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何少斌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效果,对USN的临床康复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苏燕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将进行呼吸锻炼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日常生活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认知程度、了解状况及锻炼情况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性.护理干预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日常生活有所改善(P<0.05),且出院后的复发住院率降低(P<0.05).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从而真正的达到延缓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智娟;肖芳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以后,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并且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有所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机体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功能锻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车加丽;徐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社会支持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Sarason焦虑量表(SAS)的测评,依据社会支持评分分为低社会支持组(低分组)和>高社会支持组(高分组),对各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高分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SAS评分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与GSE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社会支持程度高者其自我效能感高,焦虑程度较低,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可有助于促进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芳;王鹤;周丽华;靳卓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长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精益管理的100例长期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精益管理以前的10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丽;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改善应激状况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交代入院的事宜和注意事项,患者住院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询问管床护士,观察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采用SDS(生活质量指数)、SAS(焦虑心情指数)以及自尊评价(SES)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应激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患者配合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平均SAS、SDS、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止痛药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疾病的恢复,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本院通过实施以突出“岗位技术、责任风险、劳动强度、护理工作量”等为导向的护理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探讨以非经济模式为主体的护理绩效分配,强化护理垂直管理.
作者:曾等娣;盛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应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方法 本文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以及随访具体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11%),与对照组(47.37%)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之间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通过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正常生活习惯指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提高疗效,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与石蜡油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胃管留置的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留置胃管过程中辅以石蜡油润滑,并在留置胃管期间将石蜡油滴入胃管留置侧鼻腔内每6~8h/次,协助患者保持头后仰位3 min.观察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在留置胃管同时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支.观察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时的配合情况及留置胃管期间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管舒适程度及留置胃管时配合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4.28%)(P<0.05).结论 在患者留置胃管同时联合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和石蜡油能显著预防、减轻以及消除患者的咽部、胃部不适,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明显增加患者对留置胃管的配合及期间的舒适度,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赖淑芬;肖春燕;郭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的护理干预对跳水致颈髓损伤的影响.方法 总结32例跳水致颈髓损伤患者,根据受伤的时间长短,第一时间必须考虑选择不同的药物,同时监测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颅骨牵引制动,3d内行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病情稳定,尽早行高压氧治疗,以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 32例患者经随访6 ~ 36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ASIA分级标准和感觉运动评分以判断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15例完全损伤和17例不完全损伤患者随访所得的ASIA的感觉、运动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颈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恢复程度优于完全损伤患者.结论 颈脊髓损伤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赵坚;孙艺玮;周粤瑛;袁桂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间歇夜班模式对夜班护士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更适合一线夜班护士的排班模式.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15名一线夜班护士采用间歇夜班模式(上、下夜班分开上,每周只上一个夜班的排班模式),自制个人生活调查表,从身心健康(心理压力、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家庭生活(日常生活影响、照顾家庭、业余时间)2个方面共6个项目进行调查评分.结果 间歇夜班模式护士的心理压力、睡眠质量、照顾家庭3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旧夜班模式(P<0.05).结论 间歇夜班模式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了护士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郭培琴;吴淑惠;郑淑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架构的调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急诊科组长分层负责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实施合理的培训考核形式,4个月后对培训人员新型培训方式后的效果、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患者对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抢救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护理质量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LQ-C30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科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下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急诊科乃至所有科室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顺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19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24h起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并行相应护理.分别于术后EN前、EN第5天、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操作置入鼻肠管,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任何并发症,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评定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EN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规范化护理是保障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沈熠;张丽萍;陆红艳;赵美娟;刘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后使用PCA(自控镇痛)泵的产妇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应用酚妥拉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在刮宫产后第1天(24h内)拔出尿管后,应用常规诱导方法督促产妇排尿;观察组按对照组方法拔除尿管,拔管后2~3h给予肌注酚妥拉明10 mg,15 ~ 30 min后排尿.结果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肌注可预防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延丽萍;王成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心理.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人流综合征、术后2h的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少无痛人流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叶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及不依从者在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中依从70例(58.33%),不依从50例(41.67%);x2/t检验结果显示有11个变量影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药物副作用、心理反应、自费治疗、疾病知识缺乏(OR=3.78、3.31、2.96、2.82).结论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通过加强用药指导、采取心理护理、制订适合患者的诊治方法、实施认知干预等可提高依从性.
作者:陶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8级护理4个班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作为实验组,乙组作为对照组.甲组学生以婴儿模型进行儿科护理综合技能操作训练,乙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综合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结论 儿科护理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史小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