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及预后观察

杨树珍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家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原因是正常胃调控功能异常,多见于腹部手术[1],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19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38 ~75岁.各种类型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2例,胆道术后1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例,后腹膜巨大肿瘤切除术后1例.

    作者:汪曙红;陈彩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急诊高热患儿的父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候诊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心理候诊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候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候诊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缩短心理候诊时间,提高满意度,有助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进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18名护士夜班排班改变前后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 排班改进前后护士的压力源、人格特征、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及心理生理症状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单轮排班上、下夜分开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提高护士自身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林少琴;郭培琴;吴小梅;曾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肠造口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肠造口手术患者均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肠造口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神经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值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手术患者的应用过程中,疗效确切,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知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4 w.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程度情况、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4 w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玲;潘月会;黄建贤;何小玲;颜慧英;刘胜;叶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泵入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同时用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穿刺点上方皮肤.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马铃薯外敷可有效降低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

    作者:宋美燕;唐菊素;翁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方法 选择泌尿系疾病诊疗中心的20名责任护士为研究对象,2010年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护士与医生共同分管病人,制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层级培训计划,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责任护士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持续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层级培训前后,20名责任护士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掌握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层级培训方式,运用护理程序方法,使责任护士从护理病人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思维经验,是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的佳模式.

    作者:车小波;刘敏;徐焉;张木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的建立与临床运行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学科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MIDT)在医院内的建立与运行以及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各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与护理;实验组由多学科护理人员组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团队管理前及管理后6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行为方式自护能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身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学科院内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王洪;杨立新;李金成;林淑梅;华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FTS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人数、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倡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研究呼吸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及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总结提高睡眠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住院患者248例,采用本科自制的睡眠质量自我评估量表及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9例(76.2%)患者睡眠质量不满意,达到失眠标准,高于全国常模均值(P<0.05).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不满意的情况,影响睡眠的原因多种,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影响以及心理影响为影响睡眠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刘双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新型肠道清洁剂在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磷酸钠盐口服液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应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术前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肠道准备分别给予磷酸钠盐口服液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钠盐口服液清洁肠道效果好、舒适度高、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但其引起的血电解质水平异常值得关注.

    作者:张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治疗甲沟炎疗效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换药的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30 min+换药+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不用浸泡,直接换药+无菌纱布包扎.观察两组甲沟炎的换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0.5%安多福PVP-Ⅰ局部浸泡换药方法能有效治疗甲沟炎.

    作者:龚海琴;施雪雁;贾宏;郭荣;马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90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开胸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前做好紧急评估、急救处理、术前准备,术后经过护士对连枷胸反常呼吸的密切观察、各种管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急性胸部外伤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评估和密切配合及争分夺秒的抢救及护士对病情的细致观察,大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廖锡群;李桃香;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麻醉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心理.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人流综合征、术后2h的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少无痛人流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叶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心悸,对照组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呛咳3例,给予及时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1).实验组不配合1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配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1).结论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在实施雾化吸入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泪道阻塞患者94例100眼均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50眼,对照组行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外,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即术后建立患者的家庭随访档案随访半年.结果 实验组无效、义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复诊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霞;石凤群;宁红珠;谢瑞珍;梁燕明;张芸;谭健珍;邓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面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的鼻咽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放疗中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放疗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放射剂量在70GY时观察组患者的放射口腔炎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到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间的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龚智逊;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重症脑卒中患者2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120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大1组)52例,缺血性脑卒中(大2组)68例;小剂量组12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小1组)58例,缺血性脑卒中(小2组)66例.大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l.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 大剂量组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血管损以7d内发生较多;大剂量甘露醇作用下出血性脑卒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缺血性脑卒患者时间长(P<0.05);大剂量组血管损伤程度明显较小剂量组严重(P<0.05).结论 对临床大剂量输注甘露醇患者,尤其是输液时间长、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老年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皮肤血管的预见性护理,减少药物对血管组织引起的损伤.

    作者:周在霞;李芹;赵娜;杨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ICU的378例停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调查两组的危险因素和并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高龄、APACHEII评分≥15分、意识状态、长期吸烟、机械通气时间≥3 d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加强监测,规范各项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莫红平;丘宇茹;肖秀红;陈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对167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和患者沟通,针对不同患者制订护理方案,给以人性化护理.结果 167例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无脱管、自行拔管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减轻了胃肠减压造成的不适,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赵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