05).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不满意的情况,影响睡眠的原因多种,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影响以及心理影响为影响睡眠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刘双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泌尿外科术后双J管置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功能制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
作者:张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影响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倾向”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级职称护士、婚姻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士处于高度倦怠状态,其中已婚和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工作倦怠尤为明显.建议管理者针对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以减轻其工作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家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杨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应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方法 本文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以及随访具体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11%),与对照组(47.37%)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之间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通过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正常生活习惯指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提高疗效,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MIDT)在医院内的建立与运行以及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各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与护理;实验组由多学科护理人员组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团队管理前及管理后6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行为方式自护能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身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王洪;杨立新;李金成;林淑梅;华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6例65岁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和护理结果.结果 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共76例,其中肺部感染65例,呼吸衰竭12例(4例为肺部感染所致),肺不张3例,死亡3例(均为呼吸衰竭所致).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呼吸道管理、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I及LVESV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抢救高血压病并发AHF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献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聊城城区八一小区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及社会养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八一小区780名老年人(≥60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自尊评价量表(SE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患慢性病、智力功能、抑郁状态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结论 设立并完善家庭病床,增设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小区服务站扩大服务范围,是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于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7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及知识需求量表进行分析.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7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快,全部治愈出院.结果 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72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妇科护士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总结系统、科学的干预法.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手术患者36例纳入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下午,麻醉前和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结果 术前1d下午,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麻醉前及术后第3天的血压、心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焦虑评分发生例数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妇科护士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手术应激,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更年期功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更年期功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 w及4 w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4w的评分优于干预后2 w(P <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功血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从而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基础.
作者:吴育娇;苏玉芬;陈伟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式,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对我院2004年6月~2010年10月108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重点是对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感染、营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108例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经细心的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治愈97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9例,无脑瘫发生.加强复苏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是减少因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青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我护理意识的培养在改善女性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采用SF-36QoL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的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尿频、尿急、膀胱疼痛、压力性尿失禁、尿不尽感、排尿中断及尿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SF-36QoL量表各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自我护理意识的培养在改善女性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莉;刘国庆;李杰荣;植飞燕;周燕芬;曾华萍;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