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相婷
目的 初步了解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和护士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接诊的孕妇及家属资料513例次,按照妊娠的早、中、晚三期对咨询问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和家属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疾病和药物、电脑和手机、不良生活习惯对妊娠的影响,妊娠对自身容貌和体形的影响,心理问题,饮食营养六个方面;而妊娠中晚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娩准备,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四个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孕妇占咨询次数的63.9%,显著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孕妇(P<0.01),高学历的孕妇咨询问题主要集中在妊娠早期,而低学历的孕妇主要集中在妊娠晚期,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和家属对产科的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产科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是一个有效普及产科相关知识和满足孕妇与家属对优生优育知识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黄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对167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和患者沟通,针对不同患者制订护理方案,给以人性化护理.结果 167例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无脱管、自行拔管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减轻了胃肠减压造成的不适,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赵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依据实习大纲,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偱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作者:梁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86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晚期产后出血、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抚触、沐浴、游泳、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方面的遵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产妇的遵医行为水平和满意度,改善了产后结局.
作者:谢绘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重症脑卒中患者2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120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大1组)52例,缺血性脑卒中(大2组)68例;小剂量组12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小1组)58例,缺血性脑卒中(小2组)66例.大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l.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 大剂量组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血管损以7d内发生较多;大剂量甘露醇作用下出血性脑卒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缺血性脑卒患者时间长(P<0.05);大剂量组血管损伤程度明显较小剂量组严重(P<0.05).结论 对临床大剂量输注甘露醇患者,尤其是输液时间长、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老年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皮肤血管的预见性护理,减少药物对血管组织引起的损伤.
作者:周在霞;李芹;赵娜;杨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意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1].嗜铬细胞瘤术前标本采集项目包括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24h尿VMA,均为不同的试管采集不同的标本.其中收集24h尿液的缺点是费时、不方便,且标本收集准确性差.为了准确收集嗜铬细胞瘤术前标本,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CQI方法对病房嗜铬细胞瘤术前标本采集、收集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1.1 查找病房嗜铬细胞瘤术前标本采集、收集存在的问题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抽血、留取24 h尿VMA标本的患者资料,其中采集标本方法错误4例,3例因护士未详细宣教而不知道标本留取方法,1例留取时间不正确,2例患者未能按照要求做到平卧2h再走动,1例患者忘记留取标本,2例标本留取试管错误,1例未完成留取标本.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同期调查本科室80例患者对护士嗜铬细胞瘤术前采集标本的服务满意度为92%.
作者:邱宇芳;官冬;李晓菊;刘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ICU的378例停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调查两组的危险因素和并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高龄、APACHEII评分≥15分、意识状态、长期吸烟、机械通气时间≥3 d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加强监测,规范各项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莫红平;丘宇茹;肖秀红;陈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开放式吸痰,容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年来,密闭式吸痰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开放式吸痰方法相比,密闭式吸痰能够减少吸痰导致的气道污染,肺组织再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高攀;马洪芳;王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影响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倾向”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级职称护士、婚姻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士处于高度倦怠状态,其中已婚和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工作倦怠尤为明显.建议管理者针对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以减轻其工作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点而康喷雾消毒剂进行救护车空气物体表面消毒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将6辆救护车分为3组,清水冲洗为对照组、紫外线消毒组为观察组、点而康喷雾消毒剂组为实验组.救护车应用24 h后,分别进行清水冲洗、紫外线消毒和点尔康喷雾消毒剂消毒,15、30和60 min后对救护车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和细菌培养计数及细菌鉴定.结果 6辆救护车使用24h后的菌落数平均为98.7%,清洗及消毒后15、30及60 min后,对照组菌落数为85.2、81.4、79.5 cfu/m2;观察组菌落数为58.7、41.4、25.5 cfu/m2;实验组的菌落数为51.2、40.3、19.7 cfu/m2.三组杀菌率分别为19.3%、87.7%及92.5%;实验组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好于观察组,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而康喷雾消毒剂消毒方法快速、有效,杀菌力强,适用于救护车内空气、物表及院前急救设备的卫生学监测标准.
作者:钟颖珠;张国雄;彭玲;黄小平;林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第7天时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暖箱时间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体重、头围、身长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不耐受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发育.
作者:夏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解绍芹;吴菊;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布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40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Orem护理系统中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生活质量测定指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后半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时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后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清梅;王梅香;温太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嘱行为、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HD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HD常规护理,实验组HD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定期家访、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的方式,并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其家属护理干预方法的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主诉发生率、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主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家庭护理对维持性HD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珍;姜朝霞;孙冬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以后,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并且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有所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辅助治疗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足月分娩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从产后当日开始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5d.对照组采用以热敷按摩为主辅助哺乳后挤奶的方法护理乳房.结果 产后第2、3、4日乳房疼痛平均值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2、P<0.01、P<0.05);乳房硬度平均值在产后第2、3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能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可促使腺乳管提前畅通.结论 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辅助治疗用于促进产后乳房胀痛疗效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是一种预防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作者:冯媛;张俊茹;张燕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跟踪督导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仅由医生进行服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跟踪督导,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心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治疗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行为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跟踪督导有利于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作者:刘平;何少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2 w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Zung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1、2w时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6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Zung量表两个方面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作者:孙雪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